编者按: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记者:我们要全力以赴实现第一季度平稳接续,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筑牢经济“压舱石”。请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经济的走势如何?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第一季度良好开局和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肖亚庆:总得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企稳回升的态势,总体运行平稳。特别是随着工业经济增长各项政策举措贯彻落实,提振工业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下面,我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一是春节生产及节后开工复工情况。经过对2万多家重点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14.5%的企业春节期间坚持生产,89.5%的企业在正月十五前复工,2月20日前复工的企业达到95.5%。二是重点行业企业1月份生产经营情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2.2万辆和2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和0.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2万辆和43.1万辆,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环比上升0.2,连续3个月回升。三是工业关联指标情况。1月份制造业PMI为50.1%,连续3个月稳定在50%以上;物流业景气指数51.1%,保持在景气区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创历史新高,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呈现同比增长。
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还不牢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下一步,一是全力提振工业经济,确保第一季度平稳接续。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到位。同时,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二是着力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加强能源、物流、用工等要素保障协调,优先保障基础工业产品、重要生活物资,包括农资、化肥等重点企业稳定运行。三是积极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抓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启动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快5G和千兆光网投资建设进度。四是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同时,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我们还将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
记者:请问如何看待我国新能源汽车去年的“亮眼”表现,今年是否能延续这样的成绩?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辛国斌:“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年销量从2016年的50.7万辆提高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都增长了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
近一段时间以来,工信部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深刻感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契合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带动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催生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促进了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变革,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绿色出行新的体验。产业发展的生态已逐步健全和完善,所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虽然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后续,工信部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支持政策。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我们将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帮助。
二是支持创新突破。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安全、低温适应等性能,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自动驾驶等功能,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和驾乘体验,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
三是促进市场拓展。我们将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物流配送、出租、环卫等车辆电动化水平。针对老百姓反映集中的老旧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的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一同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结算,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便捷性。
四是强化资源保障。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加强安全监管。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提升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保障能力。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使用。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加快数字化改造的步伐。去年工信部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工作重点。请问,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如何?接下来工信部还要采取哪些措施继续支持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田玉龙:数字化转型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它给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企业形态带来深刻的变化,应该说是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发展的必修课。这几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努力,我国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创新活动呈现出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了150家,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了160万家,这对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转型范围不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向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特别是钢铁、汽车、装备、电子、石化等工业行业领域,融合创新、交叉创新不断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全国已经超过2000多个。三是转型程度不断提升。我们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了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了74.7%。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也不断发展创新,开展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了38.8%和29.6%。企业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来提升质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非常明显,都尝到了甜头,产业竞争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下一步工信部将延续前期的工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突出重点,增强企业数字化能力。企业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造的主体,当前总体看,企业的数字化能力还不够足,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推动、支持和支撑。我们将总结推广一批好的技术、好的做法,分行业、分领域发布有关指南和指导。培养一批优质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实用管用的典型案例和方法。同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的数字化赋能平台,结合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在今年年底为不少于10万家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二是要扩大应用,丰富产品供给。继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挖掘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标杆。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产业集群,连接千行百业,赋能万企千园。
三是要建生态,优化数字化改造环境。这是我们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基础。要把转型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要完善制造业转型的人才培训体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通过联合金融机构,丰富数字化改造的金融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成本。要加强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保障,这非常重要。我们将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支持北京、上海建设数据交易所。加强行业数据安全监管,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并加强保护。
芯片供应形势持续向好
记者:为了完善半导体产业链,在这5年里,主要着力采取了哪些举措?到2025年,希望半导体的国内自给率提高到怎么样的水平?
田玉龙:集成电路产业全球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20年国务院也出台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这个政策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举措,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落实这个政策,对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特别是对稳定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公布了《集成电路企业免税进口产品清单(第一批)》,并对享受相关政策的企业条件进行了公告。这些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目的就是支持不同所有制集成电路企业加大产业发展力度。
二是鼓励技术创新。指导各地建设了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技术供给能力,特别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转移应用和商业化发展。同时制定相关标准,推广集成电路的应用、质量评价规范,进一步加大在汽车、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广,以应用和市场来牵引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进一步营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资本对产业带动作用,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按照若干政策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工信部和教育部推动高校建设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高水平的微电子学院,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
集成电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从未来看,集成电路仍然是高度的全球化产业,也凸显了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各国产业界应加强分工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为全球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是集成电路重要的生产国和提供者,一直为全球的集成电路产业作出我们的贡献。所以,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不仅为中国的自给自足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全球的发展提供资源。我们继续欢迎全球集成电路企业加大在华的投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为稳定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作出贡献。我们也要继续为国内外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市场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给予内外资同等待遇,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维护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肖亚庆:去年行业增长了33.3%,增长比较快。今年随着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进程,以及人民群众对消费类电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个行业在31个制造业大类里面,我们判断增长速度仍然是比较高的。针对国际化产业合作的问题,在这个行业是非常典型的,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大趋势,应该坚持。
记者:最新数据显示,汽车行业缺芯的现象有所缓解。请问“缺芯”对今年汽车等行业有何影响?工信部对于芯片产业有什么整体规划或布局?
辛国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汽车芯片问题”就成了社会舆论的高频词。工信部一直高度关注这项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应对举措。牵头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加强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实施汽车“公告”管理便企服务措施,促进替代产品装车应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汽车芯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以这些手段措施来提升芯片供给能力,努力维护汽车行业平稳运行。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汽车芯片保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表现在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汽车月度产销量出现了恢复向好态势。2021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汽车产销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这个成绩还是来之不易的。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42.2万辆和2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4%和0.9%。
从重点汽车企业监测情况看,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来看,目前仍然还有一定的缺口。考虑到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今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向好。
下一步,工信部将多措并举来维护汽车工业的稳定运行,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供需对接,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搭建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平台,畅通芯片产供信息渠道,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
二是加大生产协同。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合理排产、互帮互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响。芯片的配置效率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企业产品适销对路,芯片短缺影响比较大;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所以即使拿到了一些芯片,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人愿意买,就会对整个产业造成一种资源错配。
三是提升芯片供给能力。进一步支持整车、零部件、芯片企业协同创新,稳妥有序提升国内芯片生产供给能力。同时,我们的应用测试评价体系还存在短板,这方面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汽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我们必须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推动跨国芯片企业增加中国市场供给,加大本地化生产布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5G赋能千行百业成效显著
记者:5G作为新基建之一,是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请问今年在5G的建设和应用方面有哪些规划和考虑?
田玉龙:5G正式商用以来,为推动新基建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工信部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5G建设和应用保持了全球领先水平。目前5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一级和所有县城城区,87%的乡镇镇区,覆盖面在全球一定是领先的。这对稳增长、稳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之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主要在坚持网络、应用、产业一体推进方面下功夫。
一是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我们的目标是今年5G基站要新建60万个以上,我们现在基站超过了142万个。这样的话,我们基站总数今年年底有望达到200万个。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要不断扩大,而且要按需建设优化布局,加强面向企业厂区、工业园区这些重点区域的网络覆盖。同时提升在高铁、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区的覆盖深度。持续推进县城和乡镇的广度覆盖。
二是大力推动5G应用创新发展。继续深入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这是我们一个重要抓手。办好“绽放杯”5G应用大赛,挖掘更多新成果、新技术,促进推广落地。同时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示范,开展5G+医疗健康、5G+智慧教育试点,向农业、文旅这些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对个人应用要推出一批新型智能终端和APP,进一步提升用户的5G体验。
三是大力促进5G技术迭代升级。加大对关键芯片、核心器件的研发力度,支持产业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对接。同时要持续推进5G增强技术的研发试验,拓展与垂直行业的融合能力,丰富5G应用产品,推动企业推出更多层次、更多价位的5G芯片等模组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5G的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使5G技术真正通过应用的规模化得到迅速发展。
记者:近年来,广大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感受越来越关注,请问过去一年,工信部在保障用户权益、改进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将有哪些新的打算?
肖亚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越来越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从过去的一年看,我们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改进影响用户感知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切实保障用户权益。主要突出解决了APP治理和适老化改造两个方面的问题。在APP治理方面,大家反映的问题比较多,我们打好“组合拳”,通过制定标准、技术检验、专项整治、行业自律等措施,大力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弹窗骚扰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大家都有体会,弹窗出来以后,想把它关掉非常困难。去年我们累计检测了208万款APP,通报了1549款违规APP,对514款拒不整改的进行下架处理,有问题的整改,整改以后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在适老化改造方面,组织227家网站和APP完成改造,推出了字体放大、语音引导、“一键直连人工客服”等多种具有特色的功能,指导终端企业为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提供支持。
这项工作永无止境,我们今年还要继续做好。
一是聚焦用户权益,加强综合治理。持续关注用户反映的各类违规问题,深入开展APP整治,对移动互联网服务涉及的诸多环节进行全链条、全覆盖监管。主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对手机、平板各类终端全覆盖;对应用商店、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预置预装等关键的责任链环节全覆盖;对APP技术检测全覆盖,让用户权益得到全方位保护。二是聚焦服务感知,满足用户期待。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督促主要互联网企业建立客服热线,响应用户诉求。三是聚焦重点人群,推进信息普惠。再组织一批新的APP和网站,开展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提升,打造一批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标杆。四是聚焦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围绕移动互联网服务、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领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同时也完善问责机制,强化技术手段,激发企业自身改进服务、提高水平的动能。(记者齐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