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市场主体诉求 进一步规范政府履职行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22-03-10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跃升,各地方政府也将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之下,采取政策举措加大助企纾困帮扶力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新增的大量市场主体正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更密切跟踪市场发展和市场主体遇到的问题和诉求,进一步规范政府履职行为。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放宽准入门槛,让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将“最多跑一次”等有效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政府应密切跟踪市场主体诉求
为了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各地在“放管服”改革领域多点突破,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表示,新增的大量市场主体正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营商环境要看政府管得多不多,能减尽减、能简则简,再看政府管得好不好,包容审慎、精准缜密。还看办事方便不方便、经营自由不自由、秩序公平不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表示,当前,改善营商环境工作普遍存在上热下冷、实行力度层层衰减的现象。部分部门和单位在敬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家和打造亲商、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得还不够,有效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有待优化和提高,行政审批事项有待进一步规范。诚信意识有待加强,包括政府诚信和企业诚信两个内容。
金李建议,进一步规范政府履职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厘清政府职责和市场边界,出台和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和约束政府履职行为,提高政务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颜宝铃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各地近期又出现疫情,在常态化防控下,政府应更密切跟踪市场发展和市场主体遇到的问题和诉求,研究储备相关政策,并根据情况适时出台。受香港疫情封关影响,不少在内地设有工厂或者分公司的港资中小企业难以开展业务,经营陷入困境。希望等此次疫情稍为平复后,提供更多的通关配额,扶助市场主体,并推动两地免检疫通关工作,以挽救企业经营。
持续推动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综合体
近年来,“掌上办”“指尖办”“最多跑一次”等数字化服务模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实践,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赵大春表示,构建数字政府均等化服务能力已成为落实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构建政务数据要素体系、加大数字政府均等化服务能力政策扶持力度等,提高数字政府整体效能,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莫天全表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基础,安商稳商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主旋律。应充分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强化企业服务意识,从落实承诺兑现入手,深入企业对接,梳理企业服务中的问题难点。从建立快捷的沟通机制,形成通畅的反馈渠道开始,不断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表示,应树立营商环境全周期、全过程优化服务理念,做好企业准入、生产经营、退出、人才引进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将“最多跑一次”等实用有效的经验固化细化,在全国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黄西勤表示,今后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政府可以探索服务促进初创企业发展的办法。比如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政府可提供为期半年到两年的“创业专业服务包”。由政府统一向律师、评估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或机构采购专业服务,通过“微型企业服务包”和“小型企业服务包”两个版本的服务包为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设备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创业补贴、财税筹划等服务。
代表委员们表示,可以尝试在国内经济发达或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对接国际先进理念,打造更多拥有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区域。黄西勤表示,可以在奥港澳大湾区对接国际先进理念,推进并扩大与国际接轨的试点改革。(记者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