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22-03-1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加快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已超过99%,村村通宽带全面实现。乡村智慧物流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冷链物流设施逐步建立,为乡村产业带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共同富裕和区域协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西部偏远地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产业发展为载体,鼓励各市场主体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协同运营机制。

2022年1月,国家十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开展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对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补齐乡村网络发展短板,加速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等作出了工作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的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乡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为智慧农业生产、农村电商、数字化生活等数字乡村关键应用场景提供基础,有利于实现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魏后凯说。

今年两会期间,魏后凯在建议中指出,在我国西部偏远地区,虽然包括生鲜农产品在内的地方特色资源丰富,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和财力不足,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物流、智能仓储布局较为缺失,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区域协调发展,魏后凯针对偏远地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四方面给出建议:

一是加大政府统筹和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重点扶持,指导地方政府制定针对性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地区的5G及千兆互联网的建设;推动地区水利、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转型;改善营商环境,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出台产业和数字人才的培养举措,为智慧农业和智能供应链等产业层面的发展打好数字化基础设施。

二是发挥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鼓励加强偏远地区投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人才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型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西部偏远地区供应链基础设施,如产地仓、冷链及大型智能供应链中心等的投资。鼓励具备数字技术能力和实体运营经验的新型实体企业推动基础设施下沉,应用其产业数字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数字化程度,提高农业供应链效率,助力农业数字化升级,带动偏远地区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三是培育当地数字化龙头企业,形成良好生态。针对中小农户小而散、标准化较差的现状,以县域或农产品产业带为基础,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积极培育发展当地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参与当地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接全国性的平台和企业,共同建设符合当地特色和资源禀赋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枢纽。推动共建共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平台,加强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构建大平台大企业-地方龙头企业-农户的现代化、数字化农业供应链。

四是建立东西部间生鲜农产品直达快速通道。针对西部偏远地区特色生鲜农产品丰富,但市场主要在东中部大中城市的特点,充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和生鲜产业链的数字化,建立生鲜农产品从产地直达消费市场的快速通道,提高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减少在流通环节的不必要浪费,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支持西部偏远地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强生鲜农产品产地与消费市场的对接,如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消对接等,实现按需种植、按需配送,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浪费。(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