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更新时间:2022-03-15

完善应用场景 智能比对数据 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


2022年杭州亚运会各赛事场馆建设项目验收、调试工作正在进行。日前,一笔涉及亚运会马术比赛周边配套设施提升项目的工程款被拒收。
“工程款被拒收的信息,被乡镇(街道)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识别发现,原因是拨付金额超出合同约定。”浙江省桐庐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本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杭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数字技术,通过各类“云监督”平台,对亚运项目、资金、管理等要素进行全流程监督。
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中,成为发现各类项目运行管理中腐败问题的“探测仪”。
江苏省常熟市正在推进的“千村美居”建设项目,是涵盖村容村貌修整美化、基础设施提质改造等多种内容的村级工程。“升级改造后的集体‘三资’智慧监管系统,为监督插上了‘云翅膀’。”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通过对项目价格、资金收支、核算数据的分析,帮助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发现建设工程中造价虚高、资金流动异常等问题,堵住村集体资金拨付中的监管漏洞。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纪委监委在观澜街道试点开发“基层建设工程数字化监管和风险防控系统”,按照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串联执行“时间轴”,及时捕捉项目推进中程序、时间点异常情况。目前,系统已发出预警及处置信息797次。根据提示,纪检监察机关谈话提醒、批评教育35人次。
为了让流程管理更加公开透明,最大限度消除资金流动过程潜在的廉政风险,福建省厦门信息集团让“数据”和“系统”说话,将工程变更、资产租赁等重点业务模块纳入廉政风险防控平台监测范畴。按照既定原则,平台实时抓取业务模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触发规则或存在资金超额度风险的流程及时亮灯提示,再由所在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根据预警内容进行核查,排查原因,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常态化监督。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分包分供是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最常见的是在采购环节谋利。”为更好地防范分包分供领域廉洁风险,该局目前已实现全面线上采购,借助与中建电商联合开发的“电商采购+现场无人仓储”系统,避免分供商围标、串标等行为,让采购和交付全过程透明。该局还及时在信用平台更新发生商业贿赂的单位和个人信息,健全分包分供诚信管理系统。(记者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