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推动公文处理规范化、流程化和高效化。
强化公文限时办理。一是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自治区统计局坚持高质量、高效率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局主要领导进行部署、分管领导加强指导、办公室主任主动担责、公文处理人员严格审核,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工作合力,确保公文质量,提高办文效率。二是做好建章立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公文处理工作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收发文管理规定》,制定了收发文办理流程图,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做好收文登记、拟办、传阅、督办、办结、归档等一系列工作。三是严格限时办理。不断优化OA系统公文处理流程,非密文件全部进入OA流程运转,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办结。收文办理分清轻重缓急,急件急办、特件特办,其他文件按照规定时限办理。
强化效果跟踪通报。一是建立文件办理情况台账。按月对各处室、各单位重要文件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印发通报,同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二是加强督查督办。将重要文件、重点工作纳入督查台账,采取OA提示亮灯、谈话问询、进驻督导3种工作方法,构建“督查+反馈+整改+回头看”的全闭环联动促改模式。对工作拖沓、效率低下的现象进行通报,以问责倒逼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发文过滤审查。一是严格审核把关。发文前进行充分讨论沟通,形成一致意见后,再进入发文流程进行运转。发文遵循谁拟文、谁跟踪、谁督促的原则,拟稿处室要严格按照流程做好跟踪督促工作,确保发文按照时限要求运转完毕,并做好发文的初审。局办公室对局发公文从内容格式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每份公文的质量。二是做好文件精简工作。按照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有关要求,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并按季度向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报备。2021年制发“两类”文件同比精简46.7%。三是做好文件的废改立工作。对2018年以来的33个试行文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征求各主办处室、单位意见,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意见,并予以公布。(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