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发布的第三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获奖名单上,我区1人荣获提名奖、8人荣获“贴心服务标兵”称号。“贴心服务的标准,是无论任何人来大厅咨询、办理相关业务,政务大厅的服务团队都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服务,无论是硬件服务还是‘软性’服务,这其中就包括残疾人朋友和老年人等服务群体。”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运行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已经按照市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将无障碍建设纳入了全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完成了区属政务服务大厅和街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升级无障碍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方便、贴心的“无障碍”政务服务。
无障碍硬件改造“一个不落”
“我腿部有残疾,是坐着轮椅来大厅办事的,没想到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前来询问,并全程陪同进行帮办服务,我们残疾人办事更方便,效率也提高了。”这是近日,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王先生完成业务办理后写的一段话。当天一进政务服务大厅,王先生就在引导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无障碍服务通道,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很快帮助张先生办理完相关事项。
目前,海淀区各政务服务大厅严格按照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低位服务设施整改要求,让乘坐轮椅的办事群众有可供活动的空间,便于乘坐轮椅的群众在柜台前填写资料信息,完成相关业务办理。
“我们在大厅配备轮椅、花镜等工具,在涉及无障碍的电梯口、出入口、卫生间等区域增加无障碍显著标识,在电梯间增设低位按键、无障碍卫生间增设扶手、母婴室增设除菌设备等,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运行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完成硬件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和提升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还邀请无障碍监督员、残障人士代表等组成监督体验团,对各政务大厅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体验,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整改,不断提升无障碍环境服务水平。
贴心措施为政务服务“升温”
同时,为使残疾人群体得到更为舒心的办事体验,海淀区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多措并举,采取切实可行的贴心服务措施,开通绿色通道,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优先办理,并安排专门的导办员做好咨询导引服务和全程陪同服务。“我们还安排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手语培训,增设专门的手语服务人员,为有需要的聋哑人士提供手语服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各政务大厅还为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优化提升线上服务,实现信息交流无障碍。
“我是一名听障人士,现在来大厅办事,不仅有工作人员询问和指引,窗口人员还能用手语与我对话,方便办事,真不错。”一位前来办事的听障人士王先生说。增设无障碍设施,提供无障碍服务,不仅方便了残障人士,更体现了政务服务的人文关怀,让服务环境更温馨。
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政务服务大厅要切实增强无障碍服务理念,建立健全人性化、精细化服务机制,以更为热情细致、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更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方便、贴心的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记者 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