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探索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
来源:检察日报 更新时间:2022-05-23

江苏无锡:探索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 助力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效能

 

江苏无锡:打造检察监督信息化新引擎

图①: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干警正在讲解检察监督大数据综合研判平台。

图②: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干警用无人机巡航检测辖区水域治理情况。

图③:根据未检监督信息化平台提示的校园周边隐患相关线索,江阴市检察院开展了不适宜校园周边经营场所专项清理行动。

编者按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就是生产力、战斗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最高检部署要求,在监督办案中把大数据用好用足,江苏省无锡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开创性探索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在此基础上,无锡市两级检察院纷纷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建设监督数据库、打造综合研判平台、试点区块链技术等,助力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效能。

“法院经审理,以开设赌场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人民币2000元。”近日,由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张某开设赌场案在滨湖区刑事速裁案件办理中心开庭审理。该案是滨湖区检察院会同区公安分局、区法院依托刑事速裁办案中心,充分利用政法协同平台完成法律文书网上流转并及时快速办结的一起案子,也是大数据服务无锡检察监督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大数据、信息化是撬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2.0版本’的有力杠杆。”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近年来,无锡市检察机关开创性探索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突出建设监督数据库和打造综合研判平台两大重点,试点区块链技术,推进信息化和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四大检察”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着力抢占“数据先机”

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水”和“源”。无锡市检察机关连续5年制定全市检察监督信息化数据采集责任清单,指定采集方式、采集频率,并与政法单位、行政机关建立数据共享、线索移送渠道,着力建设内容丰富、开放共享、安全可靠的检察监督大数据研判中心。

“上次多亏了检察机关提醒,我们才及时将周某等4人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希望今后能够与检察机关深化交流协作,落实好安全生产从业限制制度。”近日,某行政部门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锡山区检察院检察官表示。

这条提醒来自于锡山区检察院研发的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发现的线索。2017年,该平台研发上线。2021年,平台增设安全生产监督模型,采集刑事裁判数据、企业工商登记信息、行政许可信息及安全生产事故、行政处罚等信息数据,将原本互相分离的涉安全生产跨部门信息数据打通汇总。

周某等4人曾分别因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高坠事故、叉车卸货事故等情况发生,但企业登记中仍许可上述人员作为相关企业经营者甚至法定代表人,违反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2021年8月,锡山区检察院依托平台数据比对发现该线索后,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及时向涉案企业发出警示,变更工商登记,防范安全生产风险。

“目前,全市两级院的数据共享通道已经全面打通,初步形成了数据分布式存储、集中化管理的数据治理新格局。”无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何洪辉介绍,该院制定了《无锡检察监督大数据治理体系标准》,两级检察院对各自辖区内的监督数据进行采集、清洗(从记录集、表或数据库中检测和修正受损或不准确记录的过程)、入库,统一配置数据接口,实现与检察监督大数据研判中心的对接,提升对监督数据的调度和管理能力。

统筹建设综合研判平台

2021年9月,梁溪区检察院通过检察监督大数据综合研判平台发现了一条医保案件监督线索。在过某交通肇事案中,被害人陶某起诉时仅主张自付部分3.9万元,未主张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3.8万元,导致过某未依法负担医保统筹支付的这部分医疗费用,而无锡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因信息不畅无法获知法院判决情况,未及时向第三人追偿。

如何运用好大数据发现更多医保案件监督线索?“研发监督模型。”梁溪区检察院技术部门负责人陈曦给出了答案,“第一步,通过‘统筹支付’‘医疗保险’‘侵权’这些关键词,筛选出涉及医保基金的第三人侵权案件的裁判文书或调解文书;第二步,通过将被侵权人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号、与医保中心个人参保记录进行检索和筛查,判断被侵权人是否在本地参保;第三步,通过精准研判找出关键线索。”通过这个监督模型,该院共筛选相关案件线索300余条,成功办理医保基金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0件,督促职能部门追回社会保险基金196万元。

2017年,梁溪区检察院牵头研发检察监督大数据综合研判平台。该平台不仅汇集了无锡市检察院和7个基层检察院的全部检察监督模型,而且采取连线拷贝等多种方式,共采集政法机关、政府部门等数据340余万条,采集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的市民投诉信息120余万条。通过在平台中设置不同关键词进行数据匹配,检察机关能够快速筛选出监督线索。

实战导向优化提升

“基层刑事案件以轻罪案件居多,近年来,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不断降低、非羁押人员逐年增加,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监管是个难题。”惠山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陈程刚说道。

2021年,该院积极探索数字化羁押替代措施,将非羁押人员100%纳入“云羁押”平台。目前,平台已监管219名犯罪嫌疑人,未发生严重违反取保候审情形。下一步,该院将在“云羁押”平台中增加异地远程视频讯问、刑事和解会商、公开听证等功能,释放更多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红利。

检察机关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满足检察监督新需求的同时,注重开展类案治理,提升检察贡献度。

“今年以来,未检监督信息化平台再无提示校园周边隐患的相关线索,辖区内校园周边的‘雷点’已逐步清理。”今年5月13日,江阴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就之前办理的校园周边公益诉讼系列案进行“一案一分析”汇报。

2021年11月,江阴市检察院相继开展了烟酒店、彩票店、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校园周边经营场所专项清理行动,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机关等联合开展专项检查,推动相关部门向784家线上线下烟酒类商品经营者发放行政提示书,在500余家旅馆张贴警示函,整改3家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彩票店。

无锡市检察机关结合实战需求不断优化模型结构、提升算法精度、挖掘隐藏线索,拓展检察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截至目前,无锡市两级检察院依托检察监督大数据研判中心,共发现监督线索7369条,制发各类法律监督文书2644份。

区块链“联姻”公益诉讼

2021年底,中央网信办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组织申报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在“区块链+检察”特色领域的8个试点项目中,锡山区检察院深度参与的“区块链+检察公益诉讼”项目,以综合评分第一位列试点项目之首。

“采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具备保障数据真实有效可追溯、提高电子证据可信度、有助于监督落实等多项意义。”无锡市检察院信息技术部门干警王璐介绍,“比如与公益诉讼调查取证相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保证了上链证据的真实性,推动取证方式由‘事后取证’向‘同步取证’转变。”

为推动试点项目落地,2021年底,锡山区检察院与江南大学合作,在实验室环境下探索区块链的检务应用场景,并于2021年12月取得了区块链检务数据存证系统等4项自主独立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优化区块链算法奠定基础。

无锡市检察院今年初制定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检察监督(公益诉讼)联盟生态建设方案”,拟用2年时间从数据标准制定、基础服务建设、数据资产化治理、数字化指挥系统建设和存取固证管理系统建设等5个方面,推进检察机关内部区块链联盟生态建设。

“我们将持续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数据集成、智能研判、监督决策‘三位一体’检察监督大数据研判中心,为勇做全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整体工作目标注入信息技术新动能。”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朱良平表示。

惠山:“惠佑未来”激发未检工作乘数效应

“看卫星地图,这几家烟酒售卖店离学校直线距离在200米左右,临近预警值……”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会同多部门召开的向未成年人违规销售电子烟专项整治推进会上,未检检察官奚晓雯展示的“惠佑未来”监督平台最新研判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

2021年,惠山区检察院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开发“惠佑未来”监督平台,清理校园周边社会治理风险隐患。目前,该平台已采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处罚监督数据41万余条,案例数据474条,上线法治课程7个,对54名未成年人开展帮教。

今年3月,“惠佑未来”监督平台收到一条群众举报线索:“电子烟在校园周边卖得很火,有不少未成年人去买。”检察官经现场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便通过“惠佑未来”监督平台展开溯源分析:首先,向平台数据池输入“电子烟”“商户”等关键词,形成预警清单;其次,对校园周边商业综合体入驻商户情况进行排查,标记3家重点商户;最后,结合工商登记、行政处罚等信息出具风险研判报告。根据研判报告,商户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风险等级较高,应立即进行干预。

于是,该院迅速与烟草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联动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开展现场调查。在从某商户调取的监控视频中,该院检察官发现销售人员向两名学生打扮的男孩销售电子烟,且未查证对方是否为未成年人。据此,在该院监督下,烟草管理部门没收了该商户的违法所得,对其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了罚款。

个案办理激起乘数效应。根据检察机关的建议,相关部门将整治范围从校园周边扩大至辖区未成年人活动密集区,对这些区域内的存量电子烟经营者开展全面排查,落实禁售标志规范设置和身份证件核验规定,规范商户经营行为。“我们还要求临近预警值的商户加装监控,并与‘惠佑未来’监督平台联网,从源头上加强预防,解决发现难、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无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城区烟草管理服务部副主任胡旦说。

“惠佑未来”监督平台建成以来,已有效处理校园周边培训机构、零售、餐饮、娱乐场所、道路交通安全线索31条,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3份,监督刑事立案2件2人。“我们正在打造‘惠佑未来’成长帮教法治中心,将实景化互动式数字技术融入其中,打造更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治产品。”奚晓雯介绍。平台还开通了关爱热线,同步跟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线索,实现心理帮扶、社会调查、法律援助、亲职教育等功能的一体化。

“监督平台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切入点,让未检工作实现智能化升级,达到了数字治理的乘数效应。”该院检察长周慧娟说。

锡山:智能研判守护清代古碑

两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环绕着硕果累累的果树飞翔,树下镌刻着茂盛的草木和潺潺流水,大幅碑文讲述着清康熙八年无锡县令吴兴祚撰文告诫乡民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禁令”……在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守护这块“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而这条案件线索来源于该院研发的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

今年初,锡山区检察院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进一步优化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上的公益诉讼线索推送功能。今年4月,平台从群众反映及地方新闻报道中同步获取“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可能存在保护不力的线索,自动推送给检察官。

“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在当地被称为斗山生态古碑,2003年6月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生态保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石碑所在陈列馆环境较为整洁,保护措施比较得力,但陈列馆内消防设施不健全且使用热光源照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调查期间,该院利用无人机及手持拍照摄像设备,“天上+地上”双向固定石碑所在地整体环境区域、具体场所环境特征和消防等数据信息,及时传输至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固定影像数据证据,便于检察官进行案件分析评判。

根据调查情况,该院利用大数据中心获取相关行政法规,明确石碑属地政府作为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对“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负有保护职责。今年4月25日,锡山区检察院向石碑所在地政府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根据文物保护法等规定,积极消除石碑所在陈列馆的消防隐患,改用冷光源照明。同年5月13日,该院跟踪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获悉相关改进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我们将继续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历史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的多重有效保护。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公益保护宣传力度,助力提升人民群众文明传承和生态保护意识。”锡山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卫表示。

新吴:9类20项监督模型助力保护知识产权

“平台用事实和更为精细的智能化分析为我们知识产权办案团队带来了极大便利。”这是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储铭铭对知识产权检察监督信息平台最直观的感受。

此前,知识产权检察监督信息平台对某机关的184起行政处罚类案件进行比对时,研判分析宋某销售假冒名牌运动鞋一案涉及刑事、行政线索。收到平台推送后,储铭铭调取相关行政处罚材料、执行卷宗等进行核实,发现宋某销售金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且法院执行通知书上执行金额有误,遂先后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和通知立案书,向法院发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书。最终,检察机关对该案实现了刑事、行政一案双监督。

近年来,从中欧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第一案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新吴区检察院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案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检察监督经验。如何把长期探索实践的经验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让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新吴区检察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的知识产权检察监督信息平台于2019年应时而生。

该院采用“技术部门牵头+业务部门支撑+专家智库支持”的形式,自主研发知识产权检察监督信息平台。平台畅联公安、法院、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21个部门信息平台、专线,搜集各类数据21万余条,汇集全国各地知识产权保护案例、法规、司法解释、理论研究成果等,打造专业“数据仓库”。同时,该院还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合作,为办案人员提供“专家+智能”辅助工具,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实务问题。

“除了有庞大的大数据资源库,还得有线索评估分析功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台融入了实战经验技法。”负责牵头的新吴区检察院技术部门负责人钱澄表示,该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把检察官办案经验法则转化提炼为监督规则,设置开发了20种“技战法”、80余项监督点,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建立业务分析模型,加强线索评估分析,瞄准办案实战实效。

知识产权检察监督信息平台上线三年来,不断优化升级,9类20项监督模型全方位涵盖“四大检察”。据悉,平台研发以来,共成功协助发现、办理知识产权案件53起,相关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江苏省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等。(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姚玉婷 贺俊丽 周肖波 唐晓宇 郝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