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发布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2-06-22

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发布

 

近日,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是促进深圳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意味着深圳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图。
《规划》提出,到2025年,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成为全球数字先锋城市;到2035年,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效更加显著,实现数字化到智能化的飞跃,全面支撑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更具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总结了目前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提出组织架构、总体架构、数据架构、安全架构四方面架构,部署提升数字底座新能级、构建智能中枢新体系、打造数字政府新优势、绘就数字社会新图景、赋能数字经济新发展、形成数字生态新格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等工作任务。
快一起来看看
有哪些重点内容
率先建成数字底座标杆城市
五大方面提升数字底座
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坚实的数字底座支撑。在提升数字底座能级方面,《规划》从全面提升通信网络能级、前瞻部署算力一张网、集约建设一体化云平台、完善时空信息平台、加快建设物联感知平台五个方面重点打造。
为率先建成数字底座标杆城市,《规划》提出构建起统筹集约、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泛在高速网络连通。统筹布局以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为主体、智能超算为特色的全市算力一张网,强化算法等科技能力支撑,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构造城市混合云生态,实现云资源的一体化融通。全面应用BIM/CIM技术,建立建筑物、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等三维数字模型,建成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建设物联感知平台,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数字底座支撑。
到2025年,城市大数据中心、政务云、政务网络全面提质扩容,构建时空信息平台,实现全域全要素叠加。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30个,城市大数据中心折合标准机架超2.6万个,时空信息平台应用数量超200个,重要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水务工程项目BIM模型导入率达100%。2023年开始,全市所有新建(立项、核准备案)工程项目(投资额1000万以上,建筑面积1000平方以上)全面实施BIM技术应用。
率先建成数字政府引领城市
打造协调推进、精准智能的
整体式政府
如何打造
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
政府管理和服务?
对此,《规划》提出
要加快推动三个“一”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深化
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基本实现
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基本形成
《规划》提出,在“一网通办”方面,进一步优化“i深圳”“深i企”等“i系列”平台服务内容,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在“一网统管”方面,以“深治慧”平台为龙头牵引,聚焦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五大职能,针对城市运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重塑数字化条件下的业务协同工作闭环。在“一网协同”方面,加强数字政府统一平台支撑能力建设,为全市各区各部门提供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数据支撑和业务支撑。
到2025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由“可用能用”向“好用爱用”不断深化。
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基本实现——建成城市级一体化决策指挥平台,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治理。
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基本形成——各级党政机关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各部门协同管理更加顺畅高效。
助推数字社会高品质建设
让数字成果惠及全民
在建设数字社会方面,《规划》提出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加快打造均等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让数字社会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全体市民。
此外,为建设全民共享的数字社会,《规划》强调推进相关服务的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应用提供便利,逐步消除“数字鸿沟”,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慧社会。加强全民数字化技能教育和培训,提高智能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到2025年,数字化、智能化助力“民生七优”效能凸显。全民畅享数字生活新模式,数字化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并与经济社会各行业深度融合应用。公共服务各领域“适老性”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鸿沟”逐步弥合。
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发展新引擎
《规划》提出,深圳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更新产业形态,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引领智慧新生活。
到2025年,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际领先标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1%,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2万亿元,5G、人工智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发展领跑全国。建成一系列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率先打造数字生态样板城市
数据交易及服务规模全国领先
在打造数字生态方面,《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实施,逐步完善数据产权、数据交易等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合作,推进标准互认、规则衔接。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共享等机制。构建全市统一网络安全体系架构,打造全天候、全场景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到2025年,推进《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完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实现数据交易活跃度和数据服务业规模全国领先。公共数据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公共数据资源社会开放数据集不少于5000个,“一数一源”覆盖率达85%。网络安全建设、运营、管理和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对外合作不断深化,打造数字化领域合作新范式。
值得留意的是,《规划》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探索建立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以年度为周期对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各区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设立首席数据官(CDO),明确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和评价机制,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优化数据要素资源配置。(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一图读懂
《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