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让城市更美好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22-06-29

数字赋能让城市更美好

——广州市委党校召开﹃数字化治理激发城市新活力﹄理论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广州推进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老城市新活动和“四个出新出彩”建言献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于6月17日联合举办“数字化治理激发城市新活力”理论研讨会。本场研讨会是第十三届“广州学术季”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广州市委党校第35期红棉论坛暨2022年春季学期广深中青班主题沙龙。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德焱出席并致辞,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孟源北研究员作主旨报告,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丽华教授主持会议。广东省委政法委、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及广深中青班学员代表作专题发言。广深中青班全体学员、广州市委党校智库和党建基地课题组成员及分校代表参与论坛并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
数字化治理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与会者认为,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是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必然趋势。城市发展要牢牢抓住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新机遇,坚持整体性转变,统筹推进城市“生产、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孟源北常务副校(院)长认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必由之路。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应牢牢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和新优势,率先探索运用新兴技术赋能城市整体转型的新路子,全面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认为,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类未来,城市要做好新技术条件下的战略应对,充分发挥技术治理的工具价值,赋能城市精细管理、精确监管、精准服务、精密决策,推动城市向更加智慧、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目标迈进。广东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刘剑指出,要着眼助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变革,将智慧化驱动机制创新、流程再造、结构重塑作为重要内容,最大限度激发潜能,释放活力,满足社会治理需求。
着力推进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激发智慧城市建设新活力。与会者认为,要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智慧化治理的新路子。
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院长余坦立足广东省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实践,提出要以“一网统管”为抓手,加快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善治。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教授认为,在数字时代,超大城市治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要利用技术变革重构政府与民众的互动界面,通过“一网、一门、一次”来满足民众和企业需求。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唐斌教授围绕“码上通行”困难重重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分析,认为非对称关系下粤港澳跨域数字治理协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集体行动,需要三地各级政府就共同防疫达成共识,并在“健康码”开发、使用及其监管等环节相互配合。
着力推进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焕发基层发展新活力。与会者认为,要积极理顺条块关系,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数据关键要素作用,推进数据精准赋能基层治理。
广深中青班学员、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副区长王韵婷充分结合基层治理实践,从区、街道、社区三个层级分析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存在的重复建设、面子工程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广深中青班学员、深圳市坪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胡铠分析了民生诉求领域的普遍问题,并从浅层、中层、深层三个维度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平思情博士参考数据赋能理论,提出应通过以基层治理需求和问题解决为导向、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倡导多源数据支撑智慧决策、推进场景驱动的业务协同等路径切实实现数字对基层治理的精准赋能。
在2个多小时的研讨交流中,各位专家与学员深度对话,既有对前沿理论的深度思考,又有广深两地实践经验的鲜活呈现,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目的。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丽华教授指出,要抓住数字时代城市发展新机遇,围绕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使命和目标,通过全方位数字化赋能来推动城市由内而外的整体性转变,从而进一步激发城市新活力、展现城市新魅力。(平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