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红色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2-06-30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在察看馆藏红色文献、古籍集中展示以及各类数字化学术资源后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不朽印记,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集体智慧的光辉结晶。保护与利用好红色文献,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举措。保护与利用红色文献要“善假于物”,运用数字化的思维与技术赋能红色文献保护与利用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推动范式更新,创立搜集整合新思路。传统整理模式主要依赖于研究者的个体经验与主观认知,通过个人的筛选与归纳,形成新的红色文献文本,供读者阅读。数字化技术超越了红色文献搜集与整合的传统模式。首先,脱离纸质文本的分析,将纸质文本编写成可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识别的数据,完成红色文献资源的全面采集,形成红色文献数据库。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红色文献数据进行筛选,形成准确、有效的红色文献信息,再从中提取共同特征,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依据相关性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类别清晰、主题明确的红色文献信息体系。最后,在数据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强大算力的介入下,研究者获得快速分析和解读海量资料的能力,并从该过程中得到更为科学的结论。红色文献数字化研究范式的更新,实现了红色文献搜集与整合向数据驱动、技术驱动的转变,最大限度地保护红色文献资源,实现了红色文献资源的系统化构建,建立起红色文献资源库。

推进要素升级,创建传播共享新平台。数字化技术助力红色文献保护与利用介体要素的快速更迭与升级,使得红色文献的内容由先前的纸质印刷品承载转向由数据模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更加生动、自由的方式承载,为实现红色文献内容的沉浸式传播提供了条件。在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沉浸传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全新的红色文献育人情境,实现历史与现实等不同情境的流畅切换,满足读者在特定情境中更加生动、鲜活地感知、理解、审视红色文化的需求,达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目的。此外,要通过资源的有效汇总与分类,实现资源的零门槛共享。泛在网络技术支撑下,来源多样、结构相异的知识信息可以得到整合并面向公众开放。红色文献资源以智能平台为载体广泛地传播与共享,实现了红色文献资源的高速流转与传输,以保证读者更加便利、更低成本地共享红色文献资源,实现了时时处处共享红色文献资源、进行红色文化学习的愿景。通过技术辅助,不断推进红色文献的普及与利用,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现时代接续,创设编辑拓展新标准。红色文献包括文件、图书、报纸等多种文献类型,对不同类型文献进行数字化编辑时需要区别对待,建立相应的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要依据不同红色文献类型,组织文献研究、信息技术、出版发行等领域专家进行多方面的研讨论证,制定包括扫描标准、主题标引标准,以及后期文本修订增删标准等专业化、科学化的标准体系。只有建立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后续红色文献的编辑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外,红色文献的拓展要有时代新意。不仅要完整准确表达红色文献原初的内涵与要义,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挖掘其内在的发展性内容与时代价值。传统的文献知识获取是线性结构的,无法把握文献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与时代性。要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基于不同红色文献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对于各类红色文献资源进行知识化标引与链接,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图谱,即红色知识图谱。红色知识图谱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清晰地掌握红色理论知识,在可视化的知识结构中充分把握知识的发展性及其与时代的联系性。
强化价值引领,创造启智育人新局面。红色文献的育人功能可以激活潜藏在青少年心中的红色基因,汇聚起青少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红色文献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要探求育人本质与技术辅助之间的平衡点,达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要强化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价值引领,将价值元素内化到红色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过程框架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之中,保障基础层的数据资源安全,确保基础层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应用层的安全输出,避免造成技术对红色文献育人本质的遮蔽。在推进红色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要充分洞见青少年的红色文化诉求,观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追求,发挥红色文献的育人与启智的功能,深入挖掘红色文献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达到坚定青少年信仰、启迪青少年智慧、温润青少年心灵、塑造青少年人格的目的,鼓舞广大青少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向革命先辈学习、向英雄模范学习、向榜样典型学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数智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21lzujbkyjh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