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徐州,让城市更“聪明”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2-07-04


快速增长的城市规模

对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能力

环境承载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

如何管理才能更高效、更智慧

不仅关系经济、民生

也关系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

 

数字技术让城市有了“大脑”

一起来看看

徐州是如何不断强化数智赋能和应用创新

让“大脑”更灵敏

城市更“聪明”的吧~

数据流动

让政务好办、易办

“没想到政府机关现在办事效率这么高,不用再去各个部门来回跑就能办完所有事务,真的太便利、太省时了!”6月28日,市民王先生通过徐州“初次就业一件事”系统办完业务后,对办事效率连连称赞。

26岁的小王准备自主创业从事家居用品销售。借助“初次就业一件事”,整个过程他只提交一次材料,就办完了用工备案、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等流程。

为了提供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政务服务,市政务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工作要求,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强化数智赋能和应用创新,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目前已经实现70件事“一件事一次办”。

群众、企业网上办事感受度如何,是衡量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我们通过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政务专递等技术支撑,实现了政务服务平台在市、县、镇、村一体化贯通。2022年度承担省智慧政务5项试点工作,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深度应用,在公共卫生许可、老年优待证等领域推动网上好办、易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峰介绍说,徐州立足城市定位,推进区域数字化协同发展。牵头开发试运行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平台,构建“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省通办”新机制,协同推动审批服务、公共资源、自助服务等事项淮海经济区“同城共享”。

下一步,我市将高质高效推进政务服务条块统合、网络身份认证应用等试点,支撑智慧政务建设。大力开展“苏服码”作为主要数字身份标识的推广应用,推动实现“免证办”。同时按照场景化服务模式,陆续打造推出一批“一键好办”服务场景,为群众提供便捷、舒心的服务体验。

如何加速政务服务数字化?

6月27日召开的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扎实做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深化“数字徐州”云平台建设,统筹推进“三融五跨”(三融: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五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着力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流动快速化、共享高效化、价值最大化。

用户思维

公共服务智慧便捷

期末复习阶段,走进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七年级(1)班教室,数学胡老师根据回收的学前检测任务单统计数据,实时调整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75寸交互式大屏上正展示一道数学题目,该题目在每个孩子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同步显示。答题结束后,同学们点击平板电脑上的“提交”按钮,胡老师的平板电脑就已统计出全班答案的正确率。解题过程被投映到大屏上,同学们自告奋勇上台讲解……

公共服务数字化的场景,在徐州已是随处可见,更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62岁的冠心病患者杭先生,是徐州推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的见证者、受益者。上个月在南宁的一次购药中,单据显示总费用271.98元,个人账户支付27.3元,个人现金支付0元,统筹支付245.69元。

7年前,杭先生退休后到广西南宁定居,因为需要定期去医院治疗冠心病,他办理了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以正常报销。但当时国家跨省门诊尚未开通,杭先生每个月都需要回徐州报销。2021年1月,徐州开通跨省门诊直接结算,并推行“一单制”结算,杭先生在南宁就可以实现刷卡结算。

教育、医疗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大事,也是考验城市公共服务品质的重要因素。

“我们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徐州市电教与装备发展中心项目资源部主任张跞介绍说,2019-2021三年间,我市省智慧校园合格校数量为1118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数量为12所。

徐州医保也在奋力打好“数字组合拳”。加大联网地区覆盖和重点项目攻关,完成系统升级平台改造,实现异地药店联网刷卡结算突破等,不断提升徐州异地就医服务保障水平。按照“多打一、零等待”打造多种快捷备案渠道,以“线上办”“掌上办”“立即办”等并举方式,解决群众异地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最近又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异地长居人员承诺制备案及多地备案,市民可以线上申请,进一步降低异地就医办理难度,有效提升我市参保人员获得感、幸福感。

6月27日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的召开,又给公共服务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围绕公共服务数字化,徐州将坚持用户思维、群众视角,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技术应用场景、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为重点,在教育、医疗、养老、社区、出行、社保等民生服务领域开展数字化应用,推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民政等一批数字生活标杆场景,深度开发各类便民APP,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数字赋能

城市治理提质增效

6月30日上午,市民张凯驾车前往市中心苏宁广场,快到目的地时打开了徐州停车APP,查找附近停车场信息,上面显示苏宁广场停车场还有395个停车位,便放下心来。

大约1个小时后,张凯在苏宁广场办完事驾车离开,点开APP上的“自主缴费”,输入车牌号后线上缴纳了10元停车费。

家住鼓楼区九里峰景的孕妇宋女士,通过“智慧鼓楼”APP申请准生证,按照网上的提示上传了个人资料。当天下午她就接到机场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准生证已经办好了,可以到社区去取。如果她身体不便,工作人员次日可以送上门。

城市生活有多丰富,城市治理就有多复杂。

鼓楼区以数字技术助力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三大平台”架构,中心可视化监管平台通过1万余路探头进行全天候在线巡查,云视讯会商平台实现区、街、社、网四级线上联动,智慧鼓楼综合平台今年以来上报事件20356条、完成率98.8%。推出“智慧鼓楼”APP,政务服务事项公示149 项、线上预约14 项、不见面办理22 项,率先实现基层政务“掌上办”。

近年来我市数字化治理能力稳步增强。全市60多家部门(单位)接入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归集处理政务数据2394类10.9 亿条。公积金结算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淮海经济区内“一网通办”。“徐州健康通”、智慧停车系统、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智慧应用相继投入运行,自主开发“健康宝”“徐企通”等平台,有效助力疫情防控、惠企便民。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实施城市数字化“汉韵”工程,加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强化城市运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依托大数据做好疫情防控、城市管理、社会治安防控、城市安全等工作,加快建成淮海经济区首座数字孪生城市,让中心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要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各领域各环节快速、全面、深度应用,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社会提供高效能治理。(徐州发布吴云 苗蓁)

 

原标题:《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徐州,让城市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