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想集团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依托智慧服务共创新型智慧城市——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白皮书对智慧城市新内涵、技术架构和未来趋势作了深入解读,它是国内首个面向未来绿色智慧城市的权威调研报告。
为了总结白皮书研究成果,汇聚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各方意见,6月30日,以“新IT服务共创新型绿色智慧城市”为主题的“新IT思享会”线上论坛举行,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围绕“双碳”目标下智慧城市如何建设和运营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城市报作为此次线上论坛的支持媒体,进行了相关采访报道。
建设产业创新升级为智慧城市铺就低碳绿色
202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4.72%。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智能化技术的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协同发展新引擎。在“双碳”目标下,城市治理节能减碳、工业技术不断革新、农业农药减少污染、居民出行低碳环保……绿色低碳与智慧城市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建设产业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建筑业“大而不强”仍制约着行业发展,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水平相对较低。
针对城市与建设产业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中国建设贸促会)会长、住建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原一级巡视员李礼平建议,应推进节能绿色城市建设。
他表示,具体而言,首先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的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制订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标准定额,通过制度来达到节能,通过技术来推进节能。其次,要实施城市节能工程,全面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推行采暖地区住宅供热丰富剂量,绩优建筑,已经建成的住宅建筑要逐步实施供热丰富剂量的改造。第三,要营造城市的宜居环境,实施海棉城市的建设,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完善城市防洪排涝比例,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的韧性;同时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
走循环发展路智慧赋能产业转型
可以看到,“双碳”目标和相关发展战略正在驱动智慧城市向宜居、智慧、低碳、绿色方向发展,以此实现“优政、兴业、惠民”。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如果有些城市还是想盲目发展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产业,那么‘双碳’政策对其而言就是紧箍咒。而对于想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并且有相关基础和特色的城市来说,‘双碳’政策可能就是助推器。”
常纪文介绍,在城市发展的智慧化技术中,节能降碳的贯彻是全方位的,且空间巨大。“所谓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利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等新能源手段优化生产生活;节流就是通过智慧化技术来节约资源、能源。”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虎丘区委副书记、区长、党组书记宋长宝表示,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前期巨大的投入,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撑,数据互联互通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
常纪文补充道,打通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有一定困难。要处理好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和信息共享,实现有机统一;除了完善统计数据的口径、标准、方法之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数据。
江苏省宿迁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孟凯介绍,近两年产业园区内许多企业在转型阶段都经历了阵痛期,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传统制造业必须和数字经济进行融合发展,推动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与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助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由此看来,智慧赋能产业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一步。
政企联合发力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步入发展新阶段,智慧城市除继续下沉外,其具体运营方式及在运营中如何自我革新将成为“重头戏”。企业作为实践者,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视概念炒作,轻视理念更新;重视数据采集,轻视平台建设;重视项目建设,轻视顶层设计……对此,白皮书认为,后疫情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将在创新协同、为民服务、数据共享、
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方面出现新的发展导向。
联想集团中国区首席架构师暨方案服务业务群方案中心总经理毕巍说,未来的智慧城市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更需要高层次的顶层设计、全周期的服务能力和统筹规划的服务与运营能力。政府各部门之前的壁垒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需要政策、管理模式的持续迭代。
毕巍还提到:“作为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依据场景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思考如何降本、增效、找新业务?从中能获取什么收益?”
与此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平台和产品吸引企业投资,提升服务与运营能力。孟凯举例说明,一些企业转型前碳排放比较高,通过新型的环保技术应用,可以促进减排放,收集数据后形成数字金融产品,政府就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白皮书指出,随着智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将呈现出从“城市数字化到数字化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到运营智慧城市”“人与人的联接到万物互联”的新趋势。(记者刁静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