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启动大会在银川举行。今年2月,国家正式同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向西部引导,而银川风光热资源充裕,具备了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 力。数字银川,春潮涌动,银川推进“东数西算”正当其时。在启动大会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以及专家教授、业内人士等齐聚一堂,凝聚共识、汇聚能量,推动银川乃至全区数字经济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东数西算”产业新高地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 心生产力。今年2月,国家正式同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向西部引导,充分释放算力资源“乘数效应”,放大数据要素“倍增效应”。银川抢抓机遇,探索打造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主的“东数西算”产业新高地。
会上,发布了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及数字经济产业战略规划,产业园区、央企创新联合体及相关企业签订了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起步区—中电PKS生态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央企创新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等,有效推动国家战略、企业使命、地方优势有机融合,赋能助力宁夏、西部乃至全国擘画“算力+产业”发展蓝图。“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的启动,对于提升银川市乃至全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一步,银川将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在自治区的指导和支持下,整合资源、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放大政策杠杆效应,围绕数字经济、‘5G+’应用领域,培育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和汇聚更多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主的‘东数西算’产业新高地,推动银川乃至全区数字经济产业提档升级。”银川市网信局局长余晓平介绍。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 心生产力,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为了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活动当天,“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中电PKS生态示范区、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也进行了揭牌。
银川数字经济产业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邹德鹏告诉记者,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的起步区,经过前期半年多的筹备,目前已经有20家企业先后落户,下一步,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将依托央企创新联合体,利用他们在数据链应用链的优势,带动本地的数字经济产业快速成长,实现弯道超车。
据了解,作为统筹全区数字经济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试点示范,“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占地面积76亩,拟建设80000平方米,将充分发挥央企创新联合体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丰富的产业生态,面向全区构建“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人才、技术、产品、市场的闭环生态环境,打造算力生态培育与创新发展中心。
参会企业掀起“头脑风暴”
在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发布环节,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宁夏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高管,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建设,纷纷进行了主旨演讲,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此次“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启动大会吸引了区内外众多信息技术企业参会“取经”。大会上,专家们发表的“基于PKS的数安融合可信算力网关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技术的算力与绿色能源”“基于PKS国产化体系的铸造成形智能单元控制与管理系统”等主旨演讲内容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反响。
迪思杰(北京)数据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提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推广和咨询等服务,企业宁夏区域经理王 嘉伟在会上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他认为“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的建立,将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更好赋能数字化发展,银川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也将迎来前所 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商业销售经理吕勇辉表示,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将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打造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主的“东数西算”产业新高地。(记者 闫茜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