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网格化” 为民服务“无缝隙”
来源:山西日报 更新时间:2022-07-20

今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治市上党区八义镇党委通过网格党建“建管用一体化”工程,细化治理网格、规范组织设置、激活治理整盘棋、提升乡村治理新效能,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基础、农村党员为主体的新型组织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在党员群众中树立起了“治理为我、治理有我”的理念,从而实现了支部建设在网格上、问题解决在网格中的目标,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近年来,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省委确定2022年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优化网格设置,建强网格党组织,推进网格员队伍建设,“小网格”发挥“大作为”。
网格化治理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更是社会治理的难点。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真正落实落地关键也要看基层。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原来主要以单位来维系的熟人社会逐渐解构,人们越来越生活于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组织松散、需求个性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之中,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也随之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型。网格化治理借鉴了先进的网格管理理念,以社区为基础,按一定规则合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通过政府流程再造,在“区—街道—社区”三级治理框架下,增加了“网格”这一最基层层级,建立起了现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四级管理体系。网格化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延伸基层治理链条、延长基层治理手臂,直接触底基层群众,网格员、网格团队直接面对群众、接触群众,了解民情、转达民情与解决问题。网格化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力量向基层下沉,通过整合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动员和组织驻地部门、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共建共治,积极参与到民生服务工作中,实现基层治理工作的“全覆盖”。网格化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政策向基层倾斜,通过分权、赋权基层,重新整合、优化配置治理资源,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效力。网格化治理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体系,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网住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服务群众到“最后一米”。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建强了基层治理的“桥头堡”。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证。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网格化治理是由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到群众中服务的理念创新,所体现的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价值理念。网格化治理能否发力,关键在于格中有人,格中有责、责任到人。将党的领导、党的先进性嵌入到网格管理运行机制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真正把基层党建先进性组织带动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工作优势。例如,太原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建设,全市758个社区,党组织建在网格上,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提高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平台引领、机制引领等,促使社区、驻地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地激发社会活力、发挥自治作用和培养社会自主性。
网格化治理要善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现代人的生活与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相连,大数据、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格化治理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化、数据化的管理模式。“大数据+网格”、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全面、快速、精准获取和刻画民众需求的优势,使得网格管理更加精准、精细,及时高效地帮助解决问题,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网格化治理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大数据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资源相整合,推动网格设置、网格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要建立健全资源共享的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人口、交通、能源、建设、政务等公共设施信息和公共基础服务,促使政府职能部门的各种专业化管理进网格,建立起“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的服务框架。要促进多部门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汇总和分析,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