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把“数字泉州”作为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勇当主力军。
据统计,2021年泉州数字经济总规模达5342.8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7%。2019年、2020年、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 □本报记者郭雅莹 通讯员陈夏凉 卢紫薇 实习生伍悦
新产业 新高地
超五成规上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造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出台《泉州市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提前开展2022年数字泉州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市县两级累计发放补助资金超790万元。
数字赋能千行百业,泉州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制造业方面,泉州分行业、分地区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全市超五成规上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造,累计建成智能车间超100间、数字化生产线近1000条、应用推广工业机器人超1万台,累计推动35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农业方面,全市建成9家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80家市级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益农信息社县级运营中心9个、益农信息社建设1701个,实现全市益农信息社主要行政村全覆盖。服务业方面,接连获评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综合保税区等三大“国字号”试点,入选全国直播电商城市20强。2021年泉州网络零售额2540.5亿元,带货主播数超6000个,位居全省第一;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分别达到75个、304个,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五。
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业态,泉州数字产业化加速推进。我市先后引进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半导体、光电、集成电路、光伏元器件、以新型显示、传感器、智能安防等数字产业。数字新业态加速涌现,21项应用入选省数字技术百大创新应用场景,累计培育5G应用案例超百个,组织评选2021年度泉州十佳5G应用项目,成功打造全省首条5G示范应用精品路线。
新基建新模式
累计建成5G基站超1万个
作为全国首批50个5G商用试点城市,泉州扎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政务基础设施统建共享,积极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络、政务云平台、办公应用平台、GIS信息平台、“智慧天眼视联网”与网格化服务平台。推进泉州先进计算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全球商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福建站、边缘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光网城市,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4G全覆盖,荣膺首批国家级“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1万个,实现市中心城区、各县城区和各乡镇5G信号连续覆盖;持续推动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建设发展,建成可容纳8000个机柜的T4等级大数据中心,提供专业数据服务,是我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和“数字福建”重要承载基地。
泉州还创新智慧政务新模式,规范整合全市政务服务移动端口,构建一站式的“掌上政务”便民服务入口,在电脑端建成了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8%以上,“一趟不用跑”占比85%以上,全市“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达664项;手机端建成了“泉服务”平台,目前累计上线便民惠企服务模块181个。
新场景新应用
“6+N”政务大数据资源中心逐步形成
泉州积极推进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建设政务数据汇聚与共享应用平台,推动市县两级351套信息系统与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数据汇聚数据量达61亿条,数据汇聚量列全省各地级市第一。着力构建政务大数据资源体系,初步建成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社会信用信息等6大基础主题数据库及疫情防控、营商服务、交通服务等专题数据库,全市“6+N”政务大数据资源中心正逐步形成。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梳理出三批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共208张数据表、7.1亿条数据,公开数据列全省地级市第一。
聚焦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泉州推进市公安机关智能感知大数据平台、市城管局数字城管统一管理平台、市教育局“三通两平台”等涵盖社会治理、教育就业、生态监测等多个领域应用场景建设;打造石狮“智慧城市大脑”、“智慧鲤游”、台商“亲清家园”掌上平台、晋江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等县级特色数字化应用。征集遴选发布三批《数字赋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能力清单》,合计129项产品及解决方案,为重点人员摸排、大人群核酸检测、健康码赋码转码、复工复产等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