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应有更多南京方案
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22-07-26

7月20日,南京长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芯片检测实验室进场施工。之前需要30天才能走完的环评审批流程,施工当天就搞定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南京推出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你承诺、我审批”,大大简化了环评手续,让项目得以早落地、早开工。
简化环评手续的前提,是环境主管部门的主动靠前作为。“你承诺、我审批”的动力驱使,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志向追求。比如,市生态环境局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于今年6月出台环评审批改革相关实施方案。近日,“长芯”公司为新建芯片检测实验室进行环评,用最快时间制作了承诺书;主管部门依据我市产业政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当场完成审批,让“长芯”公司第一个尝到“改革红利”。“你承诺、我审批”,不是简单盖章放行,而是“盯”牢项目“建设中”和“投用后”,变普通环评程序的重事前审批为重事中事后监管,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办事成本。
“你承诺、我审批”,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益尝试。从根本上说,“放管服”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当前正在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对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必须认识到,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离不开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靠“放管服”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需要积极大胆的创新实践。在这方面,必须有更多“南京方案”,应当贡献更多“南京经验”。
近年来,南京“放管服”改革实践呈发散式涌现,呈现诸多特色,取得突出成效。但朝向更高的目标,针对下一步工作的需求,仍需打造城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亮点。国办《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要求优化涉企审批服务,提出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把有效监管作为简政放权的必要保障。我省“推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在5个城市试点,南京是试点城市之一。对应中央和省里的相关要求,南京要主动把握先发优势,推出更多的类似环评审批改革的成熟做法,为全国全省的“放管服”改革先行探路。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推动生产经营的“加速前行”。“放”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更加考验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惟改革创新者胜。南京要创造更多管用可行的创新举措,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创业面临的难题,进一步打响“放管服”改革的南京品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谱写“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南京篇章。(吴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