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检察信息化工作中的几个难忘瞬间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2-08-03

在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30年之际,为全方位展示检察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光辉业绩,根据高检院《关于检察信息化30年建设发展历史材料收集及征文活动的提示》的要求,河西检察院检务保障部王淑玲同志撰写的《三十年检察信息化工作中的几个难忘瞬间》在高检院《检察信息化奋进30年》(专刊)上发表。

文章从技术干部个人角度记述了河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30年期间的难忘瞬间和艰辛历程,再现了本院检察信息化从办公自动化、办案流程规范化,到全方位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四十三年,也是检察信息化工作开展三十三年,回望三十年检察信息化工作,沧海桑田,每一个检察技术人员都感慨万千,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分子,撷取三十余年工作记忆中几个难忘日瞬间,记录那初心与使命、光荣与梦想……

一、“高大上”的四通打字机

回顾走过的青春岁月、成长历程,自己在河西区人民检察工作已整整30年,这30年是检察机关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30年。我是1988年7月被推荐到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从事打字员工作,刚开始是试用,1988年12月被招为正式工作人员。1988年的基层检察院还没有独立的技术部门,技术工作并在办公室内,工作也只限于照相录像。我的工作台上是一部铅字打字机,它主要由蜡纸滚筒、一个长70个、宽30个格子的铅字反字键盘、敲字手柄、换行手柄、键盘推拉手柄等组成。铅字是0.5公分 左右的长方体,一个铅字的盘,大概有这样的铅字2100多个。要求打字员要相间熟练记住每个字的位置,加快打字速度。当时河西区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信息、简报、会议等材料大部是由这部铅字打字机和我的手打印并油印完成。办公室还有一部在当时被视为“高大上”的科技产品――四通打字机,之所以说 “高大上”,一是它的价格高,当时价格大概一万元,办公室有这么台设备,也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了。二是它的高人气,大家都知道办公室买了台高科技设备,争相一睹“芳颜”,如果自己写的文书用这台打字机打印出来,那是要多留一份留作纪念的。三是它的科技含量高,这台机器是集键盘输入、液晶屏输出、针式打印为一体的打字打印机,在当时以铅字打字机为主的办公设备时代,是相当高端的科技设备。

二、“面板借使使!”――天津市检察机关第一次机算机应用培训

1996年10月,为更好的适应办公自动化的工作要求,天津市检察机关举办了第一次计算机应用培训。这在当时办公设备还没普及的计算机时代,是具有前瞻性和划时代性的。每个区县院只有一个名额,大家为能参加培训都争相申请报告,培训开班那天全市20多个区县院参加人员来自各个部门,有办公室的,有行政科的,有政工科的,有批捕、公诉等业务部门的,我也被院领导派出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是讲解DOS操作系统和Windows95操作系统。这两个操作系统,一个是英文指令界面,一个是中文友好界面,操作的对比冲击力相当强,刚参加工作年轻干警多喜欢全英文的DOS系统,因为指令执行相当快,而年龄大些的同志则更喜欢中文界面的Windows95操作系统,因为直观,看的懂。但无论哪项学习内容,大家都是认真听,反复练。有的同志因为想练习一下“控制面板”里的设置操作,而一时忘记“控制面板”从哪里进入,大喊“我的面板哪儿去?”另一个人接到“你们家面板我这儿了,借使使!”“哈哈哈……”大家一阵哄笑。培训班结束时市院给每个院配发一台康柏(Compaq)80368个人计算机,卧式机箱上一个好大的显示器,但在当时的检察系统是非常先进PC机,大家像过年一样领计算机,之后这台计算机就成了各院的宝贝,有的院还为它建立了一个小的机房。

三、基层院第一个对外网站――河西区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的建立

1998年是天津检察系统基层检察院技术工作的春天,这年10月份天津市基层检察院成立技术科,技术工作不再属于办公室或行政科的一部分。我也被调到技术部门工作。刚到技术科后就接到紧急工作任务,要求我在最短时间内建立我院门户网站,以对外宣传检察工作,接受群众网上举报和咨询。难度大到头大,一是时间紧任务急,二是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科班出身,是自己喜欢加业余时间学习。要在短时间里完成工作任务,压力不言而喻。但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希望,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任务。从网站建设不知从何下手的茫然,到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奔波,到反复咨询专业人员的不耻下问,我逐渐捋出了工作思路,从网站建设的整体规划,到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从域名注册、租用虚拟主机、租用电子信箱、对网站硬件和软件的选择,从网页的制作到网页的上传调试等工作做了详细的调研报告,上报院领导,经院党组会同意后,立即着手实施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就建立起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网站,并成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这是天津基层检察院第一家建立起的门户网站。这项工作完成后我得到院领导的表扬和同事们的称赞。

四、“做梦都在背单词!”――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考试

为更好的掌握信息化网络技术,提升技术队伍的科技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002年5月天津市检察院技术处举办全市的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培训(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Engineer),培训内容为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Windows 2000)5门课程:Windows 2000网络和操作系统基础(2151A)、实现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和Server(2152A)、实现Win2000网络基础结构(2153A)、Windows 2000目录服务基础结构设计与管理(2126A)、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2072A)。之后参加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考试。培训采用全封闭式教学,为期40天。院领导派我和同事去参加培训,这真是挑战自我的极限任务,既要克服封闭学习40多天,孩子小,40多天看不到我的心理困难,又要克服不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困难。但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提高网络技术水平的机会,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培训时我全力浸入其中,搭环境练习、做真题练习,利用剩余碎片家时间背英文单词,吃饭背,午休背、甚至去厕所都拿着书背。一天早上宿舍的同事说“你半夜说梦话,开始时吓我一跳,仔细听居然是share point!”“哈哈哈……”我俩一起大笑。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凝心聚力的反复练习,我终于圆满的完成了学习并通过认证考试。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知和更大的自信。

五、“非典”时期的办公系统(OA)应用培训

2003年5月,全国还笼罩在“非典”的阴影之下,但天津市检察业务办公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准备上线,但在此“非常”时期,需要有一个院带头把办公系统先应用起来,我院领导决定在全市率先培训并使用办公系统,调试修改、使用培训等工作再一次落到我的肩上。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对办公系统在办文流转、文件传送、信息发布、邮件消息、季度考核、办公用品领用提出个性化应用的需求,以更加适应我院实际工作情况,整理完成修改。5月的天气已经热了起来,但全国的“非典”疫情还十分严峻,办公应用系统已经修改调试完成,需要最后进行一次对全院干警的应用培训,在做好大会议室的卫生消毒通风,干警的体温测量等大量的工作后,顺利的进行了全院干警100多人坐在一起培训的工作。

六、至高荣誉――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是我到技术科工作后最忙碌的一年。对《检察业务动态管理系统》软件辅助办案上线使用提供更具实际办案情况的需求,更好对办案流程实施全程监督、对业务办公系统的推动信用、检务网站安全运行、举办各类电脑技术应用比赛等工作,河西区人民检察院的信息化工作在全市名前茅,我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这是至高无尚的荣誉,也是对我多年辛苦工作的最佳褒奖。

七、“五大系统”托起技术侦查大楼里的信息化设备

我院恢复重建后经过30多年的艰苦历程,于2009年5月终于搬进集信息化、网络化的于一体的新办公地点--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技术侦查大楼。专线网络系统、音视频会议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办案工作区监控系统和大屏幕演示等五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凝聚了我和技术科同志们多年艰辛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理想追求。

八、“十五款应用软件和应用模块”――软件开发应用大丰收

“五大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我院的信息化工作铺就扎实的发展之路,而检察工作软件的自主研发,更推动了我院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至2011年仅用6 年时间,我带领技术科的同志坚持“需求主导、务求实效”的原则,先后自主研发了15款工作用软件和应用模块,开展软件开发调研,形成40余份调研报告,从开发背景、软件特点、程序设计、应用效果作了详细阐述。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2008年-2009年度“全市应用软件优秀项目审核测评”中我院的《天津市司法警察管理系统》获得一致好评,并在全市各区县院推广使用,《河西区检察院电子笔录管理系统》荣获 “推广价值奖”,我也获得先进个人。2010年我院作为天津市政法委执法业绩档案工作试点单位,于2010年4月自行研发了《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执法业绩档案管理系统》,先后在“天津市执法业绩档案制度交流推动会”、“津辽政法系统执法业绩档案工作交流座谈会”进行交流推广。这是河西区人民检察院软件开大发丰收的一年,也是信息化应用在我院开花结果的一年。

九、手动、自动、智能、智慧

1998年-2018年,三十年天津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经历了手动、自动到智能、智慧的道路。河西区检察院的信息化工作也进入了智慧检务的快车道,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时代趋势。我提出了以“智能语音”技术提高办案效率为我院智慧检务切入点,为我院智慧检务工作提速。制定“智能语音”应用重点部署推进方案和重点部署推进方案,以“点”带“面”,将业务部门列为“智能语音”推进点,积累经验,进而辐射发散到全院各部门。注重以“用”促“建”,将“智能语音”输入法、接访系统、讯(询)问系统应用作为三项基础应用在全院推广,扩大部署范围,增加使用频率,持续完善功能,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铺开、建用并举的推广应用效果。下一步我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办案中的应用,探索拓展“两大集成”,“智”辅办案,不断挖掘“智能语音”与检察业务结合的发展潜力,探索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语音阅卷示证系统”为代表的两大集成应用。

回望过去的三十年,是检察信息化建设栉风沐雨的三十年,风雨兼程的三十年,砥砺前行的三十年,茁壮成长的三十年。顽强拼搏,不息的奋进,这一切,记录了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之路,也成就了河西区人民检察院信息化建设所铸造的辉煌。
 

作者系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检保部王淑玲

原标题:《三十年检察信息化工作中的几个难忘瞬间----纪念检察信息化建设发展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