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数字治理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22-10-08
        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提升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仅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应对今后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如何理解我国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意义,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数字治理的内涵,如何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2022年第9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聚焦“加强和完善数字治理”,约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夏学平在《以数字中国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指出,大数据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赶超世界强国的历史机遇。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意义,把握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实践要求,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数字化发展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数字治理理论体系构建和实践创新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数字治理的内涵,全面推进我国数字治理实践。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李韬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数字治理的内涵与实践进展》中指出,数字治理是更广意义上的治理,主要是指以数字化赋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新型治理体系为目标,在政府主导下,平台与企业、社会组织、网络社群、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相关事务的制度安排和持续过程。数字治理概念涵盖数字政府治理、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社会治理、数字技术治理等,既有“基于数字化的治理”,又有“对数字化的治理”。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在《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中指出,数字政府建设是一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是未来我国数字化发展的重点。要准确把握数字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全面开启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以数字化治理提升经济调节水平,以数字化监管推进现代监管有效性,以数字化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数字化创新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领导干部数字素养和数字治理能力,夯实数字政府的安全基础。
健全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在《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中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需要在体系构建、治理创新等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健全完善组织体系、规则体系、方法体系、监督体系等关键子系统;另一方面,必须进行治理创新,平衡数字生产力与工业化制度的冲突、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网络化与属地管理之间的矛盾。
如何将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提高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在《深入推动数字社会创新发展》中厘清了数字社会以及相关联的数字社会创新发展的概念,提出未来数字社会发展“三普”理念,即应用普及、群体普适和服务普惠。“应用普及”,是指数字技术对于社会治理应用领域的全过程拓展和全场景进入;“群体普适”,是指数字技术以其特定的普适性和包容度,能够适应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促成全社会的无差别应用;“服务普惠”,是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及其成果,可以由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让所有人感受和享受到数字社会创新发展的先进性和便利性,促成全社会的充分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