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三化”进程
加快兴工强市步伐。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要求,建设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提升造纸、建材、纺织、医药化工、能源五大传统产业,特别要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精细化工、电子材料三大传统产业,重点扶持湘窖酒业、合力化纤、二纺机、维克液压、神风动力、立得皮革、曾氏铝业等60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高档白酒、印刷机械、粘胶长丝、特种造纸等60个产品,打造25个省著名商标、5个国家驰名商标。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抓好江北经济开发区、宝庆科技工业园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建设,促进企业、产业集聚式发展,切实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以民营为主体,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扶持创新型、高成长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继续巩固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推广良种良法,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认真抓好乳业、生猪、竹松、果蔬、烤烟、优质稻、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的开发,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养业,建设跨区域、高标准、大规模的特色种养基地,逐步实现种养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重点支持亚华南山、李文食品、宝庆肉联、三可食品、辣妹子食品、浩天米业、绥宁联纸、邵东精华、傻牛奶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工厂化、园区化的农产品加工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沼气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农机推广、退耕还林工作,推进石漠化造林,改造中低产田土85万亩,建设优势产业基地60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农村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其中65%的行政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农村改厕普及率达到5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以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91万人,邮政“三农”服务网点普及到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城镇化进程。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理念,把做大邵阳中心城市、武冈次中心城市和发展城市经济作为以城带乡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加强规划引导、扩大城镇规模、强化城镇管理、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市区建设要按照“双百”规模和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加大拓城、秀城、融城力度,力争到2010年,市区建成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60万人。要依托三条高速公路,建成环城高速通道;争取320、207国道改线,连通邵阳大道,形成城市二环通道;建成洛阳洞路、双坡路、魏源路,改造宝庆路、塔北路,形成城市内环通道;加强城市纵向道路建设,新建雪峰路、大兴路,改造戴家坪路、建设路,形成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要突出以休闲广场为重点的公共绿地建设,新辟佘湖广场,建好三区市民休闲广场,打造资水、邵水滨江风光带,完成城南公园开放式改造和双清、东塔公园的保护性改造,启动市区“宝庆八景”保护性开发。
加快服务业发展。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培育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重点建设双清、武冈两大综合物流园区,配套发展江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廉桥药都市场、城步农贸市场、邵阳县湘西南粮油市场,加快邮政物流业发展,鼓励步步高超市、佳惠百货、万里购物、日恒电器等企业做大。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引导优势连锁企业和超市新建改造“农家店”300家。以山为龙头,加快培育和完善以南山、云山、黄桑、洞口潭为主体的西部生态旅游圈,以魏源故里、隆回花瑶、蔡锷故居、白水洞、流光湖为主体的东部休闲旅游圈,加强与桂林、张家界等地的旅游协作,加快融入湘桂大旅游圈的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构建内外通畅的运输网络体系。投资122.8亿元,基本建成邵怀、衡邵、梅邵和邵永四条高速公路,改建492公里二级公路和98公里三级公路。改造县乡公路和断头路982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完成娄邵铁路扩能改造,整治疏浚新邵坪上至塘渡口内河航道。
构建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市区完成邵水东路堤、戴家坪堤等6条防洪堤建设,加快武冈、隆回、邵东、新邵、邵阳、新宁等县市的防洪堤工程建设。市区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县城达到20年一遇标准。继续完善大圳灌区等大中型水库配套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解决14.3万人的饮水困难。
构建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南山风电场建设,抓好市区神滩渡、新邵筱溪和晒谷滩、邵阳县孔雀滩、城步大洲、白云电站二期等水电水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继续在农村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启动西气入邵项目。基本完成农网和城网改造,新建2座、扩建1座220千伏变电站,构成以500千伏变电所为电力枢纽、覆盖全市的220千伏环网,力争全市供电保障率和入户率均达到100%。
构建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基本建成“网上邵阳”。积极推进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等三网建设,搭建高速宽带的信息网络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实施金保、金税、金盾、金土等“十二金”信息化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电话交换容量33万门,实现城区主干全部光缆化,80%的农村“光纤到村”,宽带网络覆盖乡镇所在地及大部分行政村。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开发和推广节约能耗、替代资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快工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重点改造冶金、化工、造纸等高能耗行业,抓好邵东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合理设置行政权限,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狠抓“两个置换”到位,畅通民间资本进入、民营机制替代的通道,通过2-3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监督管理,规范产权交易,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县乡财政体制,逐步实施乡财县管乡用,努力化解乡村债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丰富、人力资本充裕、综合营商成本低廉的优势,组织策划一批优质资产、强势企业、潜力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来邵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参与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加强与境内外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行专业化招商和网上招商,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巩固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开拓俄罗斯、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规模,积极培育自营出口企业,建立专项奖励基金,支持出口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视名牌培育,形成以名牌为龙头的出口产业链条,提高液压件、水轮机组、印刷机器等装备机械出口份额。巩固壮大邵东打火机、小五金省级出口基地,争取洞口成为省级生猪出口基地,不断扩大邵东皮具、伟特家具,新邵箱包,新宁、武冈脐橙,城步、绥宁矿产品,邵东、隆回中药材,邵阳县建工钻,洞口、城步、新宁和市区桔片罐头,市区和邵阳县毛发等产品的外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和谐邵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建设一批示范性幼儿园。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消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在边远山区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普九”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筹建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8所。提升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支持邵阳学院、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邵阳医专的基础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争取邵阳师范、武冈师范、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建设好40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依托工业园区,建设一批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做好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修缮恢复一批标志性历史人文景观。完成市、县、乡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整体平移。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办好羽毛球、摔跤柔道两个省级训练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制经济,探索完善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加大再就业援助力度,抓好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和规范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
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以3个国家级、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780个省定贫困村为突破口,继续坚持“进村入户”和“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大工程,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和移民帮扶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大病救助、灾民救助、特困户救助为基础的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和降低人口性别比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拓宽社保筹资渠道。逐步提高最低工资和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大力发展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基层民主,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依法直接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实行基层组织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民主自治。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诚信邵阳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平安邵阳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切实加强现代化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平战转换能力。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更好地发挥驻邵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办好11件实事
①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今年新增就业4.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再就业3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8万人,培训农民工4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增6万人。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通乡公路120公里、通村公路700公里。③做好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扶贫工作。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共新增参保人数12万人,帮助3万极端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和10万相对贫困人口越过低收入线。④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68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启动邵阳、城步两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⑤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9.6万平方米,为23万名贫困学生落实“两免一补”。⑥做好五保户供养和残疾人帮扶工作,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0所,集中供养五保户新增600人。⑦解决20个农村干旱死角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沼气池1万口。⑧继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省祁剧团和市花鼓剧团免费为每个乡镇演出两场,免费放映优秀电影400场。⑨抓好“一站”(火车新站)、“两塔”(东塔、北塔)、“七桥”(资江一桥、资江二桥、西湖桥、沿江桥、青龙桥、邵水桥、邵水四桥)的景观灯化建设。⑩城区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全面改造城南公园,整体推进戴家坪片区2平方公里的配套建设,启动六岭公园恢复性保护开发项目,以东西互通连接线绿化为切入点,全面启动环城生态绿化建设。建成液化天然气补充气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