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字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〇二二数字经济论坛发言摘编
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媒体积极贡献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王一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出台一系列政策、作出一系列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强调“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数字经济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2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1.6%提升至39.8%,规模超过4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可以说,我们在抢抓数字经济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上迈出了扎实步伐、拥有了坚实底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天,我们举办以“强化数字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数字经济论坛,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这里,结合党报宣传,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谈几点认识。
第一,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深入宣传党中央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第二,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要通过宣传报道充分展现相关领域新进展新亮点,不断激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第三,数字经济是在变化中不断完善的新事物,要通过宣传报道及时解疑释惑、有效引导舆论,积极营造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新闻媒体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实践者。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我们要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立足全媒体矩阵传播优势,持续推出评论理论文章、深度报道、融媒体作品等,展示数字技术新成果,记录数字生活新图景,书写数字经济新篇章,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作出更大贡献。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王一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机遇,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推动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广泛应用,赢得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主动。
第一,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迫切需要推进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要加快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融合型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智能制造单位、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构建智能制造生态。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第二,突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产业数字化的难点,也是必须突破的关键点。要通过培育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业服务商,推广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解决不愿转的问题。依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树立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解决不敢转的问题。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中小企业数据资产权益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解决不想转的问题。为中小企业培养一批既懂生产工艺又熟悉信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解决不会转的问题。
第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关键软件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数字服务企业跨界创新,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布局、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第四,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制造业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一批跨行业领域的综合性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性平台,以及面向特定技术和场景的专业性平台,打造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
统筹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 陆尚宏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强化系统观念,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下,统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坚持自立自强,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围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固本强基,扎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千兆光网、5G、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算力优化布局。统筹谋划和系统布局6G发展,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发展。
坚持体系布局,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建设规范数据交易市场。
坚持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积极培育和普及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构建数字产业生态。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坚持开放共享,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治理国际机制活动,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平衡反映大多数国家诉求的数字经济规则。
开辟数字技术融合新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王建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传统产业正迈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重组实体经济要素资源、重塑实体经济结构、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充分理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扎实推进落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举措,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升级、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壮大、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不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势不可挡。对此,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开辟数字技术融合新空间;深化融合新突破,深入推进实体经济融合升级;坚持高端新布局,开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力量,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推进大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曾 宇
当前,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政务建设发展迅速。未来几年,我国互联网领域人口红利还将持续释放,互联网应用还将蓬勃发展,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仍将持续深入发挥作用,推进社会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万物互联(全联网)时期,基础设施正向“光纤网络+6G+卫星互联网+量子网络”演进。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提供关键互联网服务的重要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互联网基础资源呈现空天地连接泛在化、资源管理去中心化、应用服务智能化、标识解析高效化、数网资源融合化发展态势。
要统筹推进大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数字基础设施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能源密集型领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应用支撑,应提升其应用水平和设备利用率。要特别重视融合型数字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如融合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等为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要大力发展基于云的算力网络,云计算依然没有过时,基于云的算力网络可充分发挥云计算算力资源灵活调度的优势;要大力发展边缘计算,提供智能边缘服务。要构建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的新型全球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体系,有效实现多方参与、平等开放、共建共治。要积极发起、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数字治理有关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
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周 民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既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然而,制约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在统筹发展、数据确权、交易流通、数据定价、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通过改革创新发力破解。从创新趋势来看,激活我国数据要素价值需从4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加快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已有法律法规基础上,总结地方数据条例经验做法。加快数据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探索信息披露与交易标准规范相结合的引导机制,解决数据要素交易流通中涉及的相关纠纷,平衡发展与安全、创新与合规的关系。二是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数字经济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完善统一规范的数据流通规则,建立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加快规范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和行业性交易平台。三是强化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前提下,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向社会开放。四是优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应用安全保护,落实数据安全法,确保基础数据应用可管可控。加强数据安全监管,落实公共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标准。
建设全息数字地球框架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 李朋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只是表现,数据才是基础。数据包罗万象,但都离不开时间脉络和空间位置,都依附于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发展。面对包括大气、水、生物和地壳4个层次动态、复杂的地球系统,建设先进计算驱动的全息数字地球框架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
全息数字地球是通过系统化的科学探测,体系化的地球数据融合,构建地球系统浅层地壳多层次、多尺度、多要素对象实体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的多维可视化模型,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地球大数据融合、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开展对地球的实时感知和模拟预测,建成先进计算驱动的4D全息数字地球框架。
数字经济的关键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统筹建立全息数字地球应用体系,可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等需求;建立空天地海井一体化的地球监测观测探测体系,可为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提供数字化、实时化、集成化的基础数据资源,助力相关产业和业务领域的提档升级;加强对全息数字地球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全息地球信息建模与可视化创新表达,可支撑推动形成全息数字地球大数据应用生态,切实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培育数字新业态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 李有平
推动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建设数字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2021年国家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化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二是国家高新区成为数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孕育高地。国家高新区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一批数字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速形成。
三是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供给者和赋能者。国家高新区坚持将产业数字化作为主要方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融合发展迈向更深层次。
四是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高成长企业的主阵地。国家高新区聚焦数字产业化,集聚了众多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平台型企业。
五是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数字化治理改革创新试验田。国家高新区强化顶层设计,支撑数字政府、数字园区、数字社会建设,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未来,国家高新区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抓住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加速创新,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深度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王志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规划体系持续完善,各部门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合力、加快推动战略落地,各地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抢抓发展机遇。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支撑经济复苏。2021年,在测算的47个国家中,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38.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0%。我国数字经济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12—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年均提升约2.1%。
我国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加快发展。5G技术应用进程加速,应用覆盖至国民经济40个大类,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上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化产业实践。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人类进步。我国已基本形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视觉、语音、自动驾驶方面应用较为领先。数字化转型成为系统性变革。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释放。通过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和体系化的技术安排,推动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构建,释放数据潜能。
我国数字经济正加速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应充分发挥优势,在增强数字经济整体发展实力的同时,提升在新基建、数字技术产业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数字赋能,推动共同富裕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景耀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丰富内涵,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
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精准高效原则,推动新基建不断扩规模、提精度、强服务。要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向纵深发展,激发出更强大的数字生产力。
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桥头堡作用,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企业、高校,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充分借助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加快推动智慧政府建设,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统筹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推动县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推进形成数字经济从局部到全域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提供更加普惠的通信网络和数字信息服务,使数字经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成为助推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数”“智”引领,强化产业集群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 李春奎
重庆市九龙坡区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抓手,按照“规划引领、产业主导、应用增效、人才支撑”的发展思路,推动数字经济年增长20%以上。
突出“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全面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布局。积极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聚力打造重庆数字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配套建设数字产业化聚集区、产业数字化样板区、数字内容示范区、数字治理先行区。
走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这一路径,持续做大做强数字产业集群。既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壮大,又抓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引进中国联通5G融合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0%。
坚持“为管理增效、为服务提质”这一方向,积极拓展智能智慧应用场景。大力探索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创新开发智慧流调系统;建成“云医院”,家门口即可享受远程诊疗服务。下一步,将聚焦“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着力构建智慧管理新生态、增强智慧服务新体验。
强化“育一流英才、引顶尖团队”这一支撑,不断激发数字人才活力。大力实施人才“金凤计划”,已集聚高端人才752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下一步,将成方阵、成批次引育数字人才,打造“近悦远来”的数字人才高地。
发挥优势,创新应用场景
河北省廊坊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国勇
廊坊市是一座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廊坊市依托区位条件,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形成比较优势。一是建成了互联网服务门类齐全、聚集规模优势突出的数据中心产业集群,41家数据中心相继落户廊坊市,全部数据中心建成后服务器数量可达400万台以上。二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廊坊市主城区离北京、天津、雄安新区距离较近,可在线实时提供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全方位服务。
下一步,廊坊市将继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在初具规模的现代商贸物流、智慧康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上下功夫。发挥数据中心产业优势,支持一体化算力中心建设,让现有的海量数据创造更大价值。同时,谋划建设现代商贸物流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商贸物流数据资源,招引头部企业,打造总部基地,加快构建背靠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体系;推广河北燕达医院“医养结合”的智慧康养模式,构建环京津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升级、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后,让群众生活美起来。从需求侧出发,搭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实现多类型的智慧化、现代化应用场景,让每一个市场主体、每一名市民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
数字转型,探索城市样本
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白 涛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佛山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创造了现实条件和丰富场景。佛山市坚持把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高效协同,努力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探索有益经验、提供城市样本。
强化动员引导,凝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共识。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企业家大会,实施扶持政策措施,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市94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近四成已实施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提高到80%以上。
强化精准施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强化标杆引领“示范转”。打造出数字化示范工厂48家、示范车间64个、标杆项目121个,为不同企业提供参考对标样本。支持产业链条“协同转”,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强化要素支撑,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强化基础支撑,累计建成5G基站近1.8万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强化金融支撑,创新推出全周期奖补,设立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引进、培育一批熟悉工业场景、集成能力强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企业量身打造转型整体方案。
转型升级,夯实基础设施
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超男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指明了方向。
绿色、高品质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优质高效的数据中心、算力网络枢纽、数据网络基础设施等数据资源底座服务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作为廊坊市自主培养的国内数字经济运营服务商,润泽集团以更先进的数字技术、更完善的管理体系、更优质的服务理念,持续深耕数据中心蓝海,助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在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化方面不断探索。
以“稳定、安全、可靠、绿色”为运营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及算力网络枢纽,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目前已完成五大区域6个项目的整体布局,稳步推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持续建设。同时,积极构建高性能综合算力基础设施,全面支持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需求,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要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与势,高度契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