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论坛演讲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22-11-22

新发展格局下的工业数字化转型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一上,十位嘉宾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工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热点话题展开了分享和讨论。编辑部摘编了他们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详见今日5~6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济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加快“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主论坛上作题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演讲。

周济表示,加快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能制造从工业化方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从信息化方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5G﹢工业互联网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

周济表示,5G﹢工业互联网是数字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为5G和工业互联网开辟了广阔应用市场,5G发展的蓝海在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蓝海在于智能制造、数字中国。

在谈及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智能升级、创新发展时,周济强调,智能系统是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优化系统,包含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

周济表示,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产品创新的关键支撑。产品是制造的主要载体和价值创造的核心。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能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的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到2035年,我国各种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一代”发展成为“智能网联一代”,升级成为智能网联产品和装备,包括一大批先进的智能网联生产产品以及装备工业大脑的更加先进的“大国重器”;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生产创新的关键支撑。智能工厂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未来,智能生产、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都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5G﹢工业互联网大有用武之地,智能工厂将应用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周济指出,5G﹢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模式、业态创新的关键支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发了制造服务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催生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实现质的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生产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变为规模定制化生产。第二,组织模式将产生根本性转变,从竞争和垄断转变为竞争和合作、协同、共享。第三,产业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制造业企业将从生产型制造转变为生产服务型制造。

周济表示,通过应用5G﹢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将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等交融集成,共同形成智能生态大系统、智能社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5G与工业互联网双向驱动 工业场景应用广阔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主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工业互联网发展要完成从企业联网到工厂联网到机器联网再到产品联网的过程。

邬贺铨表示,产线数据以及业务数据收集,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操作系统完成,再利用企业的知识积累优化数字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以工业APP的方式提供决策服务。具体而言,底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按照规定的程序,控制所连接的生产装备、仪器仪表,同时收集它们的数据,也可以用5G的模组连接无人机、机器人、物料小车等,在边缘计算的支撑下,把数据送到车间一级。在车间一级通过人机接口和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进一步汇聚、优化数据,再送到工厂一级。通过工控数据软件,在云计算的支撑下以APP的方式产生应用,最后通过防火墙连到外围。

邬贺铨认为,IT和OT的融合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大量企业原有的工控设备是进口的,面临标准碎片化、协议不开放、接入等难题,同时面向公众通信网的5G直接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会带来适应性改造问题,所以仍需大量创新。

邬贺铨表示,5G与工业互联网双向驱动发展。1G、2G、3G、4G面向消费应用,5G扩展到工业和智慧城市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对5G提出了新要求,传统面向公众网的物联网主要是窄带的,而5G﹢工业互联网要求大连接、大带宽、低时延,同时还要保证可靠性并实现无人维护、免维护,因而,工业互联网也驱动了5G的创新发展。

邬贺铨介绍,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直接的方式,通过5G的大带宽、低时延,把物联网的感知数据第一时间送到云计算、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第一时间反馈到物联网执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直接上云可以获得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能力,有边缘计算配置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连接各种各样的云。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是新型工业化“一体之两翼”

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烈宏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与到会嘉宾分享了近年来中国联通在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方面的最新思考和具体实践。

刘烈宏在演讲中,以“一体之两翼”来形象地比喻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他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实现路径,智能制造则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两者作为“一体之两翼”,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5G﹢工业互联网为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工具箱。”刘烈宏指出,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又是5G规模化应用的主阵地,两者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5G应用的价值,引领5G应用踏上从扬帆启航到稳舵远行的新航程。

刘烈宏强调,5G﹢工业互联网需要为各行各业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比如,服装行业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更加突出,需要针对行业特点拿出“量体裁衣”的方案。中国联通与雅戈尔一起打造的“5G全连接工厂”,将成品出厂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减到5天,为解决服装行业痛点给出了联通方案。

“数字驱动融合创新,共塑产业升级之路。”刘烈宏指出,为进一步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中国联通将着重做好三件事:一是全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主赛道的第一品牌。中国联通深入落实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将推动5G ﹢工业互联网和“5G全连接工厂”建设升级到公司战略层面。刚刚结束的“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国联通的项目申报数量达到总数的40%,获一、二、三等奖的总数也位列行业第一。二是着力锻造5G﹢工业互联网新发展的最优能力。在湖北,中国联通为武钢打造的“5G全连接工厂”,整体效益提升了19%,降低能耗10%,减少人力成本23%,仅运输环节每年就可节约超过4000万元。三是倾力成为5G﹢工业互联网大会合作的第一选择。今年7月,中国联通正式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合作战略6大行动计划,共同推动5G﹢工业互联网向深层次拓展。

刘烈宏指出,近年来,湖北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互联网新高地。中国联通将集全集团之力,携手产业各方,全力赋能湖北打造制造强国高地,为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蓁
拥抱数字时代 做强武汉制造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蓁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她表示,武汉将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党蓁认为,5G﹢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当其时。一是5G﹢工业互联网正孕育新的经济形态,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5G﹢工业互联网正开辟新的生产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是5G﹢工业互联网正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发展势头良好。党蓁介绍,武汉市以5G﹢工业互联网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一是武汉创新实力雄厚,有助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武汉是大学之城,拥有两院院士81名、国家重点实验室2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企业技术研究中心44个。二是武汉产业门类齐全,有助于丰富应用场景。武汉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4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武汉也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基地,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智能标杆工厂10家、智能示范工厂82家,率先在光电子信息、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三是武汉新型基础设施完备,有助于夯实发展载体。武汉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过3.4万个,在新城区重点区域实现了连续覆盖,在主要工业园区实现了深度覆盖。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31个,建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和特色行业平台,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达86亿个,辐射中部四省。四是武汉产业生态良好,有助于塑造综合竞争优势。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先导区为抓手,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应用牵引的政策体系,提供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工业用地、5G全连接工厂等全要素、全链条的支撑。

党蓁表示,自2020年首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举办以来,大会累计签约项目总投资940亿元,为湖北武汉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武汉将面向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的新征程,以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共同拥抱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助力谱写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东风公司董事长竺延风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竺延风在主论坛上作题为《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竺延风表示,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将会进一步释放,加快推动汽车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提及数字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竺延风认为,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数字化转型是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当前,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汽车产业进入数字化算力驱动的新阶段,汽车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不断进化的智慧体和生活的第三空间。东风公司把握汽车产业数字化机遇,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字化转型,在新赛道构筑新优势。

一是强化数字化战略引领,以系统观念推动数字化变革。“十四五”期间东风公司明确了数字建企的发展思路,发布了数字化2.0战略,贯通研发、生产、采购、销售、服务、管理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实施数字化项目,构建数字化发展生态。

二是增强创新能力,以数字化推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东风公司在整车造型、智能软件、性能和验证等领域,全面推行云上设计,研发周期缩短了1/3,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加速推进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并且打破了诸多技术垄断。

三是积极抢占数字化制高点,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深入实施智能战略,提升数字化水平,东风公司已经实现了L﹢智能辅助驾驶实时搭载,L3级别的自动驾驶量产积极推进,L4级无人驾驶车和CR1(音)等产品在雄安新区、武汉等全国30多个城市示范运营。

竺延风强调,未来,东风公司计划围绕“产品使用的数字化里程”和“产品时限的数字化里程”两大里程,打造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数字化平台,为用户提供满足日益变化需求的软件和硬件服务系统。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
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夏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要求,为信息产业助力支撑制造业应用指明了方向。5G﹢工业互联网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三年,三年中,全国5G﹢工业互联网的代表性项目已经超过4000个,在电子设备制造、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形成了批量的典型实践。

夏冰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电信助力5G﹢工业互联网变革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从通用性到针对性的跃升。面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中国电信一方面形成了“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泛在连接能力,很好地解决了工业互联网多终端、多协议等极度复杂性连接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多形态、高性能的泛在算力,实现了对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场景数据的高效处理能力。

二是拉通上下游生态,推动平台建设从单点式到广连接的跃升。中国电信探索构建了“1﹢3﹢3”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通过一个入口、三个核心能力引擎和三类服务模式,让工业企业可以定制化选择服务和能力,重点解决了上下游企业需求协同和生态开放等问题。在平台化体系的赋能下,中国电信有效“拉通”了上下游生态,建成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共连接4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703万家企业,为全国工业一盘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是升级供给侧能力,推动解决方案从广连接到重价值的跃升。中国电信不断迭代完善5G的全栈供给侧能力,灵活组装构建了一站式工业解决方案库,通过融云、融安全、融数、融智,促进数据价值的释放,激发制造潜能。中国电信打造了十大行业的上百个全连接工厂标杆,特别是助力美的荆州工业园区创建“5G全连接工厂”,助力东胜热电率先将5G技术融入火电的生产监控流程,将异常事件消除及时率提升40%。

四是消除工业领域鸿沟,推动服务群体从盯大户到重普惠的跃升。面对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难题,中国电信一方面开展技术创新,采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内网的快速改造;另一方面推动模式创新,共享渠道和生态。

夏冰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信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从传统的负责“连接”的运营商,转变为深度参与工业互联网全体系、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商。对于未来发展,夏冰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深化要素全连接,促数据融通。二是深化边缘算力供给,促智能融通。三是深化生态合作运营,促平台融通。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
筑强数智根基 共绘5G﹢工业互联网新图景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数字经济正在孕育巨大蓝海,5G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5G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效前所未有。

赵大春表示,中国移动致力于构建以5G为核心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携手产业伙伴,全方位助推工业互联网企业数智转型。一方面,筑牢工业数智之基,持续健全“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国移动已建设5G基站超125万个,5G套餐客户达5.57亿户,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网络,实现超6000个5G行业专网项目;持续升级5G工业专网内核,深度融入工业行业,向极致性能、极速部署、极专运维、极高安全的网络服务目标不断迈进;推动5G与云、AI等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实现生产现场算网一体化服务;大力锻造9one平台,封装行业能力标准组件,已支撑超过120个5G应用场景落地,真正实现从集成应用到深度服务。另一方面,繁荣工业数智之果,推动数字技术服务高效满足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中国移动已在工业领域打造3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拓展5G﹢工业互联网项目3000余个,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中国移动实现五连冠,总获奖最多达137个,其中一等奖6个(含3个工业互联网领域项目)。

赵大春指出,中国移动将以“5G全连接工厂”为契机,以释放行业数字化转型价值为核心,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推进5G应用走深走实。一方面,筑牢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基础。一是强网络之基,瞄准工业生产标准,发挥5G专网作用,大幅降低网络抖动、时延,提升网络可靠性。二是壮平台之基,融合关键共性能力构建底座,提升工业“人机料法环”关键环节数字化水平。三是固安全之基,构建一体化、全方位的内生安全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云、网、边、端”全链条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智造提质增效、安全生产护航、“双碳”节能减排三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5G﹢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转型。一是在家电、装备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全面推进智造提质增效行动,力争打造1000家“5G全连接工厂”,服务工业企业上万家。二是围绕矿山、化工等高风险作业行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护航行动,力争打造100个5G安全生产标杆,守护工业企业超千家。三是着眼电力、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全力推动“双碳”节能减排行动,力争打造10大“双碳”典型应用场景,服务龙头企业超百家。

赵大春强调,“5G全连接工厂”的全面推进,需要产业各方携手共创。一是共同推动应用融合,促进远程现场、机器视觉等应用场景全面融入关键生产环节。二是共同推动标准建设,强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健全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标准体系。三是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推动确定性网络、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信息师金和平
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三峡力量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信息师金和平在主论坛上作了题为《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三峡力量》的演讲。

金和平表示,三峡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开展研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顺利实现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和生态环保企业。三峡集团坚持向内扎根,用数字化技术驱动主营业务融合创新,产业数字化方兴未艾。同时,集团立足清洁能源优势,充分发挥发掘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价值潜力,将数字技术贯穿产业创新全过程,推动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

金和平介绍,三峡集团自主研发了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奠定了集团数字化道路的第一块基石。同时,集团全力攻克拱坝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发拱坝智能建设与运行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大坝建设全过程实时动态可控。

金和平表示,三峡集团积极践行骨干主力的职责使命,利用数字化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生态环保。针对污染监管难、环境资源保护难、生态修复难等问题,三峡集团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水污染治理,构建了5G全链条监管感知系统,打造了预警溯源执法可视化监管平台,实现了全面感知、科学评估、智能预警、调度决策、闭环管理,为城市水务管理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

金和平强调,三峡集团从IDC投资入手,跨界发展数字化产业,建设零碳数字中心,变绿色电力为绿色算力输出,高标准高规格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是华中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

金和平表示,面向未来,三峡集团将加速数字化转型,争创流域数字化与清洁能源智慧化典范,开启绿色产业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新范式,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拓展数字产业化。同时,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以5G﹢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打造新型“大国重器”,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崑
融合创新 加速工业数字化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主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以连接为核心的网络基础设施。

“良好的连接网络为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在这张网络的支撑之下,我们看到了一大批基于连接,尤其是基于5G连接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应用。”胡厚崑表示,一是基于新型连接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应用,正从单一企业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二是单一企业的试点正在走向全行业普及,比如智慧港口的应用。三是如智能物流、机器视觉自检等基于5G连接的应用正从过去龙头企业实践扩展到各个产业集群,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和切入点。以上变化恰恰说明我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正经历从“样板房”到“商品房”的拐点,并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商业价值,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

除了连接,数字化转型同样依赖算力能力的发展。胡厚崑表示,我国算力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当前算力不仅能够提供通用算力,更能够提供多样性算力,尤其是AI算力。过去几年,华为参与了全国各地一系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包括武汉、深圳、西安等。二是算力供给正从单点数据中心走向网络化形式。随着国家相关规划的落地,以算力为中心,算网融合的基础设施将逐步成形,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胡厚崑认为,连接和计算两类基础设施的发展,会为千行百业尤其是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从三个方向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要持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满足工业领域数字化对于大连接、大计算的需求。二是工业装备发展。大力制造智能装备,推动工业数字化进入生产的核心环节。三是工业软件发展。加速发展工业软件,尤其是基于云底座来发展工业软件。

胡厚崑表示,面向未来,数字化转型是工业领域升级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了工业网络的标准化、工业装备的智能化和工业软件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数字技术与工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冯志高
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冯志高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创新实践入手,介绍了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情况。

冯志高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打造数字经济的新引擎。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力促进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当前,5G﹢工业互联网正在发挥乘数效应,深入应用场景。5G和工业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人、机、物的全面连接,有效促进了各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

冯志高谈到,5G﹢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新实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深入实际场景,助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一是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INDICS,以云制造为特色,面向全社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等公共服务。

二是5G应用场景持续下沉,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航天科工的INDICS OS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产业数字大脑等创新成果,全面升级面向设备级、产线级、工厂级和产业级的5G﹢工业互联网场景化应用。

三是“5G﹢工业互联网﹢化工园区”,打造园区管理赋能新模式。航天科工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连接能力,搭建5G﹢边缘云智慧网区专网,实时动态监测园区安全生产重要指标。

四是“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建设航天高端液压产品的“黑灯工厂”。基于5G专网,结合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高端液压气动产品“5G全连接工厂”,推动企业从传统型制造向数据驱动制造模式转换。

五是在“5G﹢工业互联网﹢电解铝行业”打造特种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调度平台。依托5G、高精细地图、毫米波雷达等安全策略,创新打造了国内首台能在电解铝厂强磁场环境下顺利运行的无人驾驶运输车。

六是“5G﹢工业互联网﹢采掘业”露天矿智能无人运输作业解决方案。针对露天矿山开采安全事故频发、工作环境恶劣等难题,航天科工依托5G技术打造了基于云、边、端多机协同的矿山露天智能无人机运输作业平台,业内首次用4D光场智能系统实现矿区无人驾驶精准避障,在矿山无人驾驶领域实现了多个国内第一。(吴可晴 刘亚廷 杨子怡 李玥 黄舍予)

 

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二上,企业嘉宾围绕“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分享经验,畅谈数字化转型感悟。编辑部摘编了他们的精彩观点,详见今日7~8版。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锋
筑牢网络底座 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锋在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筑牢网络底座赋能千行百业》的演讲,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铁塔在加快5G网络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底座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探索。

“发展工业互联网,必须夯实通信基础设施这个底座和基石。”刘国锋指出,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5G新基建的主力军,中国铁塔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持续深化行业共享和协同发展,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公司成立八年来,累计完成基站建设项目330万个,建设量超过行业过去30多年的总和,电信企业使用站址总量增长了1.35倍,累计完成高铁覆盖总里程2.7万公里、地铁覆盖里程9300公里、建筑物室内覆盖总面积68亿平方米,助力我国快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移动宽带网络。新建基站共享率从历史的14%大幅提升至82%。八年来相当于少建新塔94万座,节约行业投资1700亿元,节约土地5.5万亩,节约钢材420万吨,减少碳排放2500万吨。5G商用以来,累计承建5G基站165万座,其中97%以上通过共享存量资源实现,我国5G基站数量超过全球总数的60%,创造了5G建设的“中国速度”。5G网络的规模部署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国锋提到,在湖北,中国铁塔全力支撑数字湖北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夯实数字底座,支撑“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湖北”战略落地,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铁塔力量。湖北铁塔自成立以来累计建设通信基站项目16.8万个,其中5G基站7.3万个,超额完成《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6万个5G基站的建设目标。统筹武汉地铁、郑渝高铁湖北段等重大项目5G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有力保障高铁、地铁线路通、信号通。累计建设农村普遍服务站点1213个,助力武汉成为全国首批“村村通5G”城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数字塔”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刘国锋指出,中国铁塔拥有遍布全国的超过210万个站址,这些站址上连4G、5G,下连光纤传输,中间有电力和机房,资源禀赋独一无二,是承载各类数字业务的最佳平台,中国铁塔立足资源禀赋,利用5G、AI、视频监控、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着力打造具有数字化能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变“通信塔”为“数字塔”,变通信机房为数据机房,为行业客户提供智慧工厂、智慧矿山、智慧管网、智慧工地、智慧运维、边缘算力等场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数字应用创新和工业互联网发展。

刘国锋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铁塔愿与社会各界精诚合作,建设网络强国、服务数字中国,以高质量新基建成果,助力“5G﹢工业互联网”发展,共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书平
“一体两翼”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书平在主论坛上以《“一体两翼”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培育新动能、把握新机遇、开辟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何书平认为,“5G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信科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央企,中国信科以“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构建信息通信核心技术能力,着力解决产业链发展安全问题,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体”就是通过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融合运用,构筑云网一体的数字化底座。将光电子、集成电路的自主创新作为集团的左翼,将数字化运用作为集团发展的右翼,形成“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实现网络资源与行业应用的智能化连接。

何书平表示,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离不开坚实的数字化底座,中国信科通过将5G与智慧光网“双千兆”网络、光纤传感、感知网、物联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云平台有机结合,依托可定制化的融合网络与可信的云安全架构,实现“云、网、边、端”一体化智能协同,并结合TSN、SRv6切片、5G载波定位等新技术,契合工业互联网多样化的行业需求,构筑随需应变、泛在连接的数字化底座,夯实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石。目前,中国信科已建设梅花井矿、伊化矿业等30多个5G矿业专网,并继续深耕石油、电力、轨道等行业,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车联网是“5G﹢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分支与应用场景,代表未来智慧出行的重要方向。何书平强调,中国信科作为服务车联网技术的引领者,在标准建设、芯片的研发和试点落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不仅拥有端到端的车联网解决方案,还全面参与了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16个“双智”试点建设,车联网设备市占率居第一,后续还将继续推动车联网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以服务车联网,促进汽车、通信、交通的跨产业多元协同发展。此外,中国信科正积极建设5G全连接工厂,以自有的软硬件产品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全连接工厂的内涵,满足制造企业智能化、柔性化、协同化的生产需求,力争打造光通信全连接标杆工厂。

何书平表示,未来,中国信科将坚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者定位不动摇,聚焦“光、芯、屏、端、网”,依托中国光谷的产业优势,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投资300亿元,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高水平光电子产业集群。同时,中国信科还将强化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湖北中部崛起,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出央企贡献,贡献信科力量。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崔丽
聚智兴百业 数创无极限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崔丽在主论坛上发表题为《聚智兴百业,数创无极限》的演讲。崔丽表示,自动化和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效率和效益再一次实现跃迁,是整个产业和生态伙伴过去两年创新实践的路径。

崔丽介绍,中兴与武钢集团打造了一个5G端网,覆盖率超过90%,构建了5G﹢钢铁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包括智慧管控和无人机巡检在内的25个场景应用,向5G﹢全连接工厂迈进一步。让工业互联网从理想照进现实,需要下功夫“啃硬骨头”,让应用创新更广泛并深入工业内核,真正打造全域数据融通。从企业角度而言,不仅要降本、提效、增质,更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内外“双循环”,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提升企业经营的敏捷、柔性、韧性和灵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崔丽认为,在一些工业场景,比如工业实时控制、机器视觉、数字孪生、智慧园区管控等,对视频要求很高,其视频应用最大的特点是碎片化。“这种碎片化对不同算力和网络能力的需求非常多元化,单一部署成本和质量难以满足要求。要将大量应用共性的部分沉淀下来,形成强大视频能力底座,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多层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使视频应用的门槛降低,并打造更广泛应用。”

崔丽表示,提倡用5G﹢TSN构建可承诺的确定性服务,满足时延、抖动、带宽和可靠性方面的需求。如何让企业真正享受简单、经济、便捷的服务?要构建超融合体系,实现全场景系列化硬件匹配不同场景,从而做到量身定制。

过去的几年中,中兴通讯在支持“双千兆”网络建设方面,以全场景、性能和能效均领先的全系列产品,实现5G基站、核心网居全球第二;在行业开拓领域,将云网能力封装,以TCF云底座、NodeEngine、NEO智能网卡、极简核心网、云网一体柜等产品及方案,在15个行业实践落地100多个成熟创新方案;在生态繁荣方面,中兴通讯向500多个合作伙伴持续贡献原子能力,包括先进工艺DSA芯片、网&算&端、持续优化算法、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泛商用基础软件。

在演讲最后,崔丽呼吁,未来已来,时不我待。让我们携手,“以求变应时变”,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基业长青。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
光云互联 点亮智造新未来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介绍了长飞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有效探索和从智能化升级走向数字化驱动的实践。

庄丹表示,长飞成立于1988年,通过30多年的发展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预制棒、光纤、光缆以及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从“跟跑”到“领跑”,长飞的发展核心在于持续地科技创新。长飞致力于探索在5G﹢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艺装备和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实现由智能化走向数字化驱动。

庄丹介绍,在产业链方面,从预制棒到光纤再到光缆,长飞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一是精准动态作业,应用机器视觉的预制棒检测,提升生产测量的作业精度和自动化水平;二是生产单元模拟,对于拉丝塔AI预测模型,在实时采集拉丝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AI的算法分析,提前10分钟预警可能引起塔断的因子,并给出解决方案;三是工艺合规校验,生产系统与智能检测仪表联动,实现工艺检测自动告警;四是数字化柔性制造,通过快速重构强定制模块化光纤生产线及设备协同作业自动化光纤测试线,光纤测试效率提升了30%。另外,在自动化物流方面,长飞通过5G结合智能终端、工业相机等设备,实现了预分拣、智能理货和自动出入,通过机器人降低成本。

庄丹表示,在国家实施“循环经济”、落实“双碳”行动的背景下,长飞融合了5G和工业互联网,通过内置5G模块的仪器仪表实时采集园区内的电、水、燃气等消耗数据,并通过AI算法进行需求预测,智能制定节能计划,实现对生产能效的管控。同时,长飞通过绿色循环保低碳、对生产运营模型进行设备远程调度,实现园区之间的循环经济,践行绿色制造。

庄丹提出,在5G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长飞联合中国移动实现云厂验、云监造,应用AI摄像头,基于5G网络生产将数据实时回传至客户监造平台,实现生产制造远程实时可视化、生产过程数据全流程监控。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长飞积极推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应用,通过正向追踪、逆向溯源以及横向对比,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放到二级节点上,长飞的二级标识节点企业接入量在华中区排名第一。

庄丹表示,长飞致力于把自身经验在行业外进行开拓。目前已经实现把光云互联工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平台开拓到江西的锂电铜箔行业,通过FSG﹢WiFi 6“双千兆”全光内网、自动化改造和集散控制系统(DCS)、数据驱动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MOM)等建设,智能制造对铜箔企业生产过程的赋能作用明显,生产效率提高10%,运营成本降低15%,实现了工厂全面精细化、实时数字化运营管理。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
刚需是5G工业互联网的唯一使命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在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刚需是5G工业互联网的唯一使命》的演讲,介绍了新华三集团在“5G﹢工业互联网”产业中的实践探索,并分享了进一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思考。

于英涛表示,中国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从“线”的层面大量做流程改造,从“面”的层面搭建各种工业互联网平台,从“体”的角度做到产业协同发展。当前5G与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融合发展阶段,从协同研发到设计、机器视觉质检、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无人智能巡检、远程设备监控、场地智能物流等,“5G﹢工业互联网”在多个场景加速实践推进。

于英涛表示,新华三位于杭州的未来工厂是新华三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实践,通过自身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创新应用,探索工业互联网智能协同制造(iCM)新模式,打造高韧性的产业链。通过“5G﹢工业互联网﹢AI全连接工厂”应用,实现了以算力换人力;通过降低物流费用支出、缩短订单交付周期、降低内部运营成本实现了以数流优化物流;同时实现了以智能增效能,是目前国内最全自动化的5G﹢AI﹢IoT工业互联网样本,柔性生产线换线从7小时降为3分钟。同时,在“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探索方面,新华三在全连接工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智能电厂、工业园区等领域打造了试点示范案例。

于英涛对我国“5G﹢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三点思考。第一,5G和工业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何在?企业侧需求有待挖掘,“5G﹢工业互联网”需打造撒手锏级的工业应用;在5G向toB应用的延伸过程中,用户利益和运营商利益存在博弈,toB的千行百业用户是需求者,在“5G﹢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中,两者利益是共同的;“5G﹢工业互联网”建设到云需要多方面参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关键的核心技术及环节有待于进一步突破。5G的技术性能、确定性、切片、兼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各类工业控制现场的应用需求。安全性是用户考虑最多的问题,5G在toB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模式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第三,融合应用如何创新?工业设备种类众多,信息孤岛林立,需要推进国家标准尽快建立;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是5G发展的关键,要解决5G与工业协议的融合难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于英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价值创造导向,着力将“5G﹢工业互联网”打造成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利器”,使其从“政府热”“理论热”加速变为“企业热”,真正成为企业的刚需。刚需,是“5G﹢工业互联网”的唯一使命。二是现阶段要充分发挥政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力合作,共同探索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扎实落地。三是在发放第一张5G专网的频率许可的基础上,加大在toB领域的试点推广力度,以充分发挥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加快5G在toB市场的应用普及。

TCL科技集团COO王成
高科技制造业是“5G﹢工业互联网”重要的应用点和突破点

TCL科技集团COO王成在主论坛上作了题为《5G﹢工业互联网引领工业数智化转型变革》的演讲。

王成提出,高科技制造业是“5G﹢工业互联网”重要的应用点和突破点。5G技术的关键作用与工业生产控制在低时延、高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近年来,“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已经逐步从个别、典型场景,向工业生产控制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场景进行广度和深度拓展,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TCL所在的半导体显示以及半导体材料领域,很早就把智能制造作为建设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该领域对网络承载和数据处理能力需求强烈,包括生产控制、设备运维、质量控制、智慧物流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成为“5G﹢工业互联网”难得的“试验田”和“催化剂”。

王成认为,加强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可以降低“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所需要的成本。当前,尽管“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建设成本过高仍然是阻碍其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原因。很多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成本高、不敢用、用不起等难题。对此,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应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努力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尝试更多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5G﹢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和能动性。

同时,王成提到,培育“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是建设产业生态的最优解。目前,“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路径已日益清晰。为此,要进一步支持各类企业的合作、对接,在应用以及研发等更深层次领域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联合的立项、攻关,培育一批既懂5G又懂工业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吸引更多行业参与5G应用的建设,加快产业生态的培育。

王成也介绍了TCL近年来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一些应用和实践。首先,建设智慧工厂,聚焦5G技术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依托5G的技术优势和TCL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TCL在5G牌照发放的当年,积极开展5G﹢智慧工厂项目建设。在多个TCL的标杆工厂开始试点5G融合应用,并且打造了5G﹢视觉质检、5G﹢远程维护、5G﹢生产控制、5G﹢智能物流等融合应用场景,实现了良好的应用成效。2022年,TCL联合湖北联通、格创东智成功建设了我国半导体显示行业第一个5G的全连接工厂武汉华星。

其次,打造智慧生活,提升用户体验。5G不仅能够满足工业领域对海量数据及时处理的需求,同时也能帮助智能终端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5G的大带宽、低时延、高传输率、高协同性极大地丰富了终端的应用场景,使用户随时随地能享受稳定、快速的信息传输。TCL实业也在积极开展技术的创新和升级,通过5G﹢AI﹢IoT实现5G技术在观影、办公、健身、教育、通信、游戏等多个终端消费级的应用。

同时,联合行业力量推动创新发展。TCL在聚焦自身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主动联合各方力量,推动行业创新突破。近年来,TCL先后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中兴、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产学研各方携手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创新,不断推进基于5G技术的工业应用合作。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魏雨露
以“零事故”为目标 护航“5G﹢工业互联网”安全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魏雨露在主论坛上作了演讲,提出应以“零事故”为目标,护航“5G﹢工业互联网”安全。

工业互联网深入发展,工业安全重要性凸显。《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助力制造业、能源、矿业、电力等各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工信部发放首张大企业5G专网的频率许可,5G专网数量将逐步提升,模式也将更多样化,其安全性受到高度关注。

魏雨露介绍了“5G﹢工业互联网”面临的三大安全挑战,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第一,勒索病毒会造成业务中断。业务中断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漏洞,现在已知的漏洞仅仅是冰山一角,有很多的漏洞还没有被发现。

第二是数据不出事。工业企业的数据非常复杂,数量特别庞大,业务场景繁杂,防护难度高。机密数据的泄露、数据被恶意删除和修改、数据被非法利用等都会造成数据出现严重问题。专业机构调查结果显示,82%的数据泄露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与数据的权限管控不力、特权账号管理不力有直接关系。

第三是合规不踩线。现在要用结果评判是否合规,所以业界提出了零信任体系。这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网络和数据方面的法规和其他关键条例。有法可依才能合规不踩线。

遇到三大挑战该如何实现网络安全的“零事故”?魏雨露表示,工业互联网要以“零事故”为目标,通过业务场景与安全能力融合、数据安全防护与业务场景融合、组织管理和技术实施融合的“三融合”,全面提升安全能力,做到“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

第一在业务不中断方面,要做到业务场景和安全能力相结合,在5G应用里要融入安全能力。第二在数据不出事方面,要做到数据安全防护应用场景的融合。第三是在合规不踩线方面,要将组织管理和技术实时融合。

魏雨露提出,要构建公共网络的纵深防御体系,做到工业数据的精准防护。精准防护包括账号的审计、数据库审计、堡垒机、安全卫士和数据安全的感知等。同时,要做到工业数据的全局掌控,其核心是建立一套零信任体系,确保主体身份可靠,确保行为操作合规。

魏雨露表示,要建立一套实战运营体系,将组织管理和技术融合,在实战中进行检验。最重要的是要建章立制,组建网络安全的合规专项工作组,还可以借助外部的一些专业力量,比如请专业安全公司和第三方法律机构参与与支持,对合规制度、流程进行完善,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攻防演练,以此检验网络安全是否有效。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甲甲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引擎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在主论坛上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引擎》的演讲。

徐甲甲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与传统工业制造业结合的迫切程度正在日益凸显。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来看,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亿,占比为18.7%。同时,人口净增仅有48万人。未来传统工业制造业发展一定得靠数字化手段进行,以智能化手段推动整个制造业发展前行。但是我们又看到,制造业企业在往数字化迈进的过程中,正面临“数字鸿沟”等诸多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50.7%的国内企业没有任何数字化投入。全国工商联在某省调研了2800多家企业,发现只有27.7%的企业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数字化。可以看到,数字化是方向是趋势,但是还有很多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过程中不敢转等问题。

徐甲甲指出,纵观工业发展历史过程,可以发现过去我们整个工业依靠的是先进的生产线和有经验的老师傅。未来,智能装备、数据、算法等将在工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科大讯飞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为数不多的在民营企业中承担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的企业。同时,公司关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方面的延展,承建了工信部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科大讯飞用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让机器能听会说,成为行业领头羊。

徐甲甲强调,为了加快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科大讯飞投资成立了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使命就是探索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和发展,依托AI﹢大数据实现海量供需高效对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目前,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得到了整个市场很好的回应,获得了“中国工业大奖”,同时也入选了工信部“双跨”平台,用户数突破22.6万,服务企业次数超过44.5万。

工业声学实现了工业生产中需要用“耳朵”听的场景。工业场景中80%的设备都带有轴承、转体或机电设备,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发出异常声音。语音技术是科大讯飞擅长的主要技能,围绕语音技术,发展工业声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但凡需要用“耳朵”听的都可以用机器替代。工业视觉实现了工业生产中需要用“眼睛”看的场景。目前,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覆盖15大类的算法,覆盖场景超过50个。

徐甲甲强调,科大讯飞在工业方面已形成了“工业六感”,全面触达工业领域的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工业大脑。此外,科大讯飞工业知识图谱也可以实现工业知识的沉淀和代际传递,能够解决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记忆的问题。

工业认知还有一个重要的利用场景,就是能够智能辅助决策。有很多制造企业的生产依赖于市场变化、仓储物流以及设备本身运行情况,借助这一技术可以更好地助企业进行智能化排产和调度。进一步讲,科大讯飞与很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可持续进化的工业大脑底层,用“工业六感”采集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传感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同时通过科大讯飞的工业数据平台进行分析,用工业AI平台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及优化决策。

徐甲甲表示,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赋能千行百业,满足千行百业数字化改造需求,平台已开放513项能力。目前,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开发者超过371万。人工智能为传统工业转型与安全生产提供了AI助力,工业的广阔应用场景也将为人工智能开辟新的发展蓝海。(李玥 赵乐瑄 吴可晴 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