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2-11-25


在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标准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高校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保各项具体措施能落到实处。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越发广泛,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互联网平台上信息资源丰富多样,但内容却良莠不齐。基于此,高校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及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全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信息化时代所呈现出的全新发展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有越来越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和应用到高校教育工作,对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高校信息化教学也随之步入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和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效率,让信息化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伴随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各类先进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轨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高校要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力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即“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视为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去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确保大学生言行举止合法合规。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要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积极迎合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大胆尝试和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积极探寻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更大化。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切忌盲目求新求变,而是要注重多元教学方式的融合,既要追求教育方式的创新性,又要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精髓,将新型教育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紧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力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保留传统教学基础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更多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学生目光更多地集中到思想政治学习中,进而有效培养和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核心主体。在信息化时代,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不但要具有较高的学科水平,也要熟练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如应用各种网络教育平台。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需求,高校教师必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素质建设,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力度,立足教学实际,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多元素的良性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具备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借助信息素养教育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高校既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念,也要给予大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收集、信息辨别、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确保大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体,首先要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工作,进而再开展对学生的信息化教学与指导,逐步引导学生们适应利用信息技术来应对和处理现实问题。

高校作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优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新鲜感。高校要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的新型教育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寻找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点。要将新媒体充分渗透和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旧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积极应用新媒体来推动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借助新媒体平台资源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机互动探索,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社交平台和教师交流互动,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境,引导大学生实现思想畅通。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开设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在保留专栏基础功能和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增设附加价值,诸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言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要熟悉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深入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网络交流特点。例如,大学生喜欢在微媒介和微平台上进行交流和表达,那么高校就可以积极探索“微思政”形式,专门为大学生群体构建微平台来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让大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营造出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体系基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平台、“互联网+”载体这些网络要素和资源,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力度,在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基础上,积极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各类资源的关注力度,全力整合优势资源,积极主动与其他教师合作,开展强强联合,利用先进互联网平台,共同致力于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站在更高层面去看待和审视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

现阶段可供人们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高校可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判断和甄选合适的平台,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交流互动,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进而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例如,高校可引导大学生通过微信建立创客空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教师可加入到这个平台,随时分享和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内容,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大趋势,日新月异的先进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积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完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养。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形式层面的变革,更是深层次全方位层面的创新与改革,它不是一次简单的高校教育工作改革,而是信息化时代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要深入分析和精准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改革新目标,积极抢占网络新高地,主动争取网络主导权,在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精髓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突破。

(作者系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石河子大学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情景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CY-2022-09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