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指导意见解读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2-12-01

数字政府指导意见解读|陈志刚:生态环保数字化履职的工具和价值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职能之一,以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利用科学性,是《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化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核心要求。
在生态环保方面,《意见》对生态环保履职数字化提出应强化“强化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因此理解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两个能力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而其中理解生态保护数字化履职工具和价值目标是关键的基础。

理解生态环保数字化履职的工具和价值目标,陈志刚认为,要读懂弄通三组词:生态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利用科学性。

《意见》提出: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利用科学性,更好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理解生态环保数字化履职的工具和价值目标,就需要关注承载力、适宜性和科学性三个词。

1.深度理解提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鹭和张宏业(2007)的《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显示 1986 年 ,Catton 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 ,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 ,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

此后学术界相继提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其中“生态承载力是综合”,并在论文中引用高吉喜的生态承载力定义 :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 ,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进一步高吉喜认为指出资源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 ,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 ,生态弹性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生态承载力的概念进一步在官方话语体系中进入主流,成为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核概念之一。

2.深度理解提升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函〔2020〕127 号)中定义“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和国土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等要素条件,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我国开展国土开发的重要前置性要求,上述指南提出要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作为有机整体,并给出了开展本体评价的核心内容,即围绕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针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种植、畜牧、渔业)、城镇建设三大核心功能开展本底评价。

3.深度理解提升资源利用科学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四个方面做了部署。其中资源利用效率是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节能、节水、节地是资源利用率提高的三大核心内容,此外就是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经济。

与资源利用科学性有关的另一个关键内容是“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和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资源利用率是绿色发展、双碳战略是低碳,两者共同的交集是“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碳排放监测和核算是政府推进生态治理的重要职能。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态治理能力建设中,万千内容与资源利用相关的只取了这部分内容。

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履职能力要求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其规划设计极其复杂,因此可以想象在生态环保能力建设上对内容取舍的难度,而只有弄懂了生态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利用科学性的内涵,再从政府行政履职职能的视角进行规划设计就找到了突破点,这也是推进数字政府生态环保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给重点和要点的选取,给路径的选取提供了指引。

4.数字政府的终极阶段是智能政府

智能化是数字政府的终极阶段,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当前阶段,对智能政府而言,将具备七大特征:

具有法治性、服务性、廉洁性的高度统一

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开放性的高度统一

具有善治、法治、数治的高度统一

具有科学、人文、人性的高度统一

具有精准、精确、精细的统一

具有技术理性、制度理性、工具理性的高度统一

具有技术治理技术、数据治理数据、制度治理制度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高鹭,张宏业.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2):8.

[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的函(自然资办函〔2020〕127 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