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重在提供核心公共品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22-12-27


2022年12月23日,首届新京报数字政府论坛暨“2022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发布活动在京举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发表“数字政府建设浪潮下,智慧城市的生成与构成”主题演讲。

智慧城市建设不能片面依赖“构成”

一类是以“生成”为主的,以罗马为例,我们常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事实上,罗马作为一个历经二千多年岁月才形成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它的空间肌理非常复杂。二千多年来,在没有“一以贯之”的具体宏观规划的前提下,无数前赴后继的建筑师一步一个脚印,才逐步设计建设成当下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

另一类是以“构成”为主,比如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这座由规划师格里芬“一次性设计”的堪培拉市,充满了整齐对称格局的“构成”,以至于人们在初来乍到时很容易被这种“秩序美”所震撼,但如果一个城市要实现宜居,不能仅仅拥有“构成”的“秩序美”,同时也需要“生成”的人为尺度的美。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有魅力的城市而言,它们既要有“构成”成分,也要有“生成”的成分。一个城市之美,必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而体现一个城市的活力它得有“多张脸”。

例如典型的旅游城市——厦门,它有“生成”的鼓浪屿,又有精心设计的现代化新区,并且这两者呈现多模式、多样化的集成组合,符合人的尺度和人的审美观。同时它也有“构成的部分”,这些构成的部分是秩序感的、现代感的、具有明确条理化的空间。通过将“生成”与“构成”有机结合,这才是一个真实且有魅力的具有现代生活品质的宜居城市。

仇保兴表示,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片面依赖于“构成”,忽视“生成”,总是把智慧城市看成一台计算机,试图通过“构成”提前预设。因此,就可能存在智慧城市既有的结构与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难以相容,也与新应用场景的不确定性不相容的情况。

比如许多城市成立的大数据中心。这些中心虽然汇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如果缺乏更进一步的分析,找到数据间的相关性,比如用于预测病毒的下一步发展,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这样为了聚集而聚集起来的数据其实只是产生出一堆数据垃圾。这样的“构成”便是无效的。

相反,一些“生成”设计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说网格化管理。仇保兴认为,网格化管理把充满变化动态的城市变成网格,每个网格里面的变化,相对来说是静态的,里面的设施是有限的,信息是相对确定的,其舆情变化也就变得可知、可控。所以网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政府要着重提供核心公共品

除此之外,仇保兴认为,当前智慧城市还存在混淆了“商业品”与“公共品”之间区别的建设困境。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重在提供公共品。

仇保兴认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系统,政府网站“一网通办”,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和减灾防灾,重要公共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政府要提供的四大核心公共品。此外,还包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主要公共品,这些公共品即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四梁八柱”。

公共品是城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主动“构成”的,如果城市政府不能为民众提供足量的、优质的“四梁八柱公共品”,那么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便无从谈起。

仇保兴强调,任何运转良好的信息系统,都是“生成”与“构成”的有机结合。越具有公共品属性的信息系统,政府主动“构成”设计占的比重就越大,越需要政府的投资。而政府的“构成”设计必须将再造其自身原有的流程,包括权力负面清单、缩短流程、减少证明、并联审查等。

同时,在注重“构成”设计的再造之外,还要注重“生成”机制的形成。仇保兴表示,智慧信息系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便利民众对政治绩效的监督和评价,使不同的城市政府或部门的服务能效竞争性展示在民众面前,从而“生成”不断优化服务的动力机制。(记者 郑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