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精耕数智,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
来源:中国城市报 更新时间:2023-01-30

山东省济宁市:精耕数智,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
2023年1月1日,山东省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扩面打榜年度最终榜单揭晓,济宁市三期累计上榜130个优秀案例,上榜数量位居前列。

从传统内陆城市向开放前沿迈进,济宁现代化城市发展格局逐浪攀高;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济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势头奔腾澎湃……

近年来,济宁市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聚焦政务服务、便民应用、社会治理等领域突出问题和民众身边的痛点、堵点,高质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优政慧治给城市装上“智能大脑”

大到公园、道路、建筑外观,小到路灯、垃圾、窨井盖,依靠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济宁市城市管理工作进入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新时代。

“以前,城市管理问题主要依靠群众举报、投诉等形式被动发现,现在有信息采集员主动巡查,发现问题派遣到相关单位,限时办结。”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运行管理部部长王乐说。

据了解,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与城市事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一城五区”城市环境进行信息采集监督;建立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置、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的“七步闭环”流程,对城市一物一事实时管理。

同时,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设置了“网格化管理、视频智能分析、立体化城市监控、智慧渣土监管、智慧环卫监管、城市防汛指挥、共享电(单)车管理、高精实景三维地图”八大应用系统,城市管理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济宁市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济宁市智慧治理的务实举措不仅体现在案件处理上,而且在探索“互联网+环保”新路径中,济宁市环境监管愈发科技化、现代化。

走进济宁市智慧环保督导调度指挥中心,LED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各个污染源企业的在线监测数据,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异常告警信息和视频巡查发现的环境问题,指挥调度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于传统扬尘治理的耗时耗力,济宁市智慧环保督导调度指挥中心以视频AI赋能监管。“我们接入了3200多路摄像头,对全市建筑工地、料场堆场、未洗车带泥上路等城市综合扬尘问题进行监管。”

济宁市智慧环保督导调度指挥中心主任李成高举例,通过布设在工地出入口洗车台处的摄像头,视频AI可以直接监管车辆,并自动生成轮胎是否脏污、渣土车是否密闭等直观信息。问题发生后将以线上系统、短信、移动端APP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做到全流程可视化。

一个个服务联结、治理联动的“城市智慧中心”高效运转,一项项数据连接、智能交互的“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应用,“一城优政”打破了济宁市不同部门、领域之间的壁垒,破解了治理碎片化难题,提升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数智惠民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一座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必然是能为居民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服务的城市。

“通过大数据把独居老人家庭的用水户号连接到水务公司平台,6小时用水量为零的情况下,我们的智慧平台便会向他的家人和社区网格员发送一条求助信息,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济宁市邹城市文博苑社区党委书记常殿军正通过电子大屏查看着平台的各项数据。

据了解,邹城市还针对各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和基层社会治理堵点、难点,同步开发上线了智慧社区微信客户端、精细化治理和网格员APP三大平台,对人、房、车、地、物、事件六大元素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先后汇集了各类数据7500万条,着力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智慧社区,实现了对社区基础设施、社区安全、社区服务等功能的提档升级,使大数据赋能的作用不断放大、叠加、倍增。

如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被深深刻在济宁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因中。为缓解城区停车难题,济宁市近年来持续推进智慧停车场建设,方便群众出行。

“通过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智慧停车APP等智能化系统,可以方便司机快速找到停车位,更方便停车缴费,同步查询停车账单、停车记录、停车时长等。”济宁城投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曹建国介绍。目前,济宁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已接入140个停车场2.3万多个停车泊位信息,统计车场车次一百余万次。

科技兴业加速释放数字红利

在手机端实时了解火龙果生长环境,适时进行水肥管理、通风降温;通过智慧系统自动调整红绿灯交替时差,确保各交通路口畅通无阻;群众有诉求,只需在微信小程序提交便能足不出户解决问题……现在,从城市到农村,从群众生活到农业生产,济宁市鱼台县这座鲁西南小城正搭乘着数字快车悄然而变。

走进鱼台县鱼城镇杨邵村,40余座大棚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这里以“物联网+产业园”为理念,借助“物联网”农业智慧系统,正在实现着农业生产的巨变。

李峰是一名火龙果种植户,有时因业务繁忙,无法到棚内进行生产管理。“真是太方便了,有了农业智慧系统,不用去现场也能照看作物。”通过远程移动端简单操作,就能随时查看火龙果种植大棚内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子,再轻轻动动手指,远在棚中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就能实现水肥管理及通风降温等环节的自动化,生产从此变得简单。

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智慧农业设施还能显著提高整体生产能力。据测算,平均每间大棚可减少人工、农资肥料等投入55%,月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实在在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

现在鱼城镇通过搭建“一村一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收。杨邵水蜜桃,卜桥、李党辣椒,前蒋、乔庄大蒜,均已录入信息库,使农产品质量可查、产地可追溯、线上可视,既提高了品牌效应,还能增强了农产品营销竞争力。

智慧科技在推动济宁稳步迈向制造强市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加速推动传统施工向数字化施工转变,我们在原山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其进行创新改造,成为‘智慧工程大数据中心’。在全国首创智慧施工数字化平台,全程监测智慧施工。”山推股份公司智慧施工研究院院长姜雨田介绍。

近年来,山推还相继开发了无人驾驶压路机、5G远程智能遥控推土机、纯电动装载机等产品,逐步打造数字化管理为一体的智能施工集群系统,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制造销售模式到数字化施工服务模式的跨越式转变。

数字强基为智慧城市聚力赋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城市建设亦是如此。要想建好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必须扎实稳固。近几年,济宁在数字基建领域持续发力,也成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底气所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总结评估工作情况,济宁市榜上有名。

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千兆入户、万兆入园”是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济宁市在不断加大“新基建”底座投入的基础上,着力加快制造强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双千兆”创新案例在行业领域的示范应用,围绕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行业领域,打造了近百个“双千兆”示范应用场景,推动了相关行业领域转型升级、快速发展。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以5G为代表的移动千兆网络带来的数聚赋能作用在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有更生动说明。

围绕“智慧港航+”,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在全省内河率先开展智慧港航建设,创新打造了内河全国一流、江北第一、山东唯一的济宁智慧港航“济港通”平台,研发“云船检”“e交付”“e统计”等33套软件系统,为智慧港航转型升级筑牢了数智基础;在全省内河率先推开“云船检”,利用远程视频即可进行营运船舶检验,检验流程由3天缩短至1天,一年可为船企船员节省费用2000余万元。(记者张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