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用 “五个一”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建成覆盖全市、标准统一、多级联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利企便民,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套清单管权力,优化法治化政务服务环境。开设阳光政务专栏,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与权责清单、行政审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工程建设项目清单、投资审批项目清单、中介服务清单等协同联动、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利用线上线下(31.910, 0.88, 2.84%)相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一次办妥”、不见面审批、容缺办理、告知承诺、证明事项等清单,让政府部门亮“家底”,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谁来办、怎么办、谁来管、怎么管”一目了然,权力责任更加清晰透明,打造政府部门依法、规范履职的法治化政务服务环境基础。
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造全天候、不下班的政府。升级改造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全市统一的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四级政务服务网,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受理系统,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妥”。
一个中心管数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针对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不愿共享、不敢共享和不会共享的问题,积极推动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加快“聚数”力度。截至1月31日,全市已归集348家单位3687类20.5亿条政务数据,通过深度治理,汇入共享数据库3287类18.5亿条,向市民政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开发接口147个,累计调用数据2.28亿次。
一个平台到网格,用好用活“互联网+监管”平台。全市4824个行政村 (社区)共划分16120个基础网格,配备19028个网格员,梳理社会治理、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应急管理等四大类事项信息,“59+N”个大类,350个小项,网格员利用平台反馈的数据实时纳入“互联网+监管”数据中心,为辅助领导决策及地方和部门开展重点监管、协同监管提供数据保障。
一条热线连百姓,企业和群众随时监督反映问题。打造“一号对外”热线平台,全市20条政务服务热线全部整合完毕,实现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系统对接、数据库对接。积极推进热线5G+智能化升级。截至今年1月31日,1100余类事项14万余件工单实现系统智能即时转派,准确率高达98%,智能工单转派相比人工转派所需时长从平均1小时缩短至19秒。(记者 李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