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羊肠小道变成高速公路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5年8月的一天,就读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学的韩英霞同学,终于看到了计算机的“神秘”面目。而此前,她只是从老师那里听过:“计算机和电视差不多”。“现在,它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今天的小英霞不但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还能够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这是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百间计算机教室项目带给贫困山区孩子们的一些改变。

  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触并享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改变,并激发人们的潜能,是微软关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初衷。2003年11月,教育部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合作框架”协议———微软在未来五年内提供价值1000万美元的捐助,用以支持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此后,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顺利启动。

  搭建百间计算机教室是“携手助学”项目的一个部分,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条件,而且越来越多像小英霞一样的孩子们可以坐进宽敞明亮的计算机教室,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成果。截止到2005年底,“携手助学”项目的百间计算机教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并成为当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示范点。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不仅为学生建计算机教室,还为农村及边远山区的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自我成长和完善”的培训教程。早在“携手助学”项目启动之前,微软通过和很多政府、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后发现:电脑、网络等信息设备的缺乏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关键在于很多教师还未能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

  微软先后在云南师范大学、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甘肃西北师范大学等成立了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中心,并经过深思熟虑,创造性的提出了“光盘+课堂+网络”的三位一体特色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基础培训启动了一条从基础入门、不断提升到全面学习的知识通道,打开了教师们学习的视野。2004年8月,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网站正式开通。上网注册、自测,不仅帮助教师检验学习成果,亦为教师提供答疑、交流、共享与持续学习与更新知识的平台。两年来,“携手助学”师资培训项目已完成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基础培训15000人次;开设中期培训班34期,培训骨干教师1000人次。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参加培训后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而且内容的实用性很强。……特别是对农村中学教师而言,它是非常好的指导教材,基础知识的讲解清晰透彻,对授课有很大的帮助。”

  两年多来“携手助学”项目进展顺利,项目成果还获得了政府有关领导的积极肯定。一位教育部官员总结道:“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第一是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建立了一百间计算机教室,其中不少还进到了大山深处,应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是结合项目学校的特点对信息技术的教师进行了广泛地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使教师们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由羊肠小道变成了高速公路;第三是结合中小学学生的特点积极地推进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第四是在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