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发展及技术可供性改变了新闻业生态环境,沉浸式新闻、增强现实报道等新业态的兴起,推动了数字新闻实践的情感转向,赋予数字新闻更强的情感传播力和情感感召力,使数字新闻传递的情感价值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接受。长期以来,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使情感在传统新闻中处于边缘和被排斥的地位,而情感在数字新闻中的作用力与变革力,使数字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情感因素,成为数字新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连接维度:数字新闻的情感转向基础
传统媒体的平台化转型与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型媒体,共同推进了数字新闻的平台化发展趋势,平台与社会之间深度勾连,用户围绕平台连接聚合,形成平台社会,其媒介生态属性也日渐明显。在平台社会中,人以情感的方式建立起连接。一方面,用户所处的数字化社交网络本质上是情感性的,通过媒介内容获得情感连接,以此实现平台社会中的群体认同。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情绪、情感先行意味着群体之间的连接与认同,首先激发的是个体之间彼此情绪、情感的连接与认可。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信息的操纵、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使得信息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不确定性等问题也日渐突出。面对这些问题,用户通过运用“情感资本”与群体建立联系,通过融入群体的方式增强个体对抗信息风险的力量。
至此,情感连接构成了数字新闻情感转向的基础。数字新闻情感的“可见性”逐渐显露:数字新闻促进用户的情感理解,在此基础上,情感作为一种关系,连接原子化的用户,进而影响用户对数字新闻的解读与认知。
在数字新闻平台化发展过程中,情感作为一种重要因素,构建了数字新闻的平台生态。在情感连接构建的生态之中,数字新闻业态出现新发展新变化。个体为融入群体,可能会放弃原有的认知,选择不断向群体的意见和态度趋同。情感动因成为用户媒介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用户以满足个体情感、实现与数字化环境的深度连接为目标,进行情感式媒介消费,传媒情感经济形态更加明显。
空间维度:数字新闻的情感化在场
数字化空间是现实生活中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动态映射,在情感转向视角下,关系的本质是情感性的,“情感流”在数字空间涌动,形成了数字化的情感空间。在此空间中,视频新闻中的场景元素、数据新闻中的地理空间展示、虚拟技术作用下的环境空间再现等,都使数字新闻更加注重空间叙事。
传统新闻传播研究视角存在“重时间轻空间”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前后,“空间转向”思潮兴起,逐渐渗透于社会研究的各个领域,媒介环境学派开辟了传播学的空间研究领域。数字情感空间是数字新闻生态系统“结构”般的存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将“结构”理解为不断卷入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规则和资源,数字情感空间作为一种规则和一种资源存在于数字新闻生态系统中。数字情感空间作为一种规则,框定出一套情感化的新闻话语体系与叙事策略;作为一种资源,强调对数字新闻业中情感关系的重视。然而,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用户可能不以传播者预设的情感态度参与数字新闻实践,甚至有时会出现对抗式的情感参与,这种现象被德国传播学者匡特称为黑暗参与。在黑暗参与的作用下,数字情感空间中的情感流有可能中断,出现空间的错位。
数字新闻实践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新闻伦理的关注。沉浸式报道还原灾难现场是否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依据个人偏好推送的数字化新闻是否“掌控”着人的思想?这些问题表明数字化空间带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在此空间中,对人类主体性的正确认知是发展数字新闻必须重视的伦理问题。情感由人的社会活动建构,以身体为符号载体,以具身性为根本特征,是人与技术共生中人类主体性的标志。传播者将自身的情感以数字化的形式凝结于新闻作品,数字新闻激发用户的情感体验,尽管情感表达始终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但情感存在于人本身,数字情感空间也成为人的虚拟化存在与人的具身化存在之间的接合空间。对数字情感空间的发掘,对人在数字空间中“情感化在场”方式的认可与重视,是在数字新闻技术更新迭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
价值维度:情感可供性作用下追寻公共价值
数字新闻的情感转向是在承认用户主观情感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将实现公共价值作为数字新闻情感转向的价值追求。数字新闻的情感可供性是公共价值形成的关键。可供性概念源自生态心理学,强调客观环境对主体行动选择的影响。数字新闻的情感可供性表现为在双向度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构建传受双方的情感共同体,以此追寻公共价值的实现。
作为传播者和用户之间的中介物,数字新闻凝聚了传播者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用户。由于数字新闻扩散渠道的社交性特征,在中介化情感传递的同时,原子化的用户个体连接为群体,个体的情感体验汇聚为群体的情感认知,由此形成了从传播者到用户群体的情感传递链条。同时,情感可供性同样作用于传播者,表现为用户情感反馈经由数字新闻评论等方式,“回流”至传播者,并影响传播者的情感体验以及情感传播策略。在数字新闻生态中,情感可供性有助于公众与传播者处于情感共同体之中。
情感共同体为公共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马克思的“报刊有机运动理论”认为,单独来看某篇报道可能是片面的,但只要报刊在“有机”地运动,事实就会被完整揭示出来。在数字新闻的情感转向之下,由于黑暗参与的存在,也许某次数字新闻实践的情感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情感共同体中的传受双方保持“有机”的情感交流,最终会实现基于认同的共情。英国哲学家沙夫茨伯里把人类情感划分为两类:一是第一序情感,是直观的、基于人本能的激情;二是第二序情感,是人经过社会化而习得的、更为稳定的情感。数字新闻环境下,第一序情感表现为对某个新闻作品的集体狂欢,通常以“爆款”作品为依托,情感强度高,但未必持久。第二序情感的生成有赖于更深层次的认同,即用户认可传播者的情感输出,传播者从用户的反馈中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二者在情感互动中生发出对彼此、对社会的内在认同。某些自媒体盲目追求爆款,情绪化叙事引发群体情绪宣泄,情感能量的急剧爆发,在短时间内固然可以凝聚情感共同体,但长远来看,公共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情感共同体中传受双方第二序情感的稳固。例如,我国媒体对亚洲象北迁行程进行跟踪报道,生动讲述了我国有关动物以及生态保护的美丽故事,在舆论场中以情动人,在全程报道中建立与用户稳定的情感关系,赢得了国内、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普遍赞誉。在技术赋权和平台化的媒介环境中,通过情感可供性构建起由情感共同体到公共价值的进路,是数字新闻情感转向所追求的价值维度。
对情感因素的认知与运用,丰富了数字新闻业务实践方式,情感逐渐成为数字新闻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同时,也要警惕数字新闻业可能面临的“情感异化”。异化通常意味着面对客观事物时,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如果情感变成数字新闻的“流量密码”,新闻业容易陷入传媒情感经济的恶性竞争,导致传播者的情感表达失真,用户群体的情感对抗、情感极化等现象也会随之不断出现。人的情感被异化为资本逐利过程中一种异己的资源时,则会与情感转向发掘人的主体性的初衷背道而驰。数字新闻的情感实践,应该始终以追求公共价值、创造理性精神与情感思维共生共融的和谐社会为根本遵循。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