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化进程和国际性合作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数字碳中和与数字化发展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改革开放40年有余,抓住全球工业制造的转移机遇为中国带来了100万亿元的GDP,也给中国带来了高能耗和高污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有助于保卫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经济发展摆脱资源依赖、强化创新驱动。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严峻形势下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字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所有的行业领域都会涉及数字化发展,都会成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将走向繁荣成熟,会为发展中的中国贡献另外一个100万亿元的GDP。数字经济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挑战叠加,机遇并存,碳中和将依赖数字化,数字化将助力碳中和。
数字化生产管理经营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经济活动是一个价值创造、转化和实现的过程,也是市场主体生产、管理和经营的过程。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的数字化发展体现在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经营和数字化管理的全周期,会大大缩短经济活动闭环迭代周期,大幅增加经济活动并行推进能力。
数字化生产方面: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环节多、链条长,各生产环节之间相对割裂、订单交付周期长,难以快速应对实时变化的市场需求,产销不对路,生产过剩导致资源浪费。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融合流通帮助生产端直面消费市场,小规模、个性化、易调整的智能制造使按需生产、快速响应成为可能,衍生出柔性生产、增量制造等新模式,数字化产品设计从源头减碳,增量制造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数字化的控制提高产品合格率。
数字化经营方面:以数据、算法和平台为三大支柱,具有“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中心”“线上线下、公域私域融合”“最小供需、高效精准匹配”“开放生态、长期效应”四大特征。数字平台广泛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营过程中收集并积累用户消费能力、消费偏好、购买频次等需求数据,以及商品功能、质量、价格等供给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对供需数据进行分析,将符合消费者喜好、能够满足其潜在需求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实现对需求的精准触达,通过统计汇总各商品门类销售总量、销售高峰等数据,将需求信息反馈至生产端并进一步指导生产,从而降低供需匹配的摩擦成本,提升经济整体的运行效率。
数字化管理方面:打通生产经营全链条的关键在管理。对于单一市场主体,在于如何衔接生产和经营,并优化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实现成本控制最优化和经济收益最大化,达到节能减排、降碳环保的目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细化分工中,企业并非孤立存在,一家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了保证该企业的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单一主体碳减排很难实现,制造业部分行业如水泥、化工、钢铁、建材等,很多环节做不到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要打造碳减排产业链开放生态,记录全产业链或同产业集群中企业生产、经营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数据,促使不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数据流通共享,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互补和能源循环利用。例如,当前国内部分数据中心开展余热回收相关尝试,利用数据中心余热为周边企业办公区供暖,实现产业链、产业集群协同碳减排。
数据融合赋能数字化发展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贯穿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生产、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实现“双碳”目标要注重发挥数据要素作为最活跃增长要素的价值与潜力。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相较传统要素更加清洁。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每消耗1吨标准煤,能够直接为数据中心贡献1.1万元产值,撬动数字产业化88.8万元增加值,同时还可带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间接产生360.5万元的产业数字化市场。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2%的数据中心,支撑了占全国GDP约36.2%的数字经济规模,对数字经济时代“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巨大。
数据要素与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结合,实现要素数据化,提高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反过来,只有进一步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增长倍增效应,才能减少社会经济运行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壁垒和信息不对称,减少发展过程中无效的经济活动与资源消耗,最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成为低碳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双碳”目标,重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实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为可行的发展路径。
(作者系伏羲智库创始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