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23-03-13

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排世界第一;2022年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高纯晶硅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行,新项目快速投产达产,2022年全年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目前,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下一步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全面提升。国家将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两会期间,围绕制造业如何锻造长板、补齐短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数字化赋能,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两会“部长通道”上指出,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智能化方面,实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慧供应链。

在长安汽车智能化工厂,数字化组装线上机械手臂不断舞动,与工人密切配合各道工序,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陆续下线。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领域,数字技术已成为产业链效益与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人工智能落地、产业互联网发展、5G、智能制造探索、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创新交汇的载体,是“新四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辆汽车大概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协同上千家零部件厂商生产、供应,靠人力是不可能高效的,这需要数字化的手段实现高效协同。”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对记者表示,数智化供应链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经之路,要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同时发挥新型实体企业“链主”作用。

做强做优制造业,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重大技术装备起到“顶天”的引领作用,而产业基础起到“立地”的支撑作用。通过数字化转型补短板,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委吴立刚对记者说:“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为新产品产业化提供前期市场支持,通过庞大的市场规模效应促进制造产业发展,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想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向记者列出一组调研数据:数实融合的标杆企业劳动生产率、市场份额、营收将增加14%~85%,生产周期、订单交付周期将缩短56%~77%。他建议,全力推进数实融合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以“产业大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找准薄弱环节,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一个小小的电器,也是有技术要求的。”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自豪地表示,为了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格力加快速度提高标准,现在所有的产品模具都已是自主开发。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部分重点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基础不牢、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短板亟待补齐。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必须突破技术瓶颈,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两个推动:一是技术创新,另外一个是资本投入。”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对记者说。李东生建议,加大对科技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延长货款期限、放宽融资门槛,降低科技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仍高度依靠进口,车规级芯片等产品本土化亟待破局。朱华荣对记者表示,锂镍钴等关键原材料资源高度依赖外部进口,如锂进口依赖度达65%,镍和钴进口依赖度高达90%以上。当前车规级芯片本土化率虽然快速提升,但仍未超过10%。要内外同步,加快推动锂资源等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同时,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加强下一代动力电池、芯片等技术攻关势在必行。

工业软件作为“国之重器”,亟须在技术攻关、创新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对记者表示,要支持工业软件信创,打造协同开发应用生态。

在集成电路行业,我国核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建议,要培育芯片领域龙头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核壳型”芯片产业生态。解决芯片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用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政府牵头推动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和关键装备的攻关工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则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国平教授认为,业界应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这四个方面发力。

“聚链成群”,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一条条产业链被串起,一家家企业被联通,一项项要素资源被统筹,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大江南北产业活力四射。金壮龙指出,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说,科技企业要勇挑“链主”企业责任,着力强链补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用科技赋能带动本土供应链高质量崛起,真正做到“一家兴百家强”。

全国政协委员、麒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谌志华对记者表示,要培育“链主”企业,引导“链主”企业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产业链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推动产业生态圈建设,构筑产业链竞争优势。

放眼全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形成了从终端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到相关配套设备的齐全完备产业链。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重点培育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45个。今年开年,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正式启动。依托长春汽车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稳产满产,力争一汽全年省属口径整车生产实现260万辆。

聚链成群,撑起高质量发展的骨架。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维护我国产业链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天津市委会主委蔡欣说,要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制造业向高端跃升注入澎湃动能。

“稳链”擦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底色。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说,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既在于科技创新,也在于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他建议,要从供需关系入手,通过产业集群化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在开放合作中寻找脆弱环节的替代,提高产业链的安全性。

近年来,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已形成一批相对成熟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1月,工信部公布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包括北京市海淀区行业应用软件产业集群、上海市浦东新区汽车电子芯片产业集群、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天津市滨海新区车规级芯片产业集群等,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效率,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和关键环节专业化配套能力。工信部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张依依 卢梦琪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