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更新时间:2023-04-06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国企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大数据技术在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数据化转型、精准化供给、全过程管理和科学化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以大数据创新国企思政工作也面临着思想束缚、技术瓶颈、数据孤岛和伦理风险等问题困境。为此,应准确把握技术的边界和尺度,打造数据融通、要素完备的大数据平台,强化政工干部队伍数字素养,完善国企大数据思政工作体制机制等,以大数据促进国企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思想保障。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为国企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将为国企思政工作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以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的价值功能

    首先,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数据化转型。一是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方法数据化。大数据时代,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被无处不在的数据信息所包围,他们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网络言行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行为数据反应出来。依靠大数据技术,将这些数据汇聚集成起来,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就可以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掌握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等。二是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方法可视化。一方面,政工干部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职工进行可视化的“画像”,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视频化、图表化、图像化,将枯燥的理论话语转化为生动的视频图像,便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更好接受教育内容,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

    其次,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精准化供给。大数据技术不仅意味着数据的海量化,也意味着思政工作的精准化、个性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精准思政成为可能。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以数据“说话”的能力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和精准地把握职工群体整体思想动态和个体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教育。依托大数据技术,国有企业政工干部能够对职工生产的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动态数据和非动态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差异分析、动态分析和整体分析,挖掘数据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精准识别对象的精神需求,并精准地提供思政内容,防止供给错位和供给失衡问题的产生。

    再次,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全过程管理。一是能够精准预判职工思想状况。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可视化的图像展示有助于实现精准化预测,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利用大数据收集、筛选和量化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政工干部准确识别个体异常行为和潜在的风险,有的放矢地进行提前干预。二是能够提升思政工作决策能力。大数据赋能国企思政工作,能够让决策者更加清楚掌握上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和思政工作开展情况,摸清存在的问题症结,改进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决策。三是能够实现对思政工作的动态监管。利用大数据技术,政工干部能够更加清楚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动态,对于符合工作目标的工作举措和个体行为进行鼓励强化,对于背离目标的行为及时进行应对处置,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最后,有助于推动国企思政工作科学化评价。大数据技术在及时感知、量化分析、动态评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分析职工群体和个体对思想教育、员工培训、党团活动等的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可以准确评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创新国企思政工作评价模式。大数据技术在数据的关联分析、可视化展示和精准画像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有利于突破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性、单一化的评估模式,促进评估模型向数字化、可量化、直观性和科学化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助于构建国企思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大数据能够促进思政工作评价数字化转型,从而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评价体系,推动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评价过程更加规范,评价方法更加精准。

    以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的问题困境

    一是思想束缚:利用大数据创新国企思政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首先,国企政工干部对运用大数据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的政工干部受惯性思维范式的束缚,习惯沿袭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存在“不屑用”“不愿用”的现象。其次,国企政工干部在利用大数据创新思政工作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种类和数据挖掘治理等技术手段逐渐成熟,在给予各个企业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管理层和内部员工的计算机、大数据分析等各项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政工干部大多是社会科学专业或企业经营专业方向出身,缺乏计算机、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背景,数字素养有待增强。

    二是技术瓶颈:利用大数据创新国企思政工作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不足。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能力是运用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物质基础。当前,大数据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医疗保险等领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应用较少。国有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大数据思政工作的动力也不够,这导致大数据思政工作平台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同时,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数字鸿沟”的情况。老龄职工、底层职工与中青年职工、中上层职工相比,无论是在数据生产还是数据消费都要少。这些职工容易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弱势群体。如果缺乏足够的数据,大数据思政平台就很难对这类职工进行有效的教育、服务和监管,这也容易导致大数据思政系统在分析研判职工群体思想政治状态时出现误判或偏差。

    三是数据孤岛:利用大数据创新国企思政工作存在数据共享壁垒。首先,数据来源多元化。国企职工的网络思想和行为数据来源分散,不仅分布在企业内部的办公系统、内部交流平台、在线会议软件等,而且广泛分布于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等。相比于企业内部平台的数据,这些分布于各类社交、购物、娱乐等平台的数据,主要掌握在大型互联网企业和机构手中,受经济利益、隐私保护和技术能力等限制,国有企业很难采集到这些数据。其次,数据管理条块化。国有企业现有的数据管理模式主要采取分条线管理的方式,不同的生产管理部门建立了各式各样的信息系统,办公数据、经营数据、人员数据、党团数据、教培数据、后勤数据等归口于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数据各自为政,导致思政工作相关数据碎片化、分散化。

    四是伦理风险:利用大数据创新国企思政工作面临技术异化挑战。首先,技术异化导致人的主体性落寞。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的大数据在为国企思政工作带来精准化、个性化、科学化可能的同时,也让职工个人的隐私安全、算法歧视、数字鸿沟等伦理风险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伦理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技术的异化,使得职工的主体地位遭到侵蚀,让冰冷的技术逻辑僭越温情的人文关怀,对国企思政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背离了思政工作的发展目标。其次,数据泄漏导致职工个人隐私的侵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度依赖数据的识别采集和分析挖掘。在利用大数据改进国企思政工作过程中,会面临数据的不当收集、数据管理方的滥用、数据二次使用与扩散等问题。

    以大数据提升国企思政工作质量的策略路径

    第一,兴利去弊:在准确把握技术的边界和尺度中强化大数据思维。一是强化大数据思维理念,增强以大数据技术赋能国企思政工作的主动性。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国企思政工作,不仅要引入先进的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变革认知图式和思维方式。要教育引导企业管理者、政工干部和职工涵养数字文化,科学全面认识大数据技术可能引发的思政工作变革,提升利用大数据的内在动能。二是坚持职工为本的价值坐标,防止技术异化带来的伦理风险问题。以大数据驱动国企思政工作要站在职工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谋划,把职工的信息需求、隐私安全、个人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技术服务人的发展而不矮化人的地位。要加强重要数据系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护,加大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手段,夯实数据安全的基础。

    第二,构建载体:打造数据融通、要素完备的思政工作大数据平台。一是加强数字技术设施建设,增强大数据思政技术研发力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数据技术深度嵌入国企思政工作的基础性工程,要进一步拓展大数据在国企思政工作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为国企思政工作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加强国企思政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国企思政工作数据化转型。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数据融通的国企思政工作大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库的建立,实现思政数据的广泛汇聚。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实用完备的国企大数据应用系统,构建包括数据识别、获取、挖掘、画像和推送等环节完整的大数据应用系统,让各个子系统各司其职,共同服务于整个国企思政大数据系统。

    第三,建设队伍:以提升数字素养为重点强化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以大数据创新国企思政工作需要一支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较强大数据思维和能力的政工干部队伍。一方面,要深化内部挖潜,提升现有政工干部队伍的数字素养。要通过开展大数据理论与实务培训、专题培训进修、设立大数据思政研究课题等途径,不断提升政工干部在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大数据思政系统运维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外部借力,引进和共享大数据思政复合型人才。在引进和补齐政工干部队伍时,重点选聘具有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背景的人才,丰富和优化国企政工干部的知识背景、学科结构。对新进的大数据人才,要加强思政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促进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思政复合型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国企还可以向互联网企业、高校等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和兼职干部,助力企业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第四,健全制度:完善国企大数据思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应用环境。一是建立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大数据技术对系统性思维、整体性联动、数据共建共享等要求很高,这对国企思政工作机制的协同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把大数据思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规范和完善思政工作的协同联动体系和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大数据赋能国企思政的规章制度。要在利用大数据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相关人的权责关系,为大数据与国企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保驾护航。三是建立完善国企大数据思政工作绩效评价机制。要聚焦国企大数据思政的开展状况、成效结果、问题不足、责任落实等,构建科学合理、要素齐全、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严考实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罗红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前提认知·结构革新·实践策略》,《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

    ②孙其昂:《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在前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

    ③米华全:《人工智能嵌入党内治理风险:生成机理、形态表征与应对策略》,《理论月刊》,2022年第4期。

    ④李秀梅、曹德飞、谢玉先:《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基本经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