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23-05-22
时间飞快,距2019年春天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中青班的开学“第一课”已经过去4年了,谆谆教导依然记忆犹新、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无论是为党育才,还是为党献策,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对党校教师而言,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是授课之要,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学术话语权,就没有授课穿透力,就很难接地气、有底气。
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知,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作为党校老师,要努力把伟大的思想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为此,就要对客观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知识,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要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
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党校老师需要始终对社会实践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敏锐度,对国际变局、“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所盼、学员所惑等有研究、有跟踪,并能够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在课堂上,党校老师的讲授是“放电”的过程,而调查研究是“充电”的过程,没有有效和持续的充电就不会有精准的放电,所讲授的内容必然是“蜻蜓点水”“空洞无物”的。
调查研究是冲着发现问题去的,更是冲着解决问题去的,要为人民办实事。“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调查研究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了解清楚,处理好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调查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提供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才能进入状态,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在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素质很高,对党校老师的期望也很高,他们希望能够听到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而不是从政策到政策,以及从理论到理论的泛泛而谈。我热爱党校工作,讲台只有三尺,但可以时刻感受到辽阔祖国“跳动的脉搏”,不仅与学员共同品味真理的力量,也努力同学员一道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党校学员也是开展调研的重要资源,大家相互启发,他们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2017年2月18日,利用春节假期,我只身奔赴新疆的口岸城市——阿拉山口,调研中欧班列。其间,每天都是十级大风,感受到“风吹雪”的恶劣环境,但被强烈震撼的是一个人口只有1.1万的边境小城,竟有90%的中欧班列穿城而过;钦佩在这里扎根的每一个人,被大风吹皱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充满激情,他们的任劳任怨使偏僻、遥远的口岸城市日新月异,这里既守护着边疆又联通着世界。在回程途中,我写了《阿拉山口“一带一路”建设调研报告》,在报告中具体提出完善建议。回北京后不久,新疆同志告诉我有相关领导看到报告之后,随即派调研组来到阿拉山口进一步了解情况、推进相关工作。进入党校工作后,我走遍了国内31个省区市,以及50多个国家,每次调研都看到了鲜活,每次调研都积累了自信。
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才能跳出“舒适区”挺进“无人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党校老师要走出教室小课堂,进入社会大课堂,要常在路上、总倒时差、老换水土,感知实践,感知民意,才能常常被感动、被触动,再将所感所思所悟传递给学员。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加大对国际社会的调研力度。我的感受是,如果中国学者很少到冲突地区,所讲的安全就不够“接地气”,要鼓励中国学者离开办公室、跳出“舒适区”,深入“前线”“火线”,对安全问题有体验、有接触,才能增强思想的洞察力以及学术话语的“锐度”。要加大对重点问题的持续跟踪力度,不能今天研究这个、明天研究那个,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从而挺进“无人区”。
还记得2019年在中青班学习的时候,我在学员宿舍无意间翻看《摆脱贫困》这本书,即被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深深吸引。习近平同志1988年6月就任宁德地委书记,7—8月集中调研了闽东9个县以及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一直深思: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当我在文章中看到“飞洋过海的艺术”标题时,看到要“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在商品经济中见世面”时,被深深震撼。这些论述不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源头与精髓吗?便直接跑到书店买了这本书。的确,思想伟力来源于扎实调研,祖国大地以及人民群众赋予我们无穷力量。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