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3-06-0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工具和数字理念促进法治政府建设逐渐成为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数字法治是将数字技术与法治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司法和行政效率、保障公民权益、构建公平公正的治理体系的过程。数字化时代,在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历史背景下,数字法治政府的建设对于促进民主政治、强化社会参与、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将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作为重要工作目标。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与数字政府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由此,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迎来了一次基于数字化的突破性变革。可以说,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加速,不仅意味着新数字技术浪潮对我国政府施政方式的工具化推动,也体现出数字技术对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流程、治理方式和治理效能等的现代化催生,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
数字时代以民为本的新含义
在我国,以民为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它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应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保障人民的权益、提高人民的福祉而进行。同时,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也重视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制度,以及社会治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和反馈。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模式,人们对于政府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基础的物质需求,而更多地关注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和体验,更注重人性化、情感化、共享化的价值观念,更强调精神需求和幸福感。因此,数字时代以民为本的新含义,首先指的是政府依赖数字技术基础,在进行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时,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将数字空间共享和互联的逻辑践行至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和情感性体验要求,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推动政府治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具体来说,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政府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公共产品;注重在服务和产品中融入人文情感元素,营造更加温馨、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推动共享经济、共享社会建设,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共享需求;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提供创新性服务和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需求和期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数字时代以民为本的新含义也指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具体来说,政府要更加注重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数字时代产生了海量的数据,隐私泄露风险陡升,以民为本的新含义要求在数据共享和使用方面更加注重保护人民的隐私和数据安全;要推进数字包容,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导致一些人被边缘化,以民为本的新含义要求数字技术的使用应该更加包容,让更多人受益于数字化发展;要强化数字治理中公众的参与,数字时代涉及很多领域的治理,包括数字隐私、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以民为本的新含义要求数字治理应该更加民主和透明,让人民参与到数字治理的决策和监督中来;要不断扩大和完善数字公共服务,数字时代可以带来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公共服务,如数字医疗、数字教育等,以民为本的新含义要求数字公共服务应该更加注重人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公共服务更加人性化和普惠化。
总之,数字时代以民为本的新含义强调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应该更加服务于民众,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利益和需求,让民众从数字化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福利。
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助力落实以民为本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数字时代以民为本意味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和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确保数字技术的应用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以民为本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有着独特的赋能价值,它可以有效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实现技术赋能下的平等和权利,为数字社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机制保障。
数字法治政府可以提供数据和平台驱动的便利化、个性化公共服务,推动以民为本落到实处。目前,数字技术的红利正在转化为政府的治理效能,以民为本有了更牢靠的抓手。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政府能够通过大数据、AI技术等手段,更加准确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公共服务,满足民众多元化的利益和诉求。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智能化、开放式的公共在线服务平台,政府可以为民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自助化和自动化,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提交申请、查询资料、办理事项,无需前往政府部门现场办理,从而节约了时间和精力,社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各地不断推进的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集约化、平台式公共服务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极大地便利了民众,将以民为本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参与式治理,助力以民为本走向纵深。政府信息公开是参与式治理的重要基础,而强调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通过数字化手段公开政府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府数据的共享和互通,提升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仅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更有助于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政府决策和公共事务治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此外,数字技术丰富了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手段,有助于推动治理模式向参与式治理转变。数字时代,政府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工具,与民众、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更为开放和平等的互动与沟通渠道,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有助于彼此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和协作,推动参与式治理向纵深发展。因此,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参与式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助力于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增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可以推进数字包容和数字融合,进一步丰富以民为本的内涵。数字包容强调的是数字技术在社会中使用的普及程度,确保数字技术不会产生数字鸿沟和数字排斥现象。数字包容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使用数字技术,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如何。数字包容是实现数字化社会的基础条件之一,它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不平等,同时也有助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数字融合则强调将数字技术与其他技术、文化等领域相结合,产生新的产业、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价值。数字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数字技术创新的动力,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创新和增加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满足人们不断升级变化的需求。数字包容和数字融合是保证数字技术能够普及和推广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新时代以民为本的新内容和新要求。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可以建立公平、透明、可信赖的政府服务机制,能为数字包容和数字融合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最大程度保证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从而促进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坚持以民为本,建设普惠发展的数字法治政府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以民为本、惠及全民的数字法治政府,是数字时代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数字社会,推进数字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是以法治思维为引领,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政府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从而推动政府治理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和平台化转变,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在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民生福祉,最终实现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是数字化和法治化的有机融合。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治理效率和决策水平,还可以增强政府的监管效能和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法治化的要求则体现在政府治理必须遵循法律的规范和程序,确保政府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旨在将数字化和法治化有效结合起来,以公民权利保障为中心,搭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激发数字技术潜能,重塑施政理念、方式与流程,从而实现数字技术和法律制度在政府治理中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政府治理的效能和水平,进而造福民众。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要坚持以民为本。一方面,在数字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复杂性,注重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和需求,打破数字鸿沟,使数字化进程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所有群体在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实现普惠性、包容性发展,防止数字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分化,尤其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应用的适老化改造,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普及率,完善数字治理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它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推进和主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为数字空间是复杂系统,协作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相对政府而言,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替补作用,它们可以为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因而,数字法治政府的建设也要注重建立和完善数字化的反馈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信和合作。让企业、学界等社会力量更加便捷地参与到政府治理中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和力量促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协作式发展,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民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技术均衡普惠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总之,“以民为本,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举措。它有助于构建开放、透明、便利、公正、规范的数字法治体系和政务服务环境,对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