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标志着计算新时代的开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布。在6月6日凌晨举办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3上,苹果公司的首款头戴显示设备Vision Pro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正式亮相。
这是继16年前“乔布斯时代”发布移动计算平台iPhone之后,“库克时代”推出的又一个划时代产品。苹果表示,这款能将数字内容与物理世界无缝融合的头显设备Vision Pro标志着“空间计算”的开始。
AR/VR“二合一”的空间计算平台
“正如Mac向我们介绍了个人计算,iPhone向我们介绍了移动计算一样,苹果Vision Pro向我们介绍了空间计算。”库克在发布会上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这款头显设备的意义。虽然各大媒体和业界人士已经提前曝光或预测了苹果头显的各项参数和配置,从结果上来看也基本八九不离十,但正式公布的Vision Pro依旧令人惊艳。
从外观来看,苹果Vision Pro看起来像一副滑雪护目镜,可以通过眼睛、手势和语音来进行操控。虽然Vision Pro是一款增强现实(AR)设备,但却可以通过一个旋钮,在增强现实和全虚拟现实(VR)之间切换。用户无须使用手柄控制,只需通过注视来浏览应用图标,轻点选择,轻扫滚动,或者发出语音指令。
苹果表示,用户不会因为戴上头显而与周围的人隔绝,头显会使用一种名为EyeSight的系统来显示用户的眼睛,如果用户处于全 VR模式,一个发光的屏幕会遮挡住他们的眼睛,以示他们不想被打扰。
配置上来看,使用Micro OLED显示技术将2300万像素集成到两个超高分辨率显示屏中,每个显示屏的大小都与邮票一样,可将任何空间变成个人电影院,让用户欣赏到三维电影;此外,搭载M2和全新的R1两颗芯片,并配备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包括1个激光雷达传感器)和6个麦克风,还可以外接一块可以让它最长使用2小时的电池。苹果声称,这款头显可以在12毫秒内处理传感器数据,比眨眼快8倍,可大幅降低眩晕感。
值得关注的是,该设备采用了全球第一个空间操作系统visionOS,该系统以macOS、iOS和iPadOS数十年的工程创新为基础,从头开始设计以支持空间计算的低延迟要求。具有三维界面,让用户的应用体验不受显示器边界的限制,能将应用放大至任意尺寸,并放置在想要的任何位置。Vision Pro配备了首款三维相机,用户可以在iCloud上访问全部照片库,并以真人大小的比例查看照片和视频。
在大众最关注的价格上,苹果Vision Pro起售价为3499美元,将于2024年年初在苹果官网和美国市场发售,而其他国家和地区要稍晚一些。
初代试水给行业释放积极信号
这一次,苹果“7年磨一剑”重磅推出的首款头戴显示Vision Pro,对消费市场和XR产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Vision Pro作为苹果的试水之作,更大的作用可能是收集各种反馈以及积累经验,后续重要的产品则可能是2026年推出的眼镜类虚拟现实产品。通过3年时间的积累,产品搭载一个更有竞争力并且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这样可以规避目前XR类产品遇到的生态不足问题,实现厚积薄发。”GfK中国科技事业部总监刘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可以看到,苹果Vision Pro的正式上市时间要比业界此前预测的晚,而价格也比之前期待的3000美元高出一截。这些似乎都透露出苹果尚未完全做好准备,而初代头显显然也不可能是“出道即巅峰”的开山之作。今年4月初,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尽管进军AR/VR会引发质疑,但苹果无惧质疑并会在质疑中创新,取得成功。
洛图科技(RUNTO)分析师栗晨元表示,苹果新品上市的一再延误,不到50万台的备货数量,以及3499美元的高昂售价,都使得其能够为今年全球市场带来的增量贡献极其有限。行业只能指望苹果公司凭借过往的创新历史,打造一款最好的XR设备,对XR产品的根本性问题“可访问性和舒适性”,做出一些新的改变。
放眼整个AR/VR产业,市场在几经高低起伏后尚未迎来一个真正的爆发期,目前处于一个“调整周期”。此时,苹果的正式入局,终究还是给AR/VR行业带来了一个积极信号。
“作为2023年最为重要的新品之一,Apple的正式入局将加速 AR/VR设备从娱乐工具向生产力工具演进。”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向记者指出,当前全球及中国AR/VR市场出货均出现下滑,厂商的新品上市、营销动作、新内容上线节奏等有所放缓,新的显示和交互技术组件良率及量产时间仍不确定,全行业仍有重大的技术难题需要被攻克和解决。本次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对于整个AR/VR行业来说,从产品硬件特点、内容生态升级方向、产业链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难以凭借一代新品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接下来,除了产品本身,生态才是关键。刘艳强调,未来的发展除了产品硬件的迭代、价格,还是要看生态,MR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视频、影视、游戏、购物等消费端场景,才能更好地发展。(记者 杨鹏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