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枝江探索”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23-06-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湖北省枝江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抓手,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五全”探索,不断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凝心铸魂,促进理论全武装
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市委常委会认真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带头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单位领导班子同步开展学习研讨,以思想伟力凝心铸魂。同时,分批次组织县处级干部和各镇(街道)、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相关知识闭卷测试,以考促学。建强宣讲培训机制。采取“专家教授理论授课+市领导带头授课+部门负责人专题授课+基层党组织书记实践授课”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市、镇、村三级培训。今年4月以来,全市共开展市、镇、村三级培训8期,受训人员8000余人次。健全调查研究机制。制定《全市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市级领导蹲点调研工作方案》,市级领导每个季度蹲点调研时间总时长不少于5天,通过与基层党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客观了解基层工作现状,摸清群众的主要期盼、政策要求,理清发展思路,共谋发展良策。
固本培元,推动触角全延伸
优化主体功能分区。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优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功能区”,并以城市、工业、农业、生态等功能为主导,将其细化为重点城镇化地区、工业化促进地区、农业主产功能区、农旅融合特色区、重点生态保护区、特色生态经济区“6个亚区”,为全域人口流动、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国土整治、生态保护等提供依据。构建“三基三元”基层治理单元体系。聚焦党的领导有效落实、群众基本需求有效满足、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基层群众自治有效开展,构建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小组(小区)为基础单元、湾落(楼栋)为基点单元的基层治理“单元丛”,形成多功能、多层级、多类型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打造美丽花园、宜居公园、生态田园、富足乐园、精神家园,构建生活、利益、情感、责任、治理、精神“六个共同体”。枝江市白鸭寺社区“创熟工作法”入选全国首批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做实联户长机制。突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帮互助等功能,推选5059名联户长,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及误工补贴,推动其履行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排解员、社会治安防范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共同缔造带动员“六员”职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深化改革,实现资源全整合
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在镇设置“六办五中心”,6个镇的机关内设机构由24个增至36个,镇直属事业编制总数由31名增至285名,镇级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升。深化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建安税由原来100%归市直调整为属地乡镇分两成;2022年下划镇(街道)管理纳税户4606个,下划地方税收收入5.5亿元,各镇(街道)财力达4.7亿元,让镇级更有财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推动市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已梳理下沉事项463项。完善优化“一厅N点”自助服务体系,174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加快教联体、医联体等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推动党员干部力量下派到底。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报告”活动,66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方式,及时为广大群众纾困解难。优化调整驻村单位,选派24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担任共同缔造指导员,实现帮扶全覆盖。深入开展46批次“换岗体验”活动,500余名干部主动参与,进一步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纵横共治,强化组织全覆盖
健全完善“351”组织体系。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探索建立“三线运行、五级架构、区域一体”的“351”组织体系,在农村成立786个村民党小组、推选4430个村湾党员中心户;在社区成立154个小区(片区)党支部、推选921名楼栋党小组组长、明确1299个党员中心户,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端。用好群团组织凝聚群众。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工会通过开展“共同缔造·幸福有约”单身职工交友联谊活动,拓宽青年人才沟通交流渠道。共青团通过“团建微联盟”模式,组建青年突击队288支1.6万人,引导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妇联通过广泛开展“姐妹共同缔造·五彩幸福家园”,引导妇女群众积极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发展经济组织联结群众。组建枝江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联”),成立8个镇(街道)农合联和9个特色产业农合联,农户以土地流转租金、劳务用工薪金、吸纳入社股金等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构建托管式、订单式、股份式等利益联结体系,市农合联吸纳会员472家,辐射8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创建产业帮扶示范基地52个,316家新型经营主体与5578户脱贫户签订帮扶协议。培育社会组织服务群众。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三年专项行动,全市社会组织达2271家。畅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发挥其在源头治理、产业发展、公益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慈善协会、老区建设会等慈善组织对接贫困村,近3年募集资金3950万元。激活自治组织带动群众。全市483个自治组织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矛盾纠纷调处、城乡环境整治等问题,组织群众参与村(社区)公共事项协商、决策、实施和监督。
善治善为,推进功能全提升
提升政治功能。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组织功能。分级成立相应机构,设立专门岗位,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目前,全市设立共同缔造指导员962名、项目建设辅导员38名、群众工作联络员3584名。提升服务功能。以“党代表接待日”“共同缔造·人大代表在行动”“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等为载体,全市1984名“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服务3.96万户群众。设立“议事厅”“议事亭”,开展“湾子会”“屋场夜话”“7点议事厅”等活动2万余场,协调解决群众诉求46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1800余件。提升经济功能。探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银行+担保+社会组织“十位一体”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价值链。2022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6亿元,带动农民合作社594家,辐射农户18万户,增加农户收入10.8亿元。提升文化功能。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开展“共话文明、共护平安、共建家园”活动,推广“共享空间”“共享仓库”建设。提升社会功能。构建“枝治久安”平安家园共同缔造体系,加快建设民意表达、民事调解、民声收集、民惑疏导、民生保障“五个中心”,形成“一共三同五集成”运行模式,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作者系湖北省枝江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