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数字政务“雨花样板”
来源:新华日报 更新时间:2023-06-27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作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南京市雨花台区近年来发挥基层首创,展开先行先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平台打破数据壁垒,“一堆事”网上办、一次办;“及时雨”民声直达平台挖掘数字规律,更多民生实事未诉先办;“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深化数智服务,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流动的数据、流畅的体验,给企业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去年,雨花台区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放管服”改革案例获评数字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奖”。今年,该区“‘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又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市唯一。记者连日来走访雨花台区及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探寻奖项背后的经验做法,解码数字政务的“雨花样板”。

深化服务,数智赋能优体验

74个事项“跨省通办”,108个事项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99个事项都市圈“一网通办”……6月初,南京都市圈城际政务服务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召开,雨花台区围绕跨省通办作交流发言。2021年以来,该区线上线下“跨省通办”办件量超过3万件。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0年,雨花台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政银合作”机制,把企业开办窗口“前移”至各银行网点。今年,“及时雨”企业登记精准服务中心启用,4家银行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工商登记、公章刻制等4个环节“线上+线下”免费帮办服务。新设企业全流程网上开办,从“就近跑一次”变成“一次不用跑”。这一做法刚刚入选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第一批)。

“15分钟政务服务圈”同步升级。全域11个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分别引进政务一体机、社保卡自助发卡机等设备终端,31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自助查询办理,更多热点证照“在线获取”,更多银行网点营业执照“全市通取”。

为企服务“在身边”,惠企资金“一键达”。在以往,惠企政策从申请到企业真正受惠,存在材料多、流程繁、到账难等诸多梗阻。雨花台区开发“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实现“让政策找人、让数据匹配、让资金直达”。目前已上线惠企政策事项249项,通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式发放奖补资金11.3亿元,惠及企业9137家次。“无感”发放、“有感”服务,赢得企业真心点赞。

从纸质材料到在线申报,从层层审批到触发兑现,背后是雨花台区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打通企业发展、项目推进的痛点、难点、堵点——探索“远程视频勘验”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出版物零售、中小型医疗机构等不见面审批,累计办结近400件;切换“互联网+代办服务”模式,开设重大项目“线上服务专窗”,依托代办协同平台,在线提供政策咨询、申报指导、协调推进、代办帮办等精准化服务,已为3116个项目录入代办日志9800余条。

另一创新场景是,雨花台区通过部门协同、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经营主体经营行业涉及的多个许可证整合为《行业综合许可证》,并生成一个二维码。19个行业“一证准营”“一码覆盖”,累计减少跑腿90余次,办理时限压缩近70%。

打通壁垒,数据共享增效能

“歌舞娱乐场所开办”模块本月内上线,“网吧开办”模块开发倒计时。在雨花台区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一张图表清晰呈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平台的“成长轨迹”。到今年底,上线模块数将达10个。

以数字平台建设推进“一件事”改革,雨花台区有深层次考量。一方面,把关联性强的“一堆事”合并为“一件事”并实现“一次办”,打破多头跑、多次跑、材料反复交的传统模式,让平行部门联动、业务无缝对接,数字力量是关键支撑;另一方面,跨部门信息共享一直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难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平台消除了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加快了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2022年,雨花台区依托软件产业优势和前瞻性探索,在全市率先开发“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平台,上线“新生儿出生”模块,对接“苏服办”APP,推动“一件事”网上办、多端办。针对各部门审批系统数据不联通、要求不统一带来的人工传递、二次录入等问题,区行政审批局研发“政务服务数据机器人”,实现业务数据自动获取和填报,效率较熟练工还要高上数倍。截至目前,平台已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2409件。

“比起技术破题,更重要的是观念破圈。”雨花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杨勇说,发展数字政务,不是简单把政务服务搬到线上的“物理变化”,而是实现机制创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的“化学反应”。正因如此,更要把数字思维融入改革全链条,促进部门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事项可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事前审批准入条件不断放宽,对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审管之间如何有效衔接、相互制约,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市场秩序的“必答题”。

应用数字技术探索建设“审管信息交互平台”,先后对接“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智慧审计管理系统等,为全区9个部门推送约4万条审批数据,推进审管数据即时双汇聚、双推送、双回流,打造线上“高效审批与有效监管”闭环管理模式。相关专家评价,平台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信息共享,推动审批监管形成最大合力。尤其是及时推送与现场勘查协同发力,既节约了行政成本,又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干预,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

挖掘规律,数字决策治未病

雨花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政务服务大数据”屏实时展示取号、排队、办件情况、总体满意度等运行数据,据此及时增开窗口、增派人手,减少等待时间,优化办事体验。通过大数据可视化,窗口忙闲不均、大排长龙成为过去式。

“数字会客厅”推动需求先知先觉,“及时雨”民声直达平台实现接诉即办。为更加主动听民意、解民忧,去年8月,雨花台区“及时雨”民声直达平台上线。市民可通过“数字社区”“金陵微雨花”等6个渠道提交诉求建议,实现“自下而上、民声直达”。截至目前,平台收到2121条民声信息,办结率95.9%。

不是一派了之、解决就好,“及时雨”民声直达平台还有更高追求。政务热线管理科每天对诉求工单分类归集、动态监测,定期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数字规律,形成热点排名,推动相关部门从机制上“举一反三”,在根本上解决“疑难杂症”。比如,针对环境卫生问题投诉量大,专门上线“文明雨花随手拍”专栏并配套积分奖励机制,如今此类工单满意率明显上升。

推动“接诉即办”迈向“未诉先办”,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七一”之际,区委组织部将在赛虹桥街道长虹路社区试点上线“及时雨”社区治理平台,利用高清联网监控探头,推动更多民生问题及时“看见”、及时制止、及时解决,做到“抓前端、治未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雨花台区党代会、区委全会多次提及,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市、数字政务、数字治理”等全覆盖的“数字雨花”。尤其是入选江苏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名单后,雨花台区必须以更好的服务、更优的环境,护航经济发展“稳中更求进”。

雨花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李茜说,数字政务的服务对象是人,坚持把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一件事’办理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入选“全面创新”十大攻坚项目为契机,创新数智服务,深化数字思维,全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政务服务最简、营商环境最优成为“数字城”的鲜明标识,为现代化典范城市创新名区建设夯实“数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