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3-06-29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更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理论基础。中国必须要在本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现代化道路,制定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情况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追求与本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相对传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从少数人的现代化到多数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进入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进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以前,世界的现代化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人口不到900万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人口不到8000万人。而当今中国有14亿多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比重近五分之一。相较而言,中国进入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有35个,但这35个经济体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国进入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现代化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同时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占比将从现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为三分之一。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的伟大贡献。

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到后发国家的现代化

沿着西方现代化模式前行的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却并不成功。原因在于,在旧有的世界格局下,以全面学习西方模式为特征的现代化,只能是一种依附性的现代化,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很难获得平等地位,加之西方模式与本国国情的“水土不服”,现代化就难以获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自主性的现代化,是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西方的现代化是基于西方历史文化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并非普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一元论谬误,中国式现代化表明“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这向世界彰显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自主性,给全世界盼望通过自主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与新的希望。各国历史条件不同,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有所不同。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大分流”现象表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在后发国家缺乏成功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后发国家并未能实现对先发国家的成功追赶。如陷入“低收入陷阱”的多数亚非经济体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经济体。在具备一定人口规模的经济体中,从低收入状态进入现代化的成功案例极为缺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进入现代化,是现代化历史形态的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全世界的后发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借鉴,贡献了中国式的智慧与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并且证明了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发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的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而中国进入现代化,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组织工农武装,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政权与工业基础。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拓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制度与经济基础。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绝对贫困,并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路径。历经百年奋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宣告了“社会主义失败论”本身的失败,这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进步与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梦想。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模式除了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内涵,还要顺应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将西方现代化模式从“唯一”模式还原为“之一”模式。

从霸权崛起的现代化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

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霸权崛起”逻辑基础上的现代化。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均有主动发起战争的历史,其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对内掠夺、对外殖民”的扩张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现代化的霸权崛起模式,向世界树立了现代化的和平崛起模式。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未向任何国家发起侵略、掠夺和战争,呈现出和平崛起的内在本质。中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国家实力增强后,也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这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逻辑,超越了“修昔底德陷阱”的逻辑。近年来,在疫情肆虐、经济低迷、国际局势纷乱复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反映了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这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的是和平主义而非霸权主义,依靠的是自主探索而非依附西方。(本文节选自《中国式现代化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