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开拓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来源:大同日报 更新时间:2023-06-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次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为世界现代化开辟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探索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出来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现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道路,之后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是用15年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在 20 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加速前行,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了“两步走”“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战略,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逐渐清晰明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到 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道路。我国现有人口规模超过了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基于中国国情特色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改写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也为人口大规模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僵路,改写了现代化的分配结构,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歧路,改写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也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对自然资源疯狂攫取的现代化歪路,改写了现代化粗放的增长方式,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对外殖民扩张的现代化邪路,改写了西方现代化发展定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现代化新模式提供了选择方案。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发展历程,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通过殖民掠夺完成原始积累的,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通过走和平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等全人类公认的文明方式来实现的,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开拓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可行的中国方案。

(作者系市委党校市情教研室助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