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数字”的敏感
—— 跟着老一辈革命家学调研 ⑤
调查研究,少不了与数字打交道。数字反映着实际情况,是判断形势和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调查研究时,邓小平同志一直有“问数字”“爱算账”的习惯,这个调研方法值得大力提倡和学习。
1958年2月,邓小平到四川省隆昌县郊新生高级社调查研究,当听到一个社员说每年能分得600多斤粮时,当即指出,“少了,一般来说要八九百斤,包括牲畜粮要千把斤才够。”在这次调查中,他还发现有些地方虚报数字,回京后专门在会上作了通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曾深入各地考察,反复计算分析、校正预期数据,通过“算账”为“翻两番”战略决策提供依据。这些“账”,事关重大、影响深远。
江苏干群有幸见证邓小平的调研风格。1983年2月,邓小平专程来到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调查研究,实地了解“翻两番”靠不靠得住、“小康水平”是什么样子。在苏州,江苏省委负责同志向他详细汇报了全省及苏州工农业生产情况,表示像苏州这样的地方,准备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邓小平又问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后的社会面貌,江苏省委负责同志作了具体汇报。一路上看发展、问数字、细算账,邓小平进一步坚定了“翻两番”“达小康”的信心。他高兴地说:“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
“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邓小平的这句调研心得启发人们,调查研究要对“数字”保持敏感。一方面,数字会“说话”,一个地方发展得怎么样、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领导干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获得相关数据,就能对基本情况有所掌握。另一方面,数字也可能“说假话”,对决策造成误导,对此领导干部更应当保持警惕、注意核验,如有故意造假,还要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着力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还原度”。
数字里还藏着“发展密码”“幸福密码”。重视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表象揭示本质,往往就能找到破解难题的“密码”。本报曾刊发报道《他们,留下这样做调查研究的好传统》。文中提到,上世纪80年代,昆山的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分析各项发展数据,大胆作出由依靠农业向发展工业转型的决策,一举摘掉市内“小六子”的帽子,连续10多年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现在回头看,“昆山之路”就是一个善于通过分析数据解码发展之道的生动案例。
保持对“数字”的敏感,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在调查研究中,面对一堆看似孤立的数字,领导干部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作出分析和判断;听闻成串“看起来挺美”的数字,领导干部需要用经验比较、跟基层核对,校正“数据偏差”;对有些事关发展和民生的“普通数据”,领导干部同样可以认真分析,从中读出“弦外音”、挖出“附加值”……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使用,已然成为现代治理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依据。新形势下,重视数字“算好账”,仍然是领导干部搞好调研、干好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中国江苏网 左中甫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