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都”宿州逐浪数字时代
来源:拂晓报 更新时间:2023-07-13

“云海”弄潮 算力“突围”

“云都”宿州逐浪数字时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以AIGC为代表的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高效、安全、便捷,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数字经济成为战略新高地。

放眼全国,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国内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数字经济的提挡换速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前沿和焦点,将在“十四五”期间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聚焦省内,近日,省科学技术厅印发的《加快场景创新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围绕量子信息、空天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培育,以及数学和应用研究、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生物大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等特色研究领域,打造一批可示范、可体验、可推广的科技首用场景样板,探索场景驱动的科技创新范式。

打量自身,作为安徽省发展云计算产业最早确立的“一中心两基地”之一,宿州市正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数据中心服务业务,超前布局智算,加速推进公共算力建设,大力支持发展私有算力建设,积极探索统筹算力资源新模式,加快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抢抓通用人工智能机遇,积极争取纳入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争创省级大数据产业园,谋划申报国家智算中心,奋力打造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知名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

风起“云”涌

宿州布局“云端”赛道

宿州市云计算产业起步较早。2011年,市委、市政府将云计算产业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在皖北传统的农业地区“无中生有”,决心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拼抢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2013年2月,市高新区经省政府批复筹建;2016年9月获批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8年7月去筹成立。园区自成立以来,立足云计算、智能制造“双首位”产业培育数字经济生态,打造“中国云都”名片。作为全市体制改革示范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不断优化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深化与杭州市余杭区对接合作,不断提升园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面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2+4+2”工作总思路,作为宿州市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市高新区坚守“双首位”产业定位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成功获批安徽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县(市、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等,位列2018中国园区成长力100强全国第14位,跻身改革开放40年中国开发区竞争力“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榜单。2020年,市高新区数字小镇跻身国家特色小镇50强。2021年,园区在安徽省级开发区考核中位居第21名,并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6+2”试验区考核中位列第一档第一名。

近年来,市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在20%以上,2022年全口径产值突破350亿元,集聚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1家;培育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个,累计授权专利1000余件。

宿州市云计算产业主要承接上海、杭州等地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相关产业转移,旨在打造优质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圈,叫响“中国云都”产业名片。目前,近千家云计算及其相关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形成完善的“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全产业链。

翻“云”覆“网”

数字产业生态蔚然

依托省级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宿州市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新产业+新基建+智能制造+未来城市”,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已具备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先后荣获“全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等称号,“云都宿州”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亮。

目前,宿州市集聚了中国广电数据中心、华为、天地通、网易、阿里、浪潮、华瑞赛维5G等一批头部企业,形成了大数据处理、动漫渲染、手机游戏、电子商务、呼叫服务、网红经纪、电子竞技、AR、VR、区块链等十余个特色板块,在区域内形成产业生态闭环。智能制造产业围绕“构建链条、垂直打通、招大引强、产业集聚”的招商模式,发展智能终端、半导体(传感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集聚了宿杭之光、新亚电子、高科智能、赛华光电、霖源光电、英特丽等一批优质企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5G运用、人工智能在园区融合发展,力争打造皖北数字经济新高地。

“数据之巢”不断成型,“数据之路”不断提速。宿州市积极探索“双千兆”网络协同部署建设方案和业务模式,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为特色产业、传统企业发展带来经营管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变革。园区云计算产业园已建成10万平方米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T3+(部分达到T4),规划部署1.6万个数据机柜。目前,1#、2#4万平方米数据中心投入运行,3#、4#、5#数据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华为公有云、浪潮云、量子保密通信业务及宿州政务云、省气象云、江淮汽车云、宿州5G试验区数据平台等业务全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行。同时,完成建设长三角区域双链路高速传输网络通道,目前单向传输延时控制在5毫秒以内,可满足即时计算需要。

龙头企业纷纷落地,产业生态活力展现。按照“引龙头、搭平台、建生态”的总体思路,园区积极对接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吸引华为云(开展政务云和智慧城市建设)、腾讯(开展政务云、智慧城市建设,建立Wecity联合创新中心)、浪潮云(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就智算中心进行合作)、阿里巴巴(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城市大脑、犀牛智造产业园)、网易云(落户联合创新中心,就企业孵化进行合作)、奇安信(建设网络安全平台、创新实验室、培训中心)、华瑞赛维(建设5G产业应用研究测试中心)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在提供一站式云服务的同时,不断赋能数字经济生态。

创新驱动作用明显,赋能实体经济成长。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数字经济基因,园区形成了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对于支持创新创业、促进信息消费、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数字产业化不断加快。随着量子通信、超算、半导体等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以5G产业为代表的数字新业态正在宿州加速布局。产业数字化有效运用。借鉴阿里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模式,宿州正在以犀牛智造、海创汇等平台为牵引,改造提升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不断挖掘数据新价值。聚焦数字技术,园区加强与信通院、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重点推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第三方数据服务等行业算法创新。

心中有“数”

打造中国智算中心

宿州市位于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周边200公里内拥有近2亿常住人口、500公里拥有超4亿常住人口,是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需求最迫切的区域之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宿州市新建杭宿合作现代产业园(数字经济)示范园,依托市高新区现有的云计算产业资源,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模具、数字机床为主导,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实现杭州市-宿州市产业系统生态化、基础设施网络化等技术转移。

2022年4月,市高新区与国家能源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签订《绿色循环低碳示范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约定由国能集团对市高新区进行绿色能源改造,依托蕲县风电基地直供电、园区光伏发电、微电网等设施建设改造,确保市高新区数据中心使用高效节能的绿色电力,使园区建设的数据中心全面升级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绿色数据中心。

2023年6月29日,安徽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工。该公司长期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储能技术、电力技术等前沿科技,引领能源数字化、清洁化、智慧化发展。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为宿州市以“数字赋能实体”为特色的云计算+智能制造“双首位”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角逐,宿州市始终“心中有数”,紧扣“数字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数据存储、算力支撑、算法加持、数字应用为主体的数字产业体系。

注重数据存储。推进电信、金融、商贸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重点围绕数据安全、智能制造、网络协同、个性定制、服务转型等领域拓展数据存储业务,努力实现长三角区域的“东数西储”。提升算力支撑。积极搭建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通过宿州与上海之间的高速互联实现网络同城化,积极引进“字节跳动”“快手”等有算力需求的大型互联网头部企业,提高宿州在整个华东区域的数字基础设施竞争力,努力实现长三角区域的“东数西算”。加强算法加持。结合园区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推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第三方数据服务等行业算法创新。强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在新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等领域形成一批算法解决方案和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应用。加快直播电商发展,围绕阿里犀牛制造服装、瑞美化妆品等产业构建垂直供应体系。注重游戏研发、数字动漫、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数字娱乐等业态发展,培育壮大数字文创产业。推进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改造升级利用,以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本报记者 陈成光 实习生 李音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