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务信息化 如何构建中央门户网站
来源:软件世界 更新时间:2014-05-30

 2005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问题,并同意正式开通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中央门户网站的开通,是我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央门户网站开通之际,本刊采访了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

  记者: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问题,并同意正式开通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防科工委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您认为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开通,是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我国社会开放、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参政意识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政府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的呼声,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对各级政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动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国防科工委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化,在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并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全力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受益非浅。

  现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开通,国防科工委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并且积极参与门户网站建设。

  当前,我们的需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把国防科工委的门户网站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生机、办出影响,而且要有特点、有新意。

  记者:国防科工委工作保密性很强,作为这样一个特殊部门,全力推进政府网站建设是基于何种考虑?

  答:国防科工委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给我们推进网站建设带来一些难度。

  但是,我们认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防科工委是政府组成部门,就必须有效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宣传国防科技的成就。

  而且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可不是过去的概念了!如核能技术,现在已经转为民用,如秦山、大亚湾、田湾核电站都是民用的。

  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的产值中,民用产品的产值已经占到2/3。

  我们的国防科技工业已经是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型的。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公开呢?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宣传国防科工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让全社会知道,让更多企业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这有什么不好?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一些一般的军工企业退出军工行业或退出市场,有些投资者看好了某个退出军工的企业,就可以租赁,购买股权,也可以并购,这不就是参与么?

  还有一般的武器装备配套产品,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研制生产,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宣传,其作用是文件所不能取代的。

  其它如行业发展规划遵守国际核不扩散条约的情况等,都是可以公布的,公布了可以更好地展示我们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什么不好?

  至于保密和公开的矛盾,我们可以积极通过制度
建设来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始终强调保密,但是大量该公开的信息一定要公开,不能因噎废食,与政府职能转变背道而驰。

  记者:您觉得有了政府门户网站这个平台,人民群众是否会更多的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答:这是肯定的!建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人民群众知道国家在做什么,让老百姓参与到国家建设中。

  国防科工委应该让老百姓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政府如何把自己的施政目标告诉人民,让人民和我们来一起奋斗,这是一个大问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举国欢腾,还有我们的探月工程,中国为什么实施这些工程?如何组织实施的?科学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让人民知道。

  再比如中国的航天发展,我们有多大的空间运载能力?卫星每年发射多少?卫星跟国外有什么样的差距?

  你一公开、一宣传,人们就会关注,一些大专院校的学生立刻就会兴奋,因为你间接地告诉他选择那些专业会有发展前景。

  再比如说,有关中国的大飞机的计划,如果告诉人们,青年学生肯定会对大飞机事业感兴趣。老百姓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会更有信心,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归国人员参与到发展进程中来。

  现在有了政府网站,但网站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是有距离,你做得好了,老百姓就更关心你,就能更好地参与,你与人民的距离应该会更近。

  扩大了网上服务的功能之后,民众的参与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好地对国家的决策发表意见和看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民众可以通过网站注意到相关的问题,然后参与进来或者讨论或者建议,也就能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同时,国防科工委是一个责任部门,在行政的过程中,应该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政府网站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点 。

  记者:国防科工委是如何利用网站平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

  答:网站建设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的水平。

  我们国防科工委的服务,既面向军工单位,也面向社会,通过政府网站,可以更多的宣传国防科工委的职能、政策、法规和条例。

  为了推进职能转换,我们按照政府的职能准确定位网站的功能,突出服务,体现以公众为中心,以“政务公开、公共服务、公众参与、政务新闻”为核心内容,从功能上使网站成为行使政府职能的平台。同时,还特别注意突出国防科工委特色,比如确定了面向地方机构、军工企事业单位等7大类用户服务,建立了相关产业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了利用网站平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的。

  记者:在建设政府门户网站过程中你们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答:我认为,网站建设的第一步不是做网站,而是统一思想、转变机关观念,使大家认识到建设网站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政务是主体,网站只是形式和手段。在刚开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记者:国防科工委的网站在这次政府网站评估中公众反响很好,今后如何保证它的长期有效运行?

  答: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这仅仅是开了一个头,今后的工作是大量的、长期的。首先是硬件要不断提升,平台要完善。其次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保障机制,要建立责任制。

  所有部门的业务该放在网上的都放上了,工作就大大进步了。信息来源要有支撑,渠道要畅通。信息的保障,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因素,网站的背后是人的工作质量,一方面是我们的公务员,另一方面是信息编辑人员的素质

  记者:下一步,国防科工委在推进政务信息化方面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答:通过网站建设,推动我们的政务信息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还有很大差距。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继续调整改造和优化结构,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为此,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协调行业发展和平战转换的能力,提高推动军工科技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新军事变革对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灵活反应的要求,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政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使命。

  我们面向“十一五”,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初步考虑通过科学规划、试点推动、全面实施和有效运行等阶段,完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实现业务信息化与政务上网,向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政府迈进,形成国防科工委信息化施政基础设施的雏形。

  基本满足开放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运行监管和宏观调节的需要,形成协调行业发展,推动行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科学决策的网上运行体系。

  更好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记者手记:因为做政府门户的专题,就想选取今年在政府门户建设中取得比较好成绩的部委中选取几家进行采访。经过赛迪顾问的推荐,最后,跟国防科工委取得了联系,要求对信息中心的主任进行采访,没有想到最后是国防科工委张云川主任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见面之后,张主任也甚为健谈,对于政府门户的发展的观点极有见地,对于如何利用网站发挥民众参与政府事务、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之际,由张云川主任来进行这样的阐述,可以说,采访极为成功。整个选题也因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