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丰富主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3-08-11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一直在重新诠释自己的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寻求现代化之路。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由一系列极其丰富的主题构成。中国正在实施的一些发展策略已经探索出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方向。例如,以生产高价值服务和产品为目标、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向绿色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是城乡差距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某些领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非常独特,而在其他一些领域,中国的发展道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着相似之处,如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均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这些地区的现代化讨论总是与针对世界秩序的新思考有关。

对教育、研究和技术的投资

从一个世纪前的五四运动就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与科学发展的思想紧密结合。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对教育、研究和技术的投资,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发展国内科学文化的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设了大量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中许多专注于技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特别重视为各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比如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顶尖大学的支持。这种策略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它将规模(机构的绝对数量)与重点(确保有专注于特定类型发展的关键机构)结合了起来。同时,这一体系还得到了普遍受人尊敬且运行高效的全国大学入学考试即高考的支持。高考与古代中国通过官僚考试来发展某种程度的社会流动性的悠久传统相呼应。不同的是,在封建时代,只有极少数候选人能够进入这个系统。相比之下,改革开放之后,大学毕业生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

可以预见,21世纪30年代及以后,通过教育机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应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必要转变。随着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人口成年且平均寿命更长,中国人口规模将在21世纪缓慢下降,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将随之增加。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意味着,中国需要在医疗、福利、老年人护理等领域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公平和价格合理的药品供给至关重要,同样关键的是要培训新一代员工来照顾老人, 因为在老人们生活的新建城市里,传统家庭结构将逐渐消失。中国领导层也谈到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必要性,以便保持其稳定性并保证2030年以后仍有偿付能力。上述各方面都需要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是经济增长。因此,现代化需要优先考虑一个开放、富有创业精神和生产力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最重要的是一种稳定和可预测的经济环境。

在中国,技术是2020年及以后劳动力市场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促成的新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如远程办公、居家办公,是21世纪20—30年代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关键。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增强,中国劳动力市场可能迎来重大转变:由性别因素造成的机会不平等情况可能得到显著改善。目前社会仍期望妇女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其中既包括工作,也包括在家庭抚养方面的重大责任。这当然也是发达社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北欧国家在平衡儿童养育方面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做得更好,但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发现,无效的儿童保育服务严重破坏了劳动力市场以及抚养家庭的可能性。世界各地成功和不成功的政策都可以在这一关键领域给中国提供一些启发。总之,中国向新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必须考虑到女性在市场中不断变化的角色,帮助她们平衡在儿童养育和就业上的付出,这将是推动变革的强大动力。

给予农村极大重视

另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是中国农村。中国大约一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地区,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规划给予了农村极大的重视。确保农村完全融入不断变化的国内经济模式应该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尤其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从目前来看,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远不如城市发达。为此,政府必须增加政策手段予以应对,例如,将教师和设施转移到农村,确保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相匹配。毕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转向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商品和服务,转向大农场而非小农场,农村的就业结构将不得不发生变化。

多年来,中国的智库一直在讨论户口制度,思考如何将中国的农民工人口完全纳入改革后的福利、医疗和养老金体系。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以及农民工人口的融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即国内消费的增长至关重要。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储蓄率仍然很高。当务之急是向经济状况不稳定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保障,这也需要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稳步推进向绿色能源生产的转变

与其他经济体一样,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能源。中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向绿色能源生产的转变,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当全球经济摆脱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之时,中国利用其贸易关系在国际上推广绿色能源将是推动全球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而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不得不指出,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印度、欧盟和美国——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实现净零排放。面对洪水频发、冰川融化和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对气候变化有了深刻的体会,而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无一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有所欠缺。全球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都将不得不付出更多努力。

加大知识共享力度

一个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能够公开、自由和透明地吸收和使用信息和数据。在全球化潮流中,知识的交流和转移至关重要。人文和社会科学是知识交流的基石,毕竟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自然科学就无法付诸应用。如今,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已经结束,中国研究人员再次开始访问包括北美和西欧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主要机构。我们看到中国的学者和学生恢复访问海外档案馆,并进行社会科学调查。从个人层面看,外国学者可以来到中国参加学术活动。真正的交流意味着回到研究的最前沿,例如,国际学者与中国同事一起研究档案和数据,进行深入而长期的社会科学调查,而不是短暂和有限的接触。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境内的数据最好可以继续通过海外的主要数据库进行学术共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社会科学家到西方国家的知名大学交流学习,这是件好事,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外国社会科学家到中国进行长期的研究访问。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内国际形势的稳定。对所有与国际秩序息息相关的国家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树立信心,相信亚洲能够继续保持过去几十年来的和平、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因此,避免冲突是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最高级别优先考虑事项。只有确保和平的发展环境,中国制定的经济、人口和贸易发展目标才将更有保障。

(作者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