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商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不渝坚持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从奠基到发展并得到成功推进和拓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走出光明大道,赢得光辉未来。
新时代十年商务领域发展成就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的生动写照。与2012年相比,202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1.5%,达到约42万亿元,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96.2%,达到5.98万亿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二服务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吸收外资增长61.2%,达到1.2万亿元,双向投资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6万亿元增至44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2023年上半年,对外贸易保持增长,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2.1%,吸引外资基本稳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5.7%,国内消费较快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各地假日文旅市场活跃,“夜经济”为游客带来精彩体验。图为2023年5月1日,游客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州古城游览。 新华社发 陈碧生/摄
商务战线接续奋斗,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从提升传统消费到培育新型消费,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市场越来越大。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完善,开放水平越来越高。从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经贸合作越来越深。
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商务工作坚决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降至目前的7.3%,接近世贸组织发达成员水平,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由首份负面清单的190项缩减到全国版31项、自贸试验区版27项。先后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打造了一批开放新高地。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商务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不断让商务发展成果为更多人民群众共享。对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带动1/4的全国总就业。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初见成效,23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促进消费恢复,汽车等大宗消费在扩消费中发挥了支柱性作用,2057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消费市场监测预警能力稳步提升,生活必需品供应保持平稳有序。
二、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凝心聚力深化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商务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我们要在对标对表中走在前、干在先,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转化为推动商务发展的成功实践。
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现在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总人口10亿左右,我国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实践证明,走向现代化必须符合本国实际。从国情出发,要求我们首先考虑人口基数问题。一方面,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内需潜力巨大。2023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稳步恢复,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既要立足当前,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也要着眼长远,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另一方面,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最大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进口国和消费国。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商务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一些西方国家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我们坚持商务为民,推动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推动缩小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既把“蛋糕”做大,也把“蛋糕”分好。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2022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313.8亿元,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字成为新农资。实施“数商兴农”,加快电子商务进乡村,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西部、东北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比重接近30%。支持中西部、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产业对接,推动欠发达地区改善营商环境,扩大沿边开放,深化兴边富民,持续深入开展“进博会走进地方”系列活动,让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助力地方提高开放发展水平。
立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我们坚持商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厚植物质基础,满足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需要。2022年,我国消费品进口1.9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一倍多。在2023年第三届消博会上,3000余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众多新品、精品集中亮相,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我们将继续推动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扩大优质消费品、特色产品进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丰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支持文旅康养等消费,促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潮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过8年来的持续创新探索,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引擎更加强劲。
2023年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图为7月1日,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湖南高桥大市场),家长带着小朋友挑选非洲水果。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商务可持续发展。我国实现现代化将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不能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老路。党中央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我们在商务领域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商务发展绿色转型,在消费流通、外贸外资、对外合作等各个领域,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倡导绿色消费,鼓励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服务“双碳”目标。第133届广交会展出约5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助力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中国制造”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合作和规则制定,顺应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新趋势,拓展在绿色、低碳、数字、健康等新领域新业态合作,参与全球性议题探讨和规则制定,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立足“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既发展了自己,又造福了世界。
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体现了立己达人、命运与共。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五年来,进博会“越办越好”,充分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全球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我们将继续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拓展经贸合作空间,不断打造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
三、深刻把握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实干担当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要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记“国之大者”,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我们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提出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三个重要”既是做好商务工作的定位,也体现了新征程上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提升双向投资水平,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拓展自贸“朋友圈”,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聚焦开局起步重点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我们把任务分解到商务工作的各个领域,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打好开局起步主动仗。消费流通方面,扎实推进“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增强消费信心和活力。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完善城乡流通体系,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抓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对外贸易方面,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扩大进口,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动贸易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双向投资方面,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措并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办好“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聚焦若干重点领域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合作方面,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共同筹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持续推进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我国不断培育外贸发展优势,提升通关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口岸贸易高质量发展。图为2023年2月4日,出口中亚国家的卡车在新疆巴克图口岸等候出境。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我们要用以指导开展商务各项工作。统筹国内和国际,既立足国内,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又放眼世界,以高水平开放为我国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让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联通、顺畅对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统筹战略和策略,确定商务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大兴调查研究,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商务领域落地开花。统筹效率和公平,着眼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统筹自主和开放,既坚持自立自强,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更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着力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更高层次上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作者系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