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网民800万,去年产业规模5022亿元,牢牢占据第一支柱产业宝座 今后五年,“网民”普及率逾65%,超越日本、与美国相当;新兴业态有望上“千亿元”,成为主导型产业 本报述评(记者傅贤伟徐瑞哲)上海有多少网民?800万;上海信息产业规模多大?2005年达到5022亿元,牢牢占据第一支柱产业宝座。从微观到宏观,信息化的身影处处闪动,成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突破口、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强大支撑。 回顾上海信息化发展进程,一个印象特别深刻:决策的前瞻性。十年前,全上海互联网用户仅2万户,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才8兆,相当于现在的1/3750,业内人士形象地喻为“小马路”。面对全球新经济浪潮,谁执信息化之牛耳,谁就拥有未来发展的主导权。1996年,市委、市政府登高望远、一锤定音———紧紧抓住全球信息化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启动上海信息港建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海信息化建设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三个阶段有章有法、步步为营——— 1997年,上海信息交互网、上海社会保障网、上海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社会服务网、金卡与商业增值网等五项关键性骨干应用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信息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以“两个聚焦”为标志的重点突破阶段紧随其后:聚集张江;聚焦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等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作出全面推进上海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十五”开局之年,本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信息化建设的决定》等12件信息化政策法规,平均每月1件,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化发展进程。 如今,上海已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发展环境联动发展的崭新格局。茫茫东海下,一条条国际海底光缆登陆上海滩,总容量达260G,占全国总量70%,上海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通信枢纽之一的功能已初步凸现。 条条光缆连接的,正是上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其中,软件业连续第五年保持50%以上高增速,硬件方面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占全国72%,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信息产业中的比重接近四成,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传统产业焕然一新。信息化应用迎来繁荣期,2005年全市电子商务企业交易额达1327亿元,各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率已达80%,在城建领域及全市30多个街道试点成功的“网格化管理”,今年将全面推广。 信息化深刻改变着市民生活。最新数据显示,相比五年前,上海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增加了 112万、449万、1082万,分别增长 36%、 82%、 299%。即使较高端的宽带用户也从 12万增至 223万,普及率达35%。 “十一五”是上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形成“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是上海步入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为上海信息化铺设了新的跑道,一连串新的冲刺即将上演。今后五年,上海“网民”普及率将达65%以上,超越日本、与美国相当;软件、集成电路、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业态有望迈上“千亿元”台阶,成为更重要的主导型产业。到“十一五”期末,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将继续保持领先,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