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搭建“安易办”平台 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3-09-12

 广安市以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为出发点,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安易办”便民服务平台,变“群众跑”为“数据跑”、“窗口办”为“村口办”,着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平台运行以来,群众依托服务站点办事时间缩减80%以上。

一、以“试点+推广”为起点,缩短政务服务“有效半径”。一是优化网点布局做到“就近可办”。全面推进全市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完善“1+7+N”便民服务平台,在县(市、区)、园区试点推进“安易办”便民服务工程,构建纵横贯通、功能集中的“10分钟便民服务圈”。截至2023年8月,已在全市174个乡镇(街道)、村(社区)搭建“安易办”便民服务平台。二是配套便民设施实现“少跑快办”。依据“试点先行,梯次推进”改革思路,根据人口分布及办件量多少,分批次设置服务点。按照“四个一”标准(1台高倍扫描仪、1部可视设备、1套业务专网、1台智能终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配置可视化便民服务设备,按照“村级初审—扫描上传—视频连线—办结回传”流程,实行申报材料一次提供,县乡村三级共享,全面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三是下沉服务事项确保“随时能办”。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原则,实行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梳理“安易办”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255项、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113项。通过直接办理、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和帮代办等方式,157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安易办”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可办。

二、以“便捷+高效”为重点,打通政务服务“末梢神经”。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办。制定“安易办”便民服务业务规范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10余项制度,开展县、乡、村“现场+实操”分级培训,通过视频一对一、现场面对面进行指导培训。截至8月底,共培训3900余人次,合格率100%。二是优化流程容易办。汇总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录,修订完善高频事项办事指南,全域生成“一次性”告知二维码,“线上”依托政务服务网、政府网站主动推送,“线下”通过显示屏、公开栏及时公布,实现办事信息“一扫即查、一点即看”。三是视频审批马上办。构建“县级部门—乡级便民服务中心—村级视频终端”三级联动体系,需乡镇(街道)办理事项,由村(社区)初审后传输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审核回传,村(社区)接收后现场打印出证;需提交县级部门审批的,由乡镇(街道)复审后通过系统“1对1”或“1对N”向多个部门提供资料,审批完成后回传至乡镇(街道)备案,村(社区)打印出证。系统使用以来,通过“安易办”梳理承接咨询、审批事项450余件,办结事项1100余件。四是沟通预约及时办。立足群众办事需求,实行“5+1”弹性工作机制和7×24小时自助服务,梳理公布“不打烊”办理事项177项,7×24小时自助办理事项229项,做到能办的事项“立等可取”,需要完善资料的“一次告知”,暂不能办理的“当面解释”。

三、以“整合+规范”为支点,打造政务服务“安心品牌”。一是组建“安心办”服务团队。在市县两级组建1个总团、9支分团以及N名团员“1+9+N”千人服务团队,县级政务服务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按照不少于10人、4人、3人的标准配备“安心办”服务团。整合力量组建志愿服务分队,实行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常职干部、网格员“四级联动”,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二是规范“帮代办”服务机制。实行“民生常办事项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帮办”双机制,遵循“自愿委托、专人负责、依法实施、高效便民”原则,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拓展“云端代办”服务,打通线下线上帮代办渠道,提供“一对一”“多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全面提升便民服务质效。三是推行“上门办”服务模式。创新“点单—派单—接单”工作机制,对“点单”事项“接单”办理。将服务前移,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推出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服务,实现群众自助申请,帮办代办员集中对接,职能部门靠前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四川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