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议在山东济宁召开
济宁激活农业农村 现代化发展“密码”
济宁鱼台稻田画。鱼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行走于山东济宁市的广袤田野,稻米、大豆、辣椒、玉米、蘑菇、大闸蟹……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三秋”生产已拉开序幕,济宁各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秋粮丰产丰收。9月26日,全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议在济宁启幕。
近年来,济宁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突出乡村产业振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22年,济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85亿元,居山东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37元,同比增长6.7%。2023年夏收夏种工作亦圆满收官,夏粮播种面积、总产、单产继续保持“三增”。
生态富农
循环种养开启“生态红利”
金秋时节,济宁鱼台县王鲁镇陈堂村的有机稻米基地里,农户们以田地为画布、以水稻为笔墨,绘就了一幅占地120亩的“稻田画”。在济宁的田间地头,昔日不规则、零散发展的农田,近年来均逐渐成为这样“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增收田,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1.7万亩,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基本全覆盖。
鱼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孙厚强介绍,不同于普通高标准农田,该基地建设遵循“外封闭、内循环、尾水零排放”原则,构建了由“沉淀池+过滤坝+曝光池+过滤坝+生态净化池”组成的“三池两坝”尾水净化工程,通过两个提水泵实现了尾水经沉淀过滤、曝气增氧、微生物降解及生态修复等作用,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总磷等含量,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原来稻田的水都排到河里,河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明显。治理这类污染,需确保‘肥水不外流’,而达到这一目标靠的就是这个内循环系统。”济宁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济宁制定了农田退水内循环路线,建设沟渠,配套桥涵闸、二级提水站等,实现农田退水内循环,并通过对田间地头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设置生态浮岛、种植水生植物等,实现沟渠水体进一步净化。截至目前,济宁已完成稻田退水治理63.09万亩。
为发挥高标准农田排灌便利优势,济宁市还利用高标准农田推广稻(藕)虾等循环种养技术。“等10月底收完稻子,我们就会在稻田灌水放虾苗,次年6月收完小龙虾后继续播种。”鱼台县张黄镇梁岗村“稻虾共作”基地农户解释,龙虾主要以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害虫、杂草等为食,减少了水稻农药喷洒;而龙虾蜕掉的壳和粪便作为有机生物肥,又可以促进水稻生长。“这样养出的小龙虾又大又干净,备受市场青睐。粗略估算,‘稻虾共作’比‘稻麦轮作’每亩收入要高出3000元-6000元。”
据统计,仅在鱼台县,目前已发展生态龙虾养殖面积近15万亩,年产量3万余吨,带动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物联网+龙虾”等全产业链条蓬勃发展,经济总产值达25亿元。
科技促农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拖拉机、喷灌机等大型机械全部实现自动驾驶,植保无人机可按照预定程序精准播种、喷洒农药……仅需少量主控人员,耕、种、管、收各环节农事就能轻松搞定。这样的高科技场景,在济宁嘉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场已成为现实。
“总投资18.02亿元的嘉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5.5万亩,园区目前拥有大型成套加工生产线35条,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100%。”嘉祥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刘波介绍,为推动种业振兴,产业园采用种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物联网+智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农田布置44套物联网感知设备,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决策,直接管控园区5000亩核心育种田,园区现已吸引24家种业及关联企业落户。
目前,产业园从大豆种植到收获,从生产到储藏、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已实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田间气象站、作物生长检测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物联网设备,可现场采集各类数据;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展示中心,可掌握作物在田生长环境、种子加工、种子销售等数据。
记者了解到,包括嘉祥大豆在内,济宁已成功创建金乡大蒜、泗水地瓜等三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实现农业县市区全覆盖;累计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51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28个,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济宁还奏响了高素质农民‘三部曲’。”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培训前争取培训政策,制定印发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等多个专项文件,近三年共评选出品种育成者27名,每人奖励2万元。培训中坚持线上线下融合,通过集中培训、田间课堂、网络自学等形式开展各类培训,已承办全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培训班等活动4期,举办农机手培训班等活动21期,累计培训4.3万余人次,实现骨干农技人员与种植大户培训全覆盖。培训后制作跟踪服务记录卡,记录学员产业发展现状等内容,组织学员进行在线评价,评价率和学员满意率达100%。
质量兴农
全链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每年中秋前夕,都是济宁微山湖蟹农们最忙碌的时候,大闸蟹开捕已成为当地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最重要的仪式。近日,微山湖14.4万亩大闸蟹正式开捕,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2万吨,产值14亿元。“你看这一包12斤,能卖600多元,今年绝对是个丰收年……”微山县高楼乡螃蟹养殖户桂元柱难掩喜悦。
“我们的螃蟹都在清水里长大,既吃新鲜水草,又吃小鱼虾及螺蛳。”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胡广勤介绍,为了不断提高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发展水平,微山县与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广“鱼虾蟹混养技术”“河蟹、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等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打造千亩以上规模河蟹生态养殖园区,并带动周边养殖户开展生态养殖。
胡广勤说,微山县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对授权企业、合作社、个人的产品质量、个人诚信等进行严格把关,并制定了大闸蟹养殖技术规范及产品质量团体标准,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行食用水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目前,微山湖大闸蟹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微山县也先后荣获中国河蟹之乡、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称号。”
近年来,济宁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始终将“舌尖上的安全”放在首位,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成功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重点扶持了微山湖大闸蟹、金乡大蒜、鱼台大米、邹城蘑菇等系列全国名优农产品品牌,重点培育了“济宁礼飨”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济宁市7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好品山东”目录,居山东省首位;获评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省级5个,总数居山东省首位。
今年4月,在济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就曾表示,济宁将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聚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共同富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党建引领“五项重点”,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取得新成效,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记者 揭明玥 通讯员 姚旺 张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