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实举措、更优机制锻造新时代数字检察人才
来源:检察日报 更新时间:2023-10-13

□要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科学论述,固好检察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要有“见苗浇水”的人才培养意识,把人才作为推进检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专业化、精英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对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步入数字化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日益增长,不断提出司法新需求的当下,抓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落实,不断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对检察机关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同时也对基层院党组如何将检察人才工作放在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位置来抓实抓牢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考透为什么要抓数字检察人才培养

一是秉承“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的人才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到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百年大党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用“八个坚持”阐述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二是适应“数化万物、万物皆数”的时代迭变。数字检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势所趋。数字检察之于检察机关也是一场“革命”。因循传统的检察办案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检察事业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三是践行“精准履职、能动履职”的本质要求。从大数据中碰撞挖掘监督线索,用智能化工具辅助案件办理,用数字化思维提炼梳理类案办理规则,大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通过办理具有纠偏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典型性、类型化案件,对法治观念更新发挥指引作用,才能形成良法善治,更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想明白要培养什么样的数字检察人才

开启新征程,党的检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时代重任,检察队伍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面对数字时代的新发展,检察机关要重点打造政治过硬、适应数字检察要求、具备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着力培养“政治三力”强、检察业务精、数字素养好的优秀数字检察人才。

政治三力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坚决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检察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首要原则必须是政治过硬。新时代的优秀检察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做到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三个务必”,不断提升检察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经受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检察业务精。数字检察“一子落”,检察工作“满盘活”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坚持业务主导,“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检察业务精对检察官提出了内涵丰富的更高要求,一是要高质效办理各类案件,二是数字管理业务应用能力要强,三是数字服务应用系统操作要熟练。“眼睛向内”挖掘和激活检察机关内部的办案数据,用好数据的前提也在于对检察业务的精通,因为精通业务才能从数据中敏锐捕捉到异常指征。数字时代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履职要求和任务,新时代的优秀检察人才,必须“练好内功”,具备精深的业务素质,做办案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型人才,不仅要有伸张公平正义的决心信心,更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提高监督办案能力和水平,在高质效办案中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数字素养好。一是数字检察知识储备深厚。检察官需要保持开放性、主动性、持续性的学习态度,掌握数字检察的发展变革历史,了解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基本内涵,读懂悟透数字检察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训练和提升法律监督模型建模的基本思维。二是数字建模能力突出。检察官能够从已经办理的案件中发现类案监督的共同点,能够从整合融通的大数据池中挖掘和筛选出与案件关联度高的数据,将办案规则与大数据碰撞并进一步提炼成模型规则,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三是数字计算思维敏捷。数字时代的检察官在案件办理中需要借鉴大数据集、大数据算法和大数据报告等大数据证据本体来辅助办案,对大数据证据的综合运用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四是数据安全意识突出。无论是检察机关自建“数据仓库”的模式,抑或是目前由各地大数据局牵头成立的各种“云数据平台”,强化检察官的数据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都至关重要。检察官要养成规范采集数据、合理使用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的数字素养。

把准培养数字检察人才的标准和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提出,大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检察人才建设环境。当前,青年检察人员已日益成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做好新时代检察人才培养工作,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检察事业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发展检察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兴检”之路。要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科学论述,固好检察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要有“见苗浇水”的人才培养意识,把人才作为推进检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专业化、精英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对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作用。

坚持政治树人。一要抓实政治引领。始终牢记检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始终坚持政治建设是第一建设,政治标准是第一标准,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以政治铸魂树人。加强院党组对检察人才建设的绝对领导,切实扛起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推进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的深度融合,在检察履职中落实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二要抓实政治教育,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革命理想的政治灵魂,引导检察人员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司法办案一线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三要抓实理论学习。用好用活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例会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政治轮训等方式开展政治学习、研讨交流,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切实强化理论武装。

坚持业务立人。一要补短板、强素质,切实增强检察人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发挥“头雁”效应,院领导示范带头学习专业知识,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建立办案骨干队伍和人才库,在办案中提升领导能力和专业水平。要强化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好线上线下业务技能培训,适时开展外出轮训、岗位练兵活动,以赛促学、以赛提能,提高阅卷能力、数据分析运用能力、案件研讨能力等。二要创新检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强化理论交流学习和办案实践指导。通过与高校、企业、政府多方协作的模式,共建“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外脑”作用,搭建由分管领导、检察官、高校教师、技术人才组建的数字检察项目研发团队,运用“项目工作法”在数据思维培树、疑难案件研讨、专业知识补强等方面展开有益的实践探索,为检察官融入数字检察搭建平台,创造交流学习机会。

坚持实践练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践出真知”,理论方法思路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够真正干成事。大理州检察院深入推进“两进三下”工作,大力融入诉源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举措,秉承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一要善用一线工作法。鼓励检察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重大疑难或影响性案件,通过到一线开展听证的形式公开审查,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二要善用群众工作法。提升年轻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通过以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学习,不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讲通俗的话、办急切的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依法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危害安全生产等犯罪,切实保障民生福祉。三要善用典型引路法。要始终坚持以典型引路,在办案实践中深入开展挖掘一个典型案例、总结一个典型经验、培树一个典型人物“三个一”工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专业化办案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优秀办案团队,每个业务条线重点培养出一批全省业务标兵和能手,力争在全国业务标兵和能手培养方面有新突破。

(作者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