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18日下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地方合作专题论坛,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嘉宾,围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地方合作事项开展务实交流,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北京市、重庆市,伊朗德黑兰市、俄罗斯伊万诺沃州,亚美尼亚经济部、阿拉伯城市组织的六位嘉宾,就“智能化建设与城市治理”这一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重庆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13万人,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交通保畅、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都面临很大挑战,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重庆加快建设“数字重庆”,系统构建“1361”总体架构,即打造1个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市、区县、乡镇3级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6大应用系统和1个基层智治体系,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努力提高城市治理的质量和效率。目前,重庆已拥有体系化的国家级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等。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重庆依托“渝快政”政务平台,对各地各部门数据进行归集管理、统筹调度,用数据流打通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从“传统管理”迈向“整体智治”。如推行智慧城管,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以上城市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成区覆盖面积超过95%。又如,重庆地质灾害比较严重,针对地灾类型多、分布广的现状,重庆开发了地灾风险管控系统,整合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10多个部门数据,动态监测地灾隐患点,效果非常好。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重庆打造“未来工厂”等核心场景,开发“智慧物流”等典型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快建设“产业大脑”,通过工业互联网,将上下游企业链接起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更及时、有效地服务企业。
此外,重庆还建设了“数字城市治理大脑”,完善“渝快办”平台,开发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如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上线新生儿出生、二手房交易等16项个人服务,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19项企业服务,全部实现“一网通办”,解决了以前群众办事程序复杂、报送资料多、耗时又费力的问题,老百姓反响很好。以开办企业为例,通过将设立登记、银行开户、就业社保、发票申领等事项整合为“一件事”,企业可随时随地掌上办,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又如智慧停车,和北上广等超大城市一样,在重庆中心城区停车比较困难。如今,重庆正开发“渝畅停”App,集停车导航、预约、缴费、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系统解决停车难问题。(记者 何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