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23-11-17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①丨“冀时办”,及时办

我省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指尖办”

“冀时办”,及时办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①

编者按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9月8日,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平行论坛——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创新论坛上,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新华通讯社河北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我省25个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入选。即日起,河北日报选取部分案例进行报道,为我省各地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样本参考。


9月20日,省政务服务大厅内,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冀时办”特色服务。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方素菊摄

当前,数字治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扎实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指尖办”,将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打通国家部委和我省各部门建设的垂直系统,联通河北省各地的政务数据,倾力打造“冀时办”品牌,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数字河北美好生活全面加速。该案例入选《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

■ 3074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

9月20日,记者走进省政务服务大厅,不时能看到陆陆续续前来办事的市民。

10时52分,在保定一家建筑企业工作的郭月强来到企业服务中心窗口,为单位办理一级建造师系统开通手续。在向工作人员出示了事先在网上提交的各项材料,并现场核验营业执照原件后,10时55分,郭月强便办理完了全部手续。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为政府的高效点赞!”郭月强说,他住在石家庄,上午从家里开车到这里用了20分钟,办手续仅用了几分钟,真是太方便了。

政务服务快捷高效的背后是“冀时办”移动端的应用。“冀时办”上线以来,不少事项都可以在移动端自助办理。另外,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冀时办”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市民可以在线上提交相关材料,节省了线下办理的时间,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打开“冀时办”,可以看到电子证明、住建、出行、婚育等多项内容,从看病挂号、出门乘公交,到生活缴费、景区预约,市民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实现“指尖办”。

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政务数据处处长储素敏介绍,“冀时办”分为个人版和企业版,围绕群众、企业关心关切的重点需求,运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打造“快捷服务、常用服务、为您推荐、特色专区、热门服务”五大功能板块。其中,个人版为广大群众提供预约挂号、社保缴费、婚育登记、公积金查询及提取、交通违法处理、景区预约、不动产登记等便民服务。企业版为企业提供开立、融资、经营、办证、招投标、变更、注销等300余项利企服务,减少企业办事跑动次数,助力我省打造优良的企业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冀时办”累计上线便民服务事项3074项,省级“打包办”套餐14个,市级“打包办”套餐32个,上线水电气暖、党费、学费等16种缴费类事项1549项,APP装机量已达3000多万,累计办理业务已突破1亿次。

■ 六大特色服务打造好用移动政务

今年7月,正定县北门里村村民张素芳为安装新能源充电桩,在“冀时办”上申请了电子证明,填写完各项资料后,十分钟左右,电子证明便开具出来。“本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小程序,没想到还真方便。”张素芳开心地说,以往开具各种证明,必须跑到村委会,有时候资料带不全,得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在“冀时办”上办理,一趟也不用跑了。

9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定县北门里村党支部书记高成斌刚刚通过“冀时办”为本村一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办理了基层电子证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现在每个月要网签20多个基层电子证明。

“‘冀时办’非常好用,不仅节约了老百姓的办事时间和金钱成本,也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高成斌说,开具各类证明是基层的一项重要工作,过去村民需要到村委会来办理。如果村民在外地务工,来回路费、误工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通过网上办理,节省了这笔费用。过去村民到村委会开具证明,如果赶上村干部外出,只能干等着,现在通过“冀时办”,他随时随地都可以网签,为村民服务的效率提高了。

不断了解百姓诉求,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延长服务触角、拓宽服务渠道,“冀时办”通过六大特色服务打造好用移动政务。

电子证明线上办。为有效减少群众跑动次数,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利用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等技术,实现20余种证明在“冀时办”开具使用,其中基层电子证明更是解决了3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证明的痛点问题。

线上线下融合办。为响应民企诉求,聚焦政务服务碎片化、割裂化等问题,“冀时办”衔接线上线下服务,向个体工商户提供开立、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业务电子化服务;向办事群众提供线下政务服务大厅事前预约、事中人脸识别及事后的即时扫码评价全环节融合服务。

地方政务本地办。“冀时办”六大板块之一的“地方频道”承载了省内各地的本土化、特色化政务服务,展现各地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引领城市智慧政务发展、进步、创新,树立城市良好政务服务形象。

互动服务互动办。“冀时办”上线视频报警、静默报警、违法犯罪举报、12345平台、评价投诉等功能,提升了政务运用移动互联网主动服务的能力。

电子证照亮证办。“冀时办”围绕市场运行、民生需求中的高频应用场景,积极拓展贴近企业和群众所需的电子证照应用,首页设立证照快速入口。同时为确保商业秘密及个人信息安全,增设隐私性更强的“我的证照”,实现不动产登记证明、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教师资格证等500余种电子证照手机端查询、下载、亮证、展码等功能。

服务升级一次办。“冀时办”从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重构办事流程,破除数据共享堵点,数据一次收集、多处分发共享、多次利用,进而实现事项办理减环节、减时间、减流程、减跑动,让“一堆事”真正变成“一件事”。

■ 迭代升级让移动政务更先进便民

“打开‘冀时办’首页,很快就能找到个体工商户板块,按照提示录入信息,系统便自动生成了申请书。两三个小时后,申请书就被审核通过,营业执照便顺利办下来了。”9月20日,石家庄市民杨晓贝向记者讲述了他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过,连连称赞政务服务的高效率。

杨晓贝所使用的“冀时办”,是不久前升级改版的。储素敏介绍,为提升用户体验,“冀时办”持续变中求新,借鉴浙江、广东、上海等先进省市政务服务移动端好的做法与先进经验,汇总、细分、采纳用户提出的各种建议,结合我省特点,先后完成三次升级改版,不断上线高频便民应用、优化注册流程、提升系统反应速度、细化服务分类、增加特色专区、强化模糊搜索功能。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和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

储素敏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优化“冀时办”各项功能、强化服务能力,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最终实现百姓办事不出门、政府人员不见面审批,将“冀时办”打造成为一流的政务服务移动端。


 企业开办智能审批 营业执照立等可取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②
10月9日,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综合受理股股长刘明正在对全区各项智能审批业务数据进行监测。河北日报记者方素菊摄

10月9日上午,石家庄市民韩玉霞在家里用手机提交完开办企业的信息,三四分钟后,便收到了营业执照申领成功的短信提示。“太快了!”韩玉霞说,没想到现在办理营业执照这么方便。

企业开办是所有涉企审批事项中的第一个事项,也是最高频的办理事项。为提升服务质效,河北省政务服务办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发了全省智能审批系统,将过去的人工审核审批变为系统智能研判后自动作出审批决定,为企业群众提供“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服务,现已在市、县、乡三级落地应用。该案例入选《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

■ 极速审批、即时督办,“数字员工”24小时在线

365天24小时不间断审批、失误率接近于零……10月9日,在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二楼办事大厅,记者看到了这个高效的“数字员工”。

靠窗而立的一块蓝色显示屏上,最显眼的中间位置显示着“机器人等待业务中……”字样,下方则显示着当日审批的企业数量和累计数量。不一会儿,机器人接到提报资料的信息,屏幕上立马出现企业名称,提交资料识别及各种信息对比、综合分析等审批过程的情况也在显示器下方逐一闪过。短短十几秒钟,一个企业设立登记事项便完成了审批。

在这个“数字员工”的旁边,则竖立着另一块显示屏,这是智能提醒督办系统,所有经营主体提交申请的时间和审批办结用时都会在显示屏上及时公示。

“智能提醒督办系统相当于审批机器人的助手。”藁城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彭玉玲说,当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有误时,审批机器人就会将具体情况标注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给申请人打电话告知。如果工作人员在20分钟内没有打电话处理,智能提醒督办系统会将此条信息标红,提醒工作人员认领自己负责的业务。

石家庄市藁城区是全省最早推行智能审批的试点。该区经营主体存量大、业务多,而部分乡镇工作人员数量短缺。另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同导致审批标准存在偏差。这些都影响了审批的效率和质量。

2022年8月15日,石家庄市藁城区上线智能审批系统,将过去企业登记基本信息人工审核变为系统智能分析,依据登记标准进行自动审批,不再人工干预。系统会将存在问题的申请件一次性反馈给申请人或转人工复核,没问题的申请件则当即审批通过。此外,智能审批系统全年24小时在线为申请人提供审批服务。系统上线以来,实现了商事登记业务办结时限由原来的“工作日”“小时”变为现在的“分”“秒”,审批服务得到极大优化。

今年2月,智能审批系统在全省上线,在业务量大、审批规则多、审批用时长的一人有限公司、多人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3类企业设立登记事项和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事项实现了自动化审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由智能审批系统登记设立的经营主体已超58万家,总计释放人工约195万工时,减少了基层审批人员80%的工作量,审批准确率趋近100%,减少了人工审批差错。

■ 高科技赋能,审批更精准、公正、便民

智能审批何以高效准确?这是因为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加持。

据介绍,智能审批系统以审批流程精细化梳理为基石,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总结审批人员工作经验,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对事项审批过程进行科学分解及结构化配置,梳理形成201条通用审批规则、56条选择性审批规则和31条自定义审批规则。

申请人在网上提交申报材料后,由智能审批系统对申请人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自动审查。系统通过调用智能图像技术服务能力与智能算法引擎,自动抓取审批材料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并进行针对性提取对比核验。审批通过后,即时生成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可在网上领取电子证照或就近在自助终端上打印纸质营业执照。

“智能审批系统可以自动审批登记申请,无人工干预,每一笔业务都能实现‘同标准、无差别’审核。”河北省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应用破解了以往人工审批程序繁琐、审核工作量大、流程不透明、自由裁量权大小不一等痛点,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

为更加精准地开展政务服务工作,智能审批系统还具备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功能。系统在对申请人提交的多格式图片或者表格进行智能审查时,如果遇到暂时无法由系统判定的要点,群众可选择继续提交人工审核,在工作人员对人工智能判定结果进行纠错后,系统会利用人工智能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审批的识别率和准确率。

“智能审批相当于为行政审批部门增加了一批上手快、专业度高、没有情绪、判断精准、失误率趋近于零且可以不间断工作的‘数字员工’。”河北省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说,在简易事项下放审批权限的背景下,基层服务人员存在数量不足、无法做到专业及专职的问题。智能审批则实现了审批标准化、专业化,减少了人工重复性工作。

■ 拓展应用场景,促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除企业开办外,河北省政务服务办还在不断扩大智能审批应用成果,目前,已实现了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小餐饮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食品小摊点备案、教师资格认定等12个高频事项智能审批,服务企业群众超2.5万个。

石家庄市鹿泉区作为河北省首个教师资格认定智能审批试点,“教师资格认定系统+智能审批系统+快递代办系统”无缝衔接,三系统融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审批替代传统现场人工核查和资料认证;现场体检实现数据联动,体检结论由医院直接推送到认定点,无需申请人自取;无缝衔接邮政EMS系统实现证件的免费寄送,真正做到全流程服务。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业务办理量大,其中初次申请和申请增项两个情形需要提交告知承诺书6页,包括经营者基本信息、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等,申请人填写表单至少需要填写15分钟。为此,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研发了智能审批辅助工具,办事群众只需提供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智能审批系统就可以自动识别关键信息并填入申请表单中,不到两分钟即可完成表单填写。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拓展智能审批应用场景,聚焦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把更多事项纳入智能审批服务范围,以智能化为抓手,促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河北大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集约化建设,破除办事部门和层级壁垒

“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企业群众少跑腿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③


11月1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办理业务。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方素菊摄

随着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河北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工作,着力破除部门和层级间壁垒,为企业群众提供自由组合、按需可选的集成套餐服务,真正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餐”,让企业群众享受“高效办成一件事”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该案例入选《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

76个集成套餐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

10月11日下午,保定易县腾美造型美发店老板梁艳军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设立”和“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他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一件事集成套餐专区,点开“我要开理发店”套餐,按照要求不到1个小时提交了所有材料,第二天上午便拿到了这两个许可证。

“以前,企业办理这两个事项要准备两套材料在网上或到行政审批局不同办事窗口分别办理。”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于亮说,现在只需准备1套材料,通过网上提交1次即可完成申请,材料通过系统自动分发,工作人员同步审核,不仅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也提高了审批效率。

这是我省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办理,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的缩影。针对一些事项办理权限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进而影响办事效率等问题,我省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

目前,已上线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76个。其中,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上线了企业开办、经营许可、变更、注销等56项套餐,同时在“冀时办”APP上线了20项民生服务“打包办”套餐。

省政务服务办政务数据处处长储素敏表示,与之前相比,个人“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服务,申请材料减少了74%,办理时限压缩了90%,跑动次数减少了43%。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服务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和跑动次数则分别压减了45%、65%和58%。

数据显示,自系统上线以来,个人套餐服务已产生办件量9.7万个,企业套餐服务办件量达55.6万个。

多个“单项事”整合并联推动流程重塑

10月19日,张家口市民岳先生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一件事集成套餐专区,申报了“扶残助困一件事”。

“残疾人证办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等涉及残联、民政、人社、医保4个部门。”张家口市桥西区行政审批局政务科负责人吴冠群说,避免群众多处跑多次跑,他们从表单整合、事项精简、材料共享等方面对这些事项进行优化,大幅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间,将这些相关联的业务整合为“扶残助困一件事”。目前,“扶残助困一件事”的跑动次数由8次缩减为1次,申请材料由30份缩减为7份,13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我省将涉及多个部门的“单项事”整合并联,推动办事流程集成重塑。

我省建立了由省政务服务办牵头的省级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成立15个部门组成的改革协调推进小组。围绕“一件事”涉及事项的业务流程、办理条件、申报方式、联办机制等关键环节,逐部门、逐事项梳理办理事项,优化重塑工作流程。

军人退役返乡后面临户籍、医保、社保等一系列退役安置事项的办理,涉及部门多、办理手续繁琐。我省将退役军人办理事项集合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退役军人只需准备好相关材料,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申报军人退役“一件事”,即可一次性通办退役报到、户口登记、核发居民身份证、预备役登记、医保社保转接续等9个事项,办事跑动次数由4次减少到1次,申请材料由26份缩减为10份。

打通数据底层实现集成联办

政务服务流程的集成重塑,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基础。实现公共服务数据大汇聚、跨部门业务大协同,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不断优化。

10月31日,保定涿州市福寿康大药房有限公司负责人付明远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一件事集成套餐专区中的“药店信息变更一件事”套餐,一次性提交了药品经营和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的企业负责人变更申请,当日就在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新变更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付明远说,之前变更企业负责人,需要单独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至少要跑2次。现在通过“药店信息变更一件事”套餐办理只需跑1次,当天就领到新证,企业办事更加便利了。

“这得益于系统数据的共享。”于亮说,过去,两个事项单独办理需提供材料11项,现在通过套餐办理仅需提供2项自证材料,其他均由系统数据共享自动生成或“免证办”功能自动调用,材料减少率达到81.8%。

我省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发挥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方面优势,整合事项办理流程,精简优化表单材料,对接省级部门业务系统,最大程度推进共享数据自动调用、申请表单自动生成,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功能。目前,企业及个人“高效办成一件事”共对接了26个部门审批系统59个事项。

储素敏介绍,接下来他们将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优化提升,完善系统功能,引导更多企业群众了解使用该服务。此外,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探索推进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落地,不断增强政务服务集成供给能力,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政务服务的便利。



协同联动平台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④
“目前,平台注册人数近10万人,日均信息发送量近300万条,且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这个平台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人员每天使用的好助手。”11月5日,在邢台市大数据发展中心,打开该市的协同联动(办公)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不同地域、部门之间的公务人员如何更好交流协作?沟通过程中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如何更好运转政府文件?为解决这些问题,邢台市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研发了邢台市协同联动(办公)平台,实现了公文全流程高效运转,提升了该市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了“掌上办”“指尖办”。该市还将平台整体部署在邢台市政务云上,数据存储在本地,从源头提升了数据的安全保护等级。该案例入选《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
这个移动办公平台提升了工作效率
“以前,我市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协同工作时,常常遇到沟通不畅情况。如今,有了协同联动(办公)平台,这种情况已经改观。”邢台市大数据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围绕日常办公需求,协同联动(办公)平台为邢台市公职人员打造了集即时通信、通讯录、工作台、个人信息四个板块为一体的移动办公平台。以平台的移动办公、信息共享、审批协同等功能为抓手,该市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负担。
打开手机,一个名为“政务微信”的应用非常醒目。“手机端上,我们的协同联动(办公)平台主要通过这个应用来实现。它有电脑端和移动端两个版本,数据互联互通,功能完全一样。”工作人员介绍。
这个系统解决了找人难题。
如何找到特定人员并发送信息,技术人员介绍,打开“政务微信”里的通讯录,在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后,就能看到某县(市、区)某部门的人员名单。点击人名,对话框就会弹出来。“在对话框里,直接发送内容就可以了。这个操作,是不是很熟悉?”工作人员说。
他解释,该平台系统的一些功能和操作界面和我们平时用的微信非常像。原来,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得到了腾讯的技术支持。“这就让人们使用起来容易上手,减少了出错概率。系统里的通信数据都是经过加密处理和存储的,不会出现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能够支持超大规模的用户量,还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功能,包括阅后即焚、已读显示、24小时内撤回等。
为了建好这个平台,他们到广东、浙江等地就电子政务进行考察学习,这些地方的做法给了他们启迪和借鉴。
通过这个平台,能联系到多少人?该平台已经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注册人数近10万人,每天约6.2万人同时在线,他们每天发送接近300万条信息。高峰时期,同时在线人数超过7.3万人。
开会也更加方便。依托这个平台,使用者可以一键发起跨单位会议,会议的人数上限为300人,能满足当地的日常会议需求,显著提升了办会效率。
构建非涉密公文处理“一张网”
平台畅通安全,公文运转在这里如何实现?
邢台市大数据发展中心数据资源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邢台市协同联动(办公)平台于2021年11月7日启动建设,2022年1月7日起正式全面启用。
启用后,该平台的四级公文体系实现了上联省公文处理平台,下达县乡党政机关,支持市、县、乡公文运转、公文交换和村级的公文接收,可实现全程自动收发。
通过自动流转、消息提醒等机制,该平台实现了公文下发状态可跟踪,从而保证公文逐级下发到位,构建了非涉密公文处理“一张网”。平台的电脑端和移动端实现了无缝衔接,借此,邢台市所有OA(办公自动化)事务都可通过该平台的移动端进行办理。
人们使用起来是否方便?据介绍,用户可在移动端轻松完成文件查阅、手写签批等工作,这为该市实现无纸化办公提供了强大支撑。
方便的不只是公文运转,该平台还实现了电子文件起草、签批、收发、归档全流程管理,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在该平台得以建立。
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了公文的自动编号、痕迹保留等,用户可按照主题进行层次划分,将部分数据以图表形式直观展示,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实现对重要指标随时随地直观查阅和轻松管理功能。
多举措推动高频共性业务向移动端延伸
邢台市协同联动(办公)平台也是集合该市多部门应用的大系统。
打开该系统的扩展应用,只见住建、林草等方面的应用一一在列。这些应用的数量达到数十个。
协同联动(办公)平台具备了强大的应用接入能力。当地近期加快了各类政务应用的全量接入进度,积极在该平台挂载当地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的各类专属应用,同时整合各级待建、新建、在建或已建信息系统,杜绝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情况发生。
为了让这些应用在平台上更好用,邢台市建立了一体化底座和应用接入标准规范,极大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和覆盖率,推动高频共性业务向移动端延伸。该市各地、各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已经陆续接入协同联动(办公)平台,实现一个统一入口,多个应用并联。
协同联动(办公)平台还设置了“驾驶舱”功能。该功能包含经济运行、城市管理、公共安全、便民惠企、党建引领等10余个板块。这些板块的信息能够让相关负责人了解实时经济运行数据,为他们决策提供参考。
“在汛期,我们的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责任人通过‘驾驶舱’功能,看到各地降雨以及河道水位等实时情况,为他们决策指挥提供了强大支持。”工作人员介绍。
今后,邢台市协同联动(办公)平台将以“扩应用、提效率、增服务”为目标,持续推进服务由分散向融合转变、运行由独立向协同转变、决策由数字向数智转变,为数字政府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保定市行政审批局打造线上“看得见”的帮办服务

让政务服务在网上更有温度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⑤

“不用到场就能方便地办理业务,还有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十几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又快又省心。”11月14日,河北益友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郑利刚,通过视频导办帮办系统连线了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完成门店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已是常态,但群众遇到办事指南看不懂、操作流程不熟悉、材料准备不齐全等问题怎么办?

今年8月,围绕“希望有人帮办导办”这一群众普遍诉求,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建立视频导办帮办系统,以提升服务效能为目标,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方式,在线上打造“看得见”的帮办服务,让政务服务在网上更有温度。该案例入选《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应用场景河北典型案例》。

328项事项可视频帮办

让群众零跑腿

这几天,保定市莲池区的刘晓倩正忙着整理材料,准备在线上提交,为即将成立的公司办理营业执照。没有任何办理经验的她,却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很是清楚。“这多亏了政府视频帮办服务啊!”刘晓倩说。

前不久,刘晓倩致电保定市莲池区五尧乡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咨询如何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因该事项跨层级,帮办人员立即协助刘晓倩,通过“冀时办”APP的视频帮办板块,连线莲池区政务服务大厅视频帮办专席人员。在工作人员视频指导下,刘晓倩明白了全部流程及相关材料。

视频帮办工作人员“面对面”指导业务办理,群众办事更直观、更便捷。

来自保定市行政审批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保定市行政审批局、22个县(市、区)和部分乡镇已开通视频导办帮办服务,共有200余人参与服务支撑,上线服务事项328项,办理视频工单1800余件。

“我们以服务群众和企业为核心,以线上导办帮办代办为重点,以‘问+帮+办’一体化为思路,建设全市统一的视频导办帮办系统。”保定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数据处处长吴鹏飞介绍,办事企业群众可通过“冀时办”APP或河北政务服务网联系工作人员,享受“一对一”视频帮办服务。视频过程中,办事企业群众与工作人员通过屏幕共享、文件图片交流,办事群众通过系统操作演示,在工作人员远程指导下完成申报,有效破解了企业群众在办事中电话咨询不直观、线下咨询需跑腿等问题。

视频导办帮办服务将以往单方申请“网上办”模式,升级成为可交流、有温度的“视频办”模式,减少了企业群众线下跑办咨询次数,提高了网上办事成功率。

退件率降低6个百分点

勘验时间缩减90%以上

“通过‘视频帮办+智能审批’模式,十几分钟就申报成功了,太感谢工作人员了!”近日,在保定市清苑区,河北景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赛体验到了企业注册的便捷。

原来,李赛通过智能审批系统提交的企业开办事项因注册字号重复审核未通过,不知如何办理的她拨通了视频帮办热线。视频通话中,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导办帮办系统为其远程传送名称使用承诺书等材料,并指导她重新上传材料完成提交。随后,智能审批系统即时显示审批通过。

“视频帮办+智能审批”融合办理依托“冀时办”APP视频帮办板块和企业开办AI智能审批系统,让办事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就可与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视频通话。同时还可以网上传递资料,提供空白表格和示例文档,演示填报过程,实现企业开办从小时到秒的突破,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吴鹏飞说,通过对清苑区9月份200户企业设立登记业务统计比对,退件率由12%减少到6%,降低6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事项申报成功率和准确率。

在保定市定兴县,保定致宁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一分公司负责人张园,通过视频导办帮办系统完成药品经营许可证增加许可项目现场勘验后,对服务赞不绝口。“不用亲自到场,视频通话就能完成现场勘验,真是便捷高效!”张园说。

依托视频导办帮办特色服务,定兴县创新推出“视频帮办+现场勘验”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现场勘验指导。办事群众可通过“冀时办”手机APP联系帮办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视频,远程指导群众按照审查要点规范对勘验现场进行布置,并指导群众对现场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定兴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视频帮办+现场勘验”服务模式已应用于食品、药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17项政务服务事项,累计视频勘验指导23次,勘验一次通过率100%,勘验时间缩减了90%以上,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断拓展服务场景

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保定市行政审批局视频导办帮办系统运行两个多月,已成为利用视频和智能化技术解决“数字化鸿沟”问题和服务企业群众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如何充分发挥该系统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吴鹏飞说,他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做法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层级、服务部门和服务场景,努力提升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水平,全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网上服务。

在拓展服务范围方面,保定市先期将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服务范围,逐步拓展至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事项和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

在拓展服务层级方面,在试点乡镇(街道)基础上,保定市将乡镇级综合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并选取有条件的村(社区)试点推行视频帮办工作。

在拓展服务部门方面,先将保定市政务服务中心驻厅部门全部纳入,逐步拓展至县级驻厅部门和市级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

在拓展服务场景方面,鼓励各县市区和各部门结合视频导办帮办系统积极创新服务场景,推动“视频帮办+上门代办”“视频帮办+远程踏勘”“视频帮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模式应用。

服务范围、服务场景不断拓展,如何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吴鹏飞说,他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协调、及时沟通和问题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制定《“视频导办帮办”系统客服操作手册》,对系统功能应用、接听服务、问题解决方式等进行全面培训,全面增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建设视频帮办客服工作台,对接保定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综合平台、民生事项12345“接诉即办”数字化监管平台等多个系统,完善系统帮办知识库功能,制定知识库维护更新机制,不断为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支撑能力。

在服务监管方面,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建立未解决咨询处置和问题追责机制。对咨询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了解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记者 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