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务 “浙”里先行
来源:人民公安报 更新时间:2023-11-22

浙江创新机制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

现代警务 “浙”里先行


潮起亚细亚,最忆是杭州。热血竞赛和光荣梦想交相辉映,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激情碰撞,不久前刚刚落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为世界留下了美好记忆。而在赛场外,以“智能、无感、动态、和谐”为理念的先进安保模式,织就了另一份精彩——保障每一个环节安全、高效、顺畅、和谐,向世界展示了与亚运赛事相媲美的“平安风景”。

这背后,是浙江公安多年来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构建现代警务机制,为平安浙江建设贡献公安力量的深刻实践。智慧公安新机制、警务运行新体系、数字时代新技术,浙江公安先试先行、勇于突破、踏实奋进,全力以赴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去年,浙江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28%。

“公安改革”谋划先行之策

走进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办公大楼,记者看到每一个楼层都是一个“大部门”,各警种在统一指挥调度下合署办公,有条不紊地开展“大兵团作战”。

“作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试点单位,我们探索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上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田国刚说,他们将974项业务事项整合为65个“一件事”,进而归并成8个“一类事”,对应重构8个执法勤务“大警种”。重组治安要素业务后,治安管理大队现场检查次数减少75%,派出所信息采集项减少47.2%。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永立潮头,自带创新基因的浙江人对改革需求向来迫切。

多年来,浙江公安始终坚持改革立身,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情指行”一体化建设、大数据智能化战略为牵引,积极构建与公安工作现代化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警务运行体系和技术能力体系。目前,全省共有36个县(市、区)试点或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样本。

警情线上根据距离、疲劳度、任务属性进行智能派单,民警线下接单……乐清市公安局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出的AI巡处调度,让民警用2分钟就到达现场处理了一起报警纠纷。

在浙江省公安厅情指中心数字化驾驶舱里,集成了指挥作战图、资源库、工具箱和操作台,可一键调用全省56.5万处社会治安视频点位、1292架警用无人机、2.2万套执法记录仪视频。扁平、可视、动态化的实战指挥体系,让民警到达警情现场平均用时从14分钟缩短至7分钟。民警出警、巡逻、下社区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向科技要警力、要破案力、要防范力,浙江公安以“公安大脑”建设为引领,以智能警务新技术为强劲支撑,全力打造警务智能化新高地。在“技术、体制、机制”改革的驱动下,基层公安机关逐步形成了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警务新体系:试点单位派出所民警值班周期从3至4天延长为4至5天;民警接收的工作指令近半数被提前过滤精简,有更多精力下沉社区……

“共治警务”夯实先行之基

善政良治,根在基层。从“一地之计”上升“一国之策”,已跨越一甲子岁月的“枫桥经验”因植根人民而永葆生机,因不断发展而历久弥新。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公安机关,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与枫桥镇政府联合,建起绍兴市首家枢纽型社会组织——“红枫林”义警服务发展中心。“每一位义警都是一片红叶,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一棵枫树,大家守望相助群策群力汇聚成平安的红枫林。”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所长陈伟锋说。

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只有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安宁。近年来,浙江公安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坚持党政主导、公安主力、群众主角,全面打造共治警务品牌,着力打造资源共享、风险共防、责任共担、平安共创的基层警务共同体,帮扶壮大“浙里义警”志愿者队伍,推动“武林大妈”“乌镇管家”“东海渔嫂”等1.12万个平安类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统计显示,浙江共建成群防群治力量200万人,义务性治安巡防人员124.2万人,配备专兼职网格员95.5万人。“从做群众工作到群众做工作。”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魏明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不变的初心。”

以民意为导向,浙江借助数字化手段感知民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最大的受益者、践行者、评判者。去年以来,浙江公安大力开展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试点工作,推动警格和网格协同运行。

目前,全省77个110报警服务台均与属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互联互通,已分流非警务警情89.1万起。矛盾纠纷被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共富警务”助力快速发展

7月29日,今年全国第1万列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启程,奔赴西班牙马德里。

作为“新丝路”万里征程的第一站,义乌公安联合铁路、海关等单位共建“义新欧”联勤警务站,精确聚焦企业、经营户、货车司机,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护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多年来,浙江公安发挥公安职能优势,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三个“一号工程”,积极探索实施“共富警务”,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着力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最亮平安底色、最强保障支撑,有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日,宁波某水产公司鱼料投喂的进口设备出现了问题,公司投资近3亿元的35万尾鱼苗危在旦夕,急需国外技术专家入境排除故障。象山警方实地走访后,仅用5天就为外国专家办理了签证,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是浙江公安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浙江公安已在全省设置为企服务警务联络站(室)560个;组建200名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建立知识产权易受侵害企业名录,确定“西湖龙井”等25个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产业矩阵;汇聚涉企数据建设“安企共富”集成应用,打造优质企业精准服务、风险企业综合治理的一站式为企助企平台;建立重点情形涉企案件提级审核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全面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企业信用修复全程“网上办”“零跑腿”……

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也实现了提质增效。浙江建立覆盖全省的110个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实现“一个部门统筹”;推出“浙警在线”一体化政务服务主干应用,提供实名实人认证服务4.1亿条次;全省1288个基层所(队)窗口实现“一个窗口通办”“受理即办理”,向1.3万个村居延伸服务网点,实现就近办、随时随地办,群众满意率达99.85%;在全国率先开展“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已惠及群众1500万人次,每年可为群众节约上亿元;设置109个为企服务专区(窗)、40个涉企事项无差别办理,实现“一个专区服务”;深化车辆检测“一件事”改革,车检平均耗时缩短三分之二,每年惠及群众上千万人次……

简到底惠百姓,请进来强浙江,走出去闯天下。越来越多的公安政策供给通道被打通,护航半径不断扩大,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助力。(记者 谢 佳)